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摘要

不同孩子对于缺乏自信心的表现的也不相同,因此及时发现孩子的各种异常行为尤为重要,同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未必适用于所有孩子,这就需要我们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爸爸妈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要细致观察,找出导致孩子缺乏自信的真正原因所在,以方便对症下药。评论留言 博客征文:孩子不自信怎办?

缺乏自信的几点表现

不同孩子对于缺乏自信心的表现的也不相同,因此及时发现孩子的各种异常行为尤为重要,同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未必适用于所有孩子,这就需要我们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爸爸妈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要细致观察,找出导致孩子缺乏自信的真正原因所在,以方便对症下药。

1、不愿意和周围人说话、交流

有时候孩子因为经常被批评、指责,会变得少言少语。周而复始,便不再爱和周围的人说话、交流,觉得尽量少说话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挨说的机率。【妈妈:我造成孩子胆小内向】 【 求助:女儿不愿交往怎办?

2、过分依赖性

有时候一般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却偏偏不愿意自己完成,想要依靠周围人来做。这类孩子往往担心自己做的不好,对自己不相信,要爸爸妈妈帮忙做肯定会比自己强。习惯了父母给自己做好一切。
妈妈:喝饮料一定要父母拿,服务生拿宁可不喝咋办? 】 【疑问:赞赏和鼓励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吗?

3、经常羡慕其他小朋友

有时候孩子总是看着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好,生活好;有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虽然自己也有这些,但总是觉得不如别人的,不爱玩自己的。在此类孩子心中,已经开始有了对比、比较、甚至攀比的心理。当自己的生活环境没有其他人优越时,逐渐会产生羡慕的心态,对自己的排斥,如果不正确引导很有可能导致嫉妒心理。【面对孩子超强的嫉妒心理该咋办? 】 【把妹妹的衣物扔出去 趁父母不注意打妹妹是嫉妒吗?

4、过于听话的孩子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不喜欢那些顽劣的孩子。但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言行方面略有越轨,对他们的身心成长有益。那些对家长言听计从的孩子,通常低估了自我价值,自信心比较弱,对环境和生活中发生的事物怀有恐惧。他们把良好的行为作为自我保护手段,因为他们所犯的错误越小,所谓的“风险”也就越少。这都是他们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因而在人格成长方面,缺乏进取独立的能力。【乖乖听话就是好孩子?
我一向认为听话的孩子打架、逃学、考了倒数第一。

缺乏自信的原因

<strong>单亲家庭</strong>
单亲家庭

对于父母离异的家庭而言,孩子无疑成了受伤害最大的人;当看着别人的三口之家出现在游乐场、剧院、海洋馆时,不可避免的会让单亲的孩子羡慕、想念自己的亲人,有失落感,产生自卑、不自信的心理。有时候父母情绪不好,难免会对孩子说些过激的言语,如,我一个人养你容易吗?类似这样的话虽然家长不经意,但却对孩子的心灵伤害很深。

<strong>外表不好看</strong>
外表不好看

孩子到了3岁后,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有些孩子甚至更早就在这方面有了敏感性。绝大多数的女孩对于自己的外表都不满意,总觉得自己的外表有缺陷,常常会说:“我太胖了”、“我的鼻子太大了”、“我的皮肤太黑了”。爱美是小女孩的天性,但太过于关注自己的外表又会给这些小女孩带来麻烦,心灵也常常处于极度自卑之中,大大减弱了自己的自信心,甚至连自己都开始不喜欢自己。

<strong>学习成绩不好</strong>
学习成绩不好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学习的高手,有成绩第一的孩子,也必然会有产生最后一名的孩子。面对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通常采用数落、表扬别人家孩子、甚至责骂棍棒的方法。孩子长期听家长表扬班上学习第一的孩子,时间久了自卑心理逐渐形成,开始自己放弃、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不如别人,就是很笨,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自信心饱受打击,早已消失。

