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婴幼儿的尊重如何具体实施呢?

对婴幼儿的尊重如何具体实施呢?
2015年10月22日 15:03 新浪育儿

  事先告知,尊重婴幼儿的第一步

  在阐述这个观点之前,我想跟大家先分享两个生活中常见的对比案例。

  案例1 婷婷突然旋转的世界

  婷婷正处于站立行走的敏感期,她独自站在休息区的认知墙前,来来回回专注地拨弄着墙面上的串珠,时而流露出欣喜的表情。外婆就“守卫”在她的身后,双手一直挨着她的后背,时刻准备着一旦婷婷站不稳或者站累了,能扶她一把。不一会儿,外婆很自然地把手摸向婷婷的尿片部位,自言自语道:“尿了!”然后“不假思索”而“娴熟”地从后面抱起婷婷,转身走向母婴间。

  婷婷的世界突然旋转起来,她“飞”了起来。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她不情愿地“飞”进了母婴室。她奋力摆动双腿哭闹着,倔强地反抗着……

  10秒钟的时间,她被外婆“成功”地按在尿布台上,然后才听到外婆解释道:“我们要换尿包了,换完了再玩,你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好吧?!”婷婷好几次挣扎着想起来,外婆微笑着哄着否定了她:“你不要动啊,我给你换‘包包’,换好你就舒服了。”“乖,不哭不哭,哭就不是好宝宝了。”

  就这样,万般无奈下,婷婷被不情愿地脱掉了裤子。外婆手忙脚乱地“操作”着(我猜她也希望快点完成,一个人带孩子她显得有些忙乱),匆匆换上了新尿片。外婆喘了口气,抱起了婷婷,习惯性地轻拍了一下她的屁股说:“完事儿啦,你去玩吧。”

  婷婷终于解脱,可以去玩她喜欢的玩具了,她却不动了。她依偎着外婆,举起一双小手,示意外婆“抱抱我”。外婆回应道:“你不是喜欢自己走吗?”婷婷依然举着双臂,紧紧地抓着看护人的胳膊要求抱起来,外婆很无奈,最后只好选择把婷婷抱起来。

  案例2 备受尊重的小泰迪

  吃完晚饭后我下楼去遛弯,走到绿植广场中央时,听到一位女士温柔地对着中心花坛说话:“妞妞,你玩够了吗?我们要回家喽!妈妈饿了,要回家吃饭了!”我很好奇,这位妈妈怎么能让自己的孩子独自钻进50厘米高的灌木丛玩呢?

  顺着灌木丛望去,只见远处有只小泰迪犬正欢快地用爪子拨弄着花草,玩得正酣——原来它就是这位女主人的“孩子”。

  女主人悠闲地等待着,微笑着看着小狗。过了两分钟,她走向小狗,轻轻地抚摸它的毛发,温柔地说道:“你这么想玩儿啊,可是我们要回家了……我再等你一会儿吧。”就这样,她又等了一会儿,小狗也绕着花园快乐地小跑起来,但最终摇着小尾巴,顺从地跟着主人回家了。

  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两个案例有什么感受。

  一个是“不告知”对方、我行我素的处理方式,一个是明知对方不具备语言能力,还要坚持与它进行交流。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宠物当孩子来养,也会用把孩子当“宠物”养来形容对孩子的宠爱,上面的对比案例,却生动地展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有时我们孩子的生活体验,还不如一只小泰迪犬。小泰迪犬在回家之前会被主人询问,得到主人最充分的尊重,而在案例1中,外婆表达爱和付出爱的方式,却只能是吃力不讨好。

  一个有着真情实感的人,活在一个不被告知的环境中,会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他(她)的世界是完全不可控、随时会被颠覆的。特别是婴幼儿,他们需要了解周围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他们能参与什么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这样才能有相应的心理预期,从而更好地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结,最终培养起安全感。

  刚刚出生的婴儿,在生活上是非常被动的。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衣着、住所、看护人,但是看护人却可以做到尽可能地告知,向婴儿提前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是湿纸巾,我用它来给你擦手。”“我要把你抱起来,我们出去晒晒太阳。”“你需要再吃一块西瓜吗?”“今天我带你去公园,我们10分钟后出发。”这些不费力却贴心的交流,会大大改善看护人和婴儿之间的关系,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也许有人怀疑,小小的婴儿能听懂这么复杂的话吗?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不跟他们讲,他们会永远也听不懂;相反,如果你每次行动之前都提前告诉他们,会极大地帮助他们理解周围的世界。婴幼儿的语言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习得的。

