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书评:大地上的母性

http://www.sina.com.cn    《和儿子一起成长》 

  李蔚红

  一位叫杨文的母亲,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和儿子一起成长》。

  连续几个春天的夜晚,我一直在看这本书。窗外的春风时而寂静无声,时而扬着沙尘掠过大地。周围的那些杨树、柳树和朝阳处的野草,都一天天地新绿了起来,在天地间涨满了生命的气息。

  这是一位母亲和儿子的故事,他们用爱心、热情以及科学的方法、艰苦的努力,把平凡的人生编织得如此感人和优异。

  很多的地方让我涌下了眼泪。

  我像是从头学着重做了一遍母亲。

  每个孩子都来自父母。父母亲给予了孩子自己的基因,也给予了孩子成年以前的家庭环境、感情、认知以及行为方式。这些给予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础。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就像有什么样的土地和种子,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植物一样。所以教育孩子的根本在于教育父母。

  从孩子的诞生到现在,杨文一直在与孩子一起学习着、成长着。

  在杨文是一个纺织女工的时候,她就掐着自己的手腕抵御着走夜路的恐惧,发誓要考上大学。为了复习功课,她早晨三点就起床。她后来真的实现了自己的这一理想。她也把自己的这种精神传给了儿子。儿子六岁的时候,她又去了英国学习。带着对儿子和家人的惦念,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成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儿童英语教师学会的会员。十年以后,儿子夏杨又在英国的一所中学里,用半年的时间通过了A-level考试,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录取。四年以后,夏杨又获得了全额奖学金,成为了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实验室的博士生。而在儿子成长的过程里,杨文夫妇创立了已经拥有两万多人的山东英才职业学院。

  儿子和母亲,甚至还有父亲都如此优异,除了他们都有着相同的人生精神,还在于他们有一个温暖、堆满了书籍的家庭,他们能够在细微的生活中接受教育,科学地安排自己的人生。

  杨文在书中一一地回忆了这一些。她说他们家有三只都喜欢读书的“老鼠”,他们互相影响,她一步步地培养起了儿子读书的习惯,父亲则教会了儿子幽默地面对人生的种种压力,而他们夫妇的人生却是由于儿子的出生开始改变的。

  在那些物质生活不很富足的日子里,他们能够把一个药盒也当成玩具;从一本本旧书中,发现一笔笔人生的精神财富。从英国回来的时候,杨文没给孩子和家人带什么像样的礼物,而是带回了整整八大箱子旧书。那是她吃着自制的三明治,喝一瓶凉开水,去旧书市场“淘金”掏出来的。在他们家的饭桌上,剩下的总是大家公认的最有营养的食品,一块炒鸡蛋,一块肉片,因为他们都不舍得吃,都想让对方多吃一点。

  杨文有很多切实的教育理念。她说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教育父母开始。做父母亲的不仅要爱孩子,更要会爱孩子。

  她认为父母要做孩子成长的示范者、教育者和提供者。做孩子的示范者,就是在朝夕相处的家庭生活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实施自我教育。做孩子的教育者,就是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课业成绩,还要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发展及行为习惯。父母的这个“教育者”角色,是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完成的。做孩子的提供者,就是为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质和优异的精神。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宽松的环境,顺应孩子的天性,在宽容、指导中,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她还把自己给予孩子的爱,分成了三种:无私的爱、科学的爱和推出的爱。无私的爱,就是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出发,不把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科学的爱,就是要依据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德商、智商和情商。推出的爱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她总结出了教育孩子的 “十大戒律”:

  不要把小孩子当成大人来要求,把大孩子当成小孩子来管束;

  不要把“听话”作为好孩子的唯一标准,给“调皮”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不要为孩子包办代替一切事情,让孩子失去学会长大的机会;

  不要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学不会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

  不要强化孩子的缺点,拿自己孩子的弱点和别的孩子的优点做比较;

  不要当众羞辱孩子,对孩子施以语言的暴力;

  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让孩子受不得半点委屈;

  不要让课业负担充斥孩子的所有时间和空间,把考出高分当成孩子的唯一生活目标;

  不要捂上孩子的眼睛和嘴巴,让孩子这也不许看,那也不许说;

  不要捆上孩子的脚和手,让孩子这儿也不许去,那儿也不许摸。

  现在,她的儿子夏杨在剑桥本科毕业后,又成为了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实验室(MRC-LMB)的博士生,这个实验室是当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实验室,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根基,在全世界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杨文还认为,她做母亲,不仅要燃烧自己,照亮孩子人生的道路,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更多人的人生。

  父母亲的心怀和境界,就是孩子成长的世界。

  四年的学业结束以后,夏杨的面前铺开了两条光明的道路,一条是接受一家国际投资银行百万年薪的聘用,一条是跨入实验室的大门攻读博士。他选择了后者。他像母亲一样,在选择中放弃,去追求自己的最好和最好的自己。

  读杨文的这本书,我竟然发现我们在很多问题上,对孩子进行的教育都是相同的。我们都认为家庭对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认为生活是一种大教育,它包容了孩子能够学到的所有知识。我们也认为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懂得爱的孩子,才会学习,才能领悟天地间的大道理。由此我也相信,天下所有孩子的成长都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像看一个邻家的女人和男孩一样,来看杨文和她的儿子,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可以为她们祝福,也可以学习她们的一些生活方式,她们能够一一做到的,也许其他的父母亲也能够做到。

  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实际上是父母的一种观念和意识。杨文的教子理念值得我们做父母的去借鉴。

  春天已经在我们不经意时铺满了红花绿树,生命的成长和交替也是眨眼间的。让我们翻开这本书,看看杨文的故事,然后重新开始做父母吧,不要在孩子长大了以后,才后悔自己没有做好,也不要责备年幼的孩子,他们的一切,都可能是我们给予的呢。

  大地上的生命来源于父母亲,父母亲肩负着把孩子养育成人的使命。

  我们不仅仅是要给他们饭吃,还要给他们丰富的精神,不仅仅是要爱他们,还要懂得如何去爱,不仅仅是要他们加快脚步,还要给他们指点光明的前程,不仅仅是要他们努力地去学习,还要能够做他们成长时期的同学和导师。

  有一个农民工被建筑工地上的钢管穿透了胸腔,他被抢救了过来以后人们问他,是什么让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最终挺了过来,这个纯朴的农民工说,是因为他一直想着家中刚刚才会走路的女儿。

  大地上充满了母性。女人的身上男人的身上都有母性,母亲仅仅是母性的代表。

  母性使我们不肯随便地丢弃手中的果皮、塑料瓶,母性衍生了人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母性使大地上的生命生生息息。

  母性也使我们羡慕那些优异的母亲,愿意从她们的身上学习做母亲的经验。

  杨文平日对儿子说得最多的是一句话是:“注意安全,早回家。”我也总是在孩子走出家门以后为他祈祷平安。回家,是孩子每天的路程,也是他们人生的路程,是回到我们教育和生存的根本上。让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不厌倦地重复这句话吧,它已经是天下父母最虔诚美好的心愿了。

  《和儿子一起成长》由杨文著 中信出版社出版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