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视频:图画书读故事也读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14:45 新浪育儿
2008年1月10日上午,由海豚传媒主办,新浪亲子中心独家网络支持的“大手牵大手 童年阅读浩浩荡荡”-“海豚图画书四人谈”活动在2008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隆重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的四人谈嘉宾有: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作家、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梅子涵,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编辑、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著名作家、书评人、海豚传媒企划总监、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徐鲁,红泥巴网站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阿甲。 图画书四人谈历时三个小时,对海豚传媒最新出版的由国外引进的经典优秀图画书进行了介绍和推荐,并对关注孩子阅读的家长、关心优秀儿童图画书出版推介的传媒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并对参与座谈的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以下为此次主题访谈实录: 王林:梅老师和阿甲刚才提到的三本书,我个人觉得是属于心理疗伤的书,我们自己也是故事人,有时候也会给小朋友讲故事,有一些老师还有妈妈来问就说你要怎么样来给小孩子讲故事,经常有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实际上像刚才讲的《我的爸爸是焦尼》《爷爷变成了幽灵》,像这样的书我觉得不用怎么去讲所谓的故事的技巧,不要去学技巧,就老老实实,就像我上周在首都图书馆,就清唱式的朗读直接读给孩子和大人听,刚才阿甲谈到的《嚓 嘭》,在国外他本来也就是一个用来进行心理治疗的图画书,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在医院里面被用到临床上进行心理治疗,就是曾经受过一定刺激的这样的孩子怎么样回到一个正常的人身轨道,我想这样的书一直我们也是说好书一定有它的药用价值,我在这儿说药用价值,有时候是比较远一点的药用价值,有时候是比较近一点的药用价值,真正可以帮助孩子来成长。比如说类似的文字书我也一直推荐过的,《亲爱的汉修先生》,离异家庭的孩子怎么样完成自我成长。像这样的书我觉得读给孩子来听,这样的图画书读给我们的家长来听,都会悟出超出书本身的很多东西,我们今天在座的也有一些老师,我想你们的教学可能经常会觉得教着教着就有一点,如果教课文的话就进行不下去,或者说没有从一个更深的人性内涵上来挖掘,或者更好地去带动孩子的情感和思维,我建议你们把这样的图画书用到你们的教学当中,你比如说我举个家单的例子,像《我的爸爸是焦尼》和《爷爷变成了幽灵》我们在四年级上册就有生命这样的单元,我们在进行这些单元学习的时候,我们想办法把它补充到我们的教学当中去,和孩子一起来读,甚至像小魔怪要上学一样由孩子带着家长来读,那时候就不光是大手牵大手,有可能变成小手牵大手。 我想到另外的还有一套书,就是汉斯比尔的,我们的眼光,刚才梅老师也讲到大手的眼光。像这样的书汉斯比尔书普遍的特点图相对来说慢慢地减少,文字比一般的图画书都要多,它很适合来做这样的过渡的桥梁书。这个书我一直以为是大陆首次出版,结果前几天在翻郝广才的图画书的时候,我才知道,我真的是落后了,才知道这一本书,像汉斯比尔的这些书在格林文化早就有出版,而且郝广才还在书当中非常非常细致的来分析了,包括我们海豚也出了《青蛙王子历险记》它的图画,它的节奏,它的色彩,它的布局也是非常非常的有收获。我刚才也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在读故事的时候,也是我一直强调,怎么样去读图?怎么样像这本书当中的郝广才一样,读图和读书之间的互相答应和搭配,这个我觉得是目前我们在大手牵大手的过程当中,前一个大手和后一个大手都必须要强化的一个方面,老实讲我们在视觉素养或者在美学的素养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读图画书哪怕是在教学当中或者是在给孩子家里面朗读图画书的时候,也是要引导孩子多去观察那些图,而不仅仅限于故事本身。像《小棕熊的梦》,首先这样一个主角,你看画的感觉就是和它脸上的神态,梅老师也讲过,看到这个形象就想把它揽入怀中的感觉,我想像汉斯比尔的图画书也都有这样的感觉。 活动相关视频: 视频:阿甲谈读懂文生的作品 视频:阿甲《艾特和赛娜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