  当然,一开始,新生儿可能仅仅把你的提前告知当作纯粹的声音信息来处理,但这也已经足够给他们传递一个信息——有事情要发生,而且是跟他们有关的事,接下来他们就会密切关注你和将要发生的情况。对于新生儿,这是建立安全感的一个关键。渐渐地,重复的交流加上日常行为的示范,他们会记住这些声音,并慢慢地在大脑中把不同的声音与事物甚至动作连在一起。

  看护过程中的语言,都伴随着相应的事物和动作。这种语言方式能够给婴幼儿留下最直观的印象,有效地帮助婴幼儿理解词语的含义。比如说,你抽出一张干净的尿片,一边展示给孩子看,一边告诉他(她):我们要换“niaopian”了。久而久之,他(她)就会习得“niaopian”这个发音跟尿片之间的指代关系。

  语言就像滚雪球的游戏,最初手心里的小雪球,会随着滚动不断变大,进而把更多的雪滚到一起。当孩子懂得越来越多,你们之间的交流也会越来越有效。

  所以,如果你尊重婴幼儿的感受,就请你在抱起他们之前,提前告诉他们你要做什么;在你把他们放下来之前,同样也事先告知。这个小小的动作,不应该被忽视,因为它是尊重婴幼儿的第一步,和谐的亲子关系将由此建立。

  从长远来看,我们这样“繁琐”的做法,也是把婴幼儿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是在改变他们的“被动”生活。这为他们日后成长为一个自信、积极的人,早早地埋下了一颗种子。

  等待回应,不要扼杀婴幼儿的主动性

  以尊重为原则与婴幼儿沟通相处,作为看护人,除了提前告知外,我们还需要学会等待回应。通过我们看护人的耐心等待,给予婴幼儿充足的时间去理解、揣摩和做出选择。

  许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竭尽全力为孩子着想,可孩子却并不领情。当然,低龄阶段的反抗方式,还只是表现为拒绝配合和哭闹。问题就出在大人没有“慢下来”去等待孩子的反应上。

  相对于成年人,婴幼儿的反应比较缓慢,他们需要充分的时间去理解你说的话,从而对即将发生的事形成一定的心理预期。但很多婴幼儿却并没有得到允许他们慢慢做出反应的时间,他们的反应被视作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的。这种不被尊重的体验导致的结果,就是婴幼儿对看护人的抗拒。

  对照成年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我们就能更容易理解这一点。

  无论是同事、朋友还是家人之间的沟通,一来一往的互动是最基础的交流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有时候倾听比表达更为重要。因为倾听是暂时地将自己放在次主体的位置上,给予对方充分的表达权。比如在公司,你提出自己的工作议案,需要等待同事们的讨论回复,而不是自己贸然行动;和朋友相约出游,你需要倾听对方的建议,而不是单方面制订约会计划;和家人,我们就更需要有商有量,规划经营共同的生活,而不是一意孤行。

  对于婴幼儿而言,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我们需要等待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甚至需要去引导他们主动表达。自然,这也要求我们付出足够的耐心。

  2岁以下的婴幼儿,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想法,只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性不足,很容易被大人忽视。他们的表达可能是单字短语,咿咿呀呀,也有可能是丰富的肢体语言。我们只有“慢下来”等待,细心解读他们的回应,才能更清晰地了解他们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进行沟通。这一点格外重要!

  一次,我在早教中心无意中遇到一对母子,孩子大概18个月,妈妈对他说:“儿子,快走,Andrew老师来了,我们要上课咯,赶快进教室!”但不知道为什么,小男孩就是不愿进去。于是,妈妈便直接把他抱到教室里,放到了Andrew老师面前。

  “你在家不是天天吵着要见Andrew吗?他就在这里,Andrew老师好,你抱抱老师吧。”妈妈一连串地说道。小男生有些迟疑,一直想往外走,趁着妈妈不备,机灵的小家伙冲到了教室外的大门旁,用力地按着放在那儿的免洗洗手液。

  直到这时,妈妈才意识到,原来刚才孩子想洗手——这是老师每次都强调的,先洗手再进教室上课。孩子记住了并坚持遵守,妈妈反而忘了。小男孩洗完手后,满意地走回了教室。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多等待一会儿孩子的反应,不要扼杀孩子的主动性。

  如果我们能付出多一点耐心,尊重他们的意愿,就会发现这种交流方式虽然有点“慢”,但其实是在鼓励孩子建构他们的自我人格。

 

    本文由青豆书坊授权摘自《教育从第一声啼哭开始》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