<strong>经济条件成长环境</strong>
经济条件成长环境

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有所不同,经济基础较好的家庭在给孩子挑选用品时档次、价位也可能相对较高;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则会量力而行。而小孩子间多少都是会有攀比的心态的,长期看着别人家孩子吃的、用的、穿的都比自己的好时,就会对自己产生自卑,觉得自己的拿不出手。作为家长,应该从小灌输正确的思想,让孩子学会满足,经济条件的好是远远没有上限的。攀比思想使不得。

育儿经验分享

  • 父母适当的肯定来增强孩子自信心
  • 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告诉父母:我当上学校的导护生了!爸爸问:职责是什么?儿子滔滔不绝地回答道:就是检查同学穿校服、戴红领巾等情况,还要检查纪律、活动。爸爸半开玩笑地告诉他:这工作责任重大,你做得不好,就没有力度查别人。儿子一听,迅速站了起来:我保证以身作则!
  • 家长不要当众斥责孩子
  • 孩子不听话时,一些家长会做出斥责甚至打骂孩子的蠢事,这种行为发生在公众场所,不单害孩子,对周围人和社会环境也都是一种伤害。这种举动暴露了家长的无知:斥责打骂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逆反心理会更强。要想让孩子听话,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了解孩子的想法,当孩子的想法出现错误时应从说服教育着手加以引导。
  • 增长见识让孩子拥有自信
  • 1.走路的时候抬头,挺胸,收腹。2.说话的速度要适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多种方法齐用,增长女孩子的见识。
  • 适当奖励孩子
  • 一位妈妈为了鼓励女儿克服心理障碍,给她特制了一张日历表,如果她当天在课堂上大声朗读或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就可以得到1颗星。如果一个星期她能得到3颗星,就可以在周末时得到奖励,到商店去买她喜欢的文具或玩具。如果一个星期得了5颗星,她就可以得到最高奖励,在周末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看电影、到餐馆吃饭、去游乐园,全家人都得服从。事实证明,这样的奖励很有效,几个星期后,女儿变得自信多了。
  • 尊重孩子,不要总以命令口吻对话
  • 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幼儿采取过多的命令对幼儿自尊心的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有些家长总是以命令的口吻要求教育幼儿,让幼儿完全按照他们意思做事,不理会幼儿是否对这些事情感兴趣。若幼儿的行为不符合他们的想法,他们则会命令幼儿停止,再命令他们“改正”过来。这是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行为,不利于幼儿自尊心的发展。
  • 帮单亲孩子建立健康心态
  • 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认识。孩子是敏感的,会感受到家庭的细微变化。不要企图隐瞒什么,那样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失去对大人的信任。作为家庭一员,他有权知道与自己有关的事实,这有助于他勇敢面对。让孩子知道家庭的确发生了变化,同时告诉孩子,你们仍像以前那样爱他(她)。

针对不自信原因,家长如何做?

