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婴幼儿 > 潜能开发 > 《阅读点燃智慧》

 婴幼儿处于识字的最佳时期
 《阅读点燃智慧》


  汉字是瑰宝,婴幼儿是探宝的“天才”,只要给予识字环境,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他们就能像学会口语一样,掌握汉字,进入阅读。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也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婴儿为什么处于识字最佳期呢?

  第一,婴儿眼里是不分物和字的。他们还不会分析,也没有好恶之分、难易之别,却
都有“无选择探求”和瞬间注意,所以仅凭“印象记忆”就能像认物一样识字。

  物和字都是一种形象,也都能叫得出名称。我们可以说物是“静态立体形象”,说人是“动态立体形象”,说字是“静态平面形象”,动画则是“动态平面形象”,但婴儿却不管这些。既然人世间的婴儿在说话之前就认识许多东西,为何说话前就不能开始识字呢?既然3岁的孩子认人识物就成千上万,为何独怕汉字三千呢?

  桂林市山多,开门见山。有位母亲教8个多月的婴儿远远地认窗外山的模样,问他山在哪里,他就看窗外。后来妈妈叫他看室内墙上挂的“山”字,又问他山在哪里,孩子就能既看窗外的山,又回头看墙上的“山”。在孩子眼里,真山和“山”字都是发同一个音的东西,都好认。他从未爬过山,压根儿不会分什么是真山,好认好记;什么是文字“山”,不好认不好记。

  我们许多早教函授学员教婴儿识字都有相同的体会:在婴儿看来,物也是字,字也是物,分不清楚。哈尔滨的田晨,2岁多时跟母亲外出玩耍,那天看到一架梯子靠在墙上,没想到她突然说:“妈妈,那边好多个‘日’字呀,好多摞起来的‘日’字。”她从未见过梯子,却已认惯了字,就把梯子当字来认,毫不奇怪。深圳有位父亲是早期识字阅读的有心人。他开始不敢教女儿识字,就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黑板上画了以下一些图像,教两岁的女儿认读:

  结果,不论是实物形象,还是文字形象,教两天后孩子都能识记,而且她根本不问哪是图哪是字,只沉浸在指认和父亲赞许的快乐之中。从此父亲就放心大胆地教女儿识字了。由于受到全面的早期教育,一年后孩子被评为深圳市的健美早慧儿。

  第二,婴儿识字不需要同时理解字义和学会书写。他们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最初都是先记忆后理解的,根本就不听解释,只凭逐步进行“情境领悟”,理解字义就水到渠成了。

  他们识字的趣味不在于对字义的理解上,而在于识字的外在活动过程和接触字音、字形本身,所以孩子不懂的字也喜欢认读,以后在生活情境中领悟,自然就会理解的,就像他们学口语,懂也听,不懂也听;鹦鹉学舌也说,有意表达也说,听多了,说多了,自然就领悟了语言的精妙。

  如果问两三岁的孩子“爸爸哪里去了”,教他说“上班去了”,他也鹦鹉学舌地照样说,但根本不懂“上班”的含义。而后生活中他每天看爸爸早出晚归,又到爸爸单位去玩,看到一些上班的情形,还遇到爸爸休假不上班等等情境,他就能领悟到何谓“上班”。

  既然口语的学习不是一次理解的,成人还是教得那样积极,那么为何识一个字却硬要孩子读音、字形、词义、书写“四会同步”呢?难道孩子记住一个不理解的人、物、事和口语完全应该,而记住不理解的文字和书面语言,脑筋就要坏,所以非得无情地剥夺孩子的识字阅读权利不可吗?

  其实婴儿初识了一些字,然后编成句子一读,不用任何解释,他就会懂了。多认多读,无师自通。古代私塾学文言文尚且如此,何况今日儿童学的多是浅显的白话!

  第三,凭着“印象记忆”,婴儿识字不怕字形笔画的繁多。

  有人说,汉字由笔画组成,自然难认。其实笔画无非是线条,任何物都是由线条组成的。例如一把椅子,就是横七竖八的许多线条的集合体。改变方向看,线条结构随之变化。一个人的线条更为复杂,仅爷爷脸上的皱纹和五官的“笔画”,就比任何汉字的笔画多得多,可是半岁的婴儿不仅认识自家的爷爷(亲热,要求抱),还能区别另一个脸上“笔画”同样多的陌生爷爷(害怕,拒绝抱),这岂不奇妙?

  实验证明,“笔画”繁多、形象复杂的东西,印象记忆反而深刻,如“雨”字比“之”字更易记住(书写另当别论),因为前者形象丰富易于领悟,后者形象单调领悟较难。但汉字不论笔画多少,关键还是要使孩子反复接触和游戏,获得印象。这样,即使是繁体、篆体和书法作品中龙飞凤舞的草字,印象记忆也能使孩子认读如流。

  这样看来,为保持汉字的字形个性,保持合理的、富于字形联想的繁体字还是必要的。汉字学家袁晓园教授提出“识繁写简”的新观点,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第四,早期识字、提前读写最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还在于婴儿极易获得“识字敏感”。形成这种敏感,婴幼儿识字阅读就“自觉化”“自动化”了,自学能力的培养也由此而起步。

  下面请看我们早期教育函授学校许多家长学员来信中的几段摘抄,看看他们的孩子是怎样形成“识字读书敏感”的:

  “吴琼半岁时我常常念书给她听,时间久了,她就爱听大人念书、读诗、背歌谣了。她坐着玩也爱翻书。不满周岁,她常把书送到大人手里,要求把着她的小手边指边念,以后就开始认字了……孩子会走路以后,老拿着书跟在我的身后。我忙家务稍一停手,她就把书举到我面前:‘姥姥,该给我念书了,就念一遍行吗?’她3岁时会读《小朋友》和一些低幼读物,4岁会朗读《孙敬修演讲故事大全》,到了5岁她竟识字5000个左右。”(黑龙江省安达市屈桂金)

  “我家里挂了一张《天然动物园》的挂图,我抱着半岁的倩倩每天看两三次,逗她玩。时间久了,她不但认识每一个动物,我报动物名称时,她还用小手指着上面的字。以后我有意教她识字,每天进行10分钟左右的识字游戏,从不间断,又与她一起念故事。现在孩子4岁零5个月,早已津津有味地广泛阅读了。”(广西兴安县秦秋)

  “小罗翔1岁左右咿咿呀呀地学说话。一天奶奶将重庆牌烟盒给他玩,指着字告诉他这是‘重庆’,没想到过了两天问他‘重庆’在哪儿,他竟准确指向烟盒,而且不许把字倒放。以后我每天教他认

日历、门牌、广告、招牌、报头……识字成了他不可缺少的生活游戏。3岁识字2000多个,还能写50个字,并且是个读书迷。”(四川省万县罗启胜)

  最有趣的还是浙江省妇联转来的一封信,这是浙江省丽水地区一位农村的年轻父亲叙述他儿子的“奇事”,信中这样写道:

  “……奇怪的是孩子自幼爱看书本,常要大人给他看字。2岁时到外边玩,只要看到地上有字的纸头都拿回来,要求大人教他认字……2岁半时看电视,中央电视台的

天气预报中,全国各省省会、直辖市名称都能认识并记住,3岁时能一字不漏地从‘北京’按顺序默写到重报‘北京’为止。他除了要求父母教字外,凡是亲戚朋友来了,他都要求对方教他认字。有时跟大人到市镇上去玩,他对路两旁的字都要一一认过,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问。有时大人事忙不教他,他就躺在地上哭个不止;一旦答应教他,他就擦干