  • 避免单亲孩子的性格缺陷,让孩子感受同样的爱
  • 父母应该常去探望孩子。不仅在生活上多关心孩子,更要注意和孩子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交流。离异的父母亲常有这种心理,觉得很久没和孩子见面了,一见面就带孩子去麦当劳、肯德基。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贴心交谈,孩子越大越是如此。 其次,在看望孩子过程中,最忌讳议论攻击另一方。因为这会使孩子从小就无法辨别是非,偏听、忌恨父母中的一方。而且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长大的孩子,会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情。连父母都在勾心斗角,那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友爱可言?
  • 告诉孩子不要过多注重外表
  • 如果有人问正在化妆的年轻妈妈,你为什么每天花大量时间来化妆?也许大多数的妈妈会回答:“完美的外表让我更自信!”但如果你对女儿说这些话,就容易对女儿产生误导:自信来自于外表。那女儿以后也肯定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
  • 培养孩子正确审美观
  •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从审美敏感期开始,女孩子的一生都会一直处在一种对美丽的探索之中。所以,在这个探索的初期,如果父母经常粗暴地干涉、阻止、限制,孩子的审美发展就会停滞,并遭到破坏.....
  • 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
  • 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孩子。而目前的评分和考试制度恰恰是这样的一把尺子,数学、语文、英语能考90分以上的就是好学生,不及格的学生就是落后生。其实“落后生”具备的某些才华是好学生没有的,但他们的才华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被完全忽略。
  •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 明确对孩子的培育目标;明确自己对孩子需要履行的培育责任;了解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的成长特点;了解人类三次环境转换和三次逆反;站在孩子的角度,以理解孩子的外在行为表现本质为前提,在父母为孩子创建的客观生存环境的基础上,正确的培养和调整孩子的外在行为。
  • 远离溺爱,培养正确金钱观
  • 不要溺爱孩子,当孩子想要某样东西时,不要轻易满足,一定要让孩子懂得付出才能获得的道理。否则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喜欢攀比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自信?

1、【加强和孩子的互动沟通与交流】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去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留意孩子的言语中是否存在异常之处。

2、【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校里的行为】遇到疑惑的事情及时和老师交流。

3、【常常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了解孩子的想法】是否存在怪异行为。如果有异常之处,可以从最近孩子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找原因。

4、【在接送孩子时遇到其他同学、小朋友时,经常可以从别的孩子口中听到对自己孩子的谈论】从而客观的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小朋友们眼中的评价。

教育误区

  • 1)把孩子当成炫耀比较的对象。
  • 中国人爱面子,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要不得。每一次拿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
  • 2)过分注重学习成绩。
  • 很多父母以为成绩代表一切。人生目标一是高考,二是留学。事实很多人出国回来现在找不到工作。许多名校毕业生现在也难以适应社会。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 3)认为睡觉就是懒惰。
  • 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睡眠。很多孩子6点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我们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 4)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事,应该把时间拿来学习。
  • 有调查说明,常做家务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因为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长大后比较容易应对挫折。很多父母为让孩子学习好,剥夺了孩子做家务事的机会,甚至包揽了孩子本可以自己动手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被家长安排好一切,不再自己动脑思考。
  • 5)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 或许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家庭生活?亲子活动?完全没有。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

父母不该说的话

  • 关键词1:不行、不可以
  • 许多大人主观认定不好的事,都会直接跟孩子说“不可以”,却并未告诉原因。在此提醒各位父母,在说“不可以”前,应先清楚说明为什么“不可以”。或者以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通过协商的语气来对话。不妨用正向提醒来代替负面的禁止。
  • 关键词2:等一下
  • 在和孩子说过“等一下”之后,父母往往就没了下文,而且也不会留心自己说过这句话,但孩子却是满心期待。如果经常使用而又没有下文,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说话方式就会让孩子失去信任感。因此,在忙碌时不妨先重复孩子的语意,然后表明自己在忙。这样的方式能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他自然也会尊重妈妈有事情要处理的状况。不过,在忙完后一定要记得去做刚刚允诺孩子的事情。
  • 关键词3:你看你,你再看看人家
  • 在幼儿中使用横向对比不利自尊心的成长。家长都期望自己孩子比别人强,当他们看见别人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好,他们就会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多能干,比你强多了,你怎么都不争气。”这种教育方式是对幼儿自尊心伤害最直接的。长期对幼儿采用这种教育方式会给幼儿形成“我比别人差”的潜意识,使幼儿自尊心处在一个受伤状态。
  • 关键词4:你一定要,你必须
  • 当父母经常说出“你一定要”或“你必须要”的话语时,不妨先省视自己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将自己的期待加诸于孩子身上?如果是,那么父母就要矫正自己的想法。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非附属品。控制与责骂虽然可得到即时性的效果,却会产生最大的后遗症。影响孩子的判断力,只知道盲从或因为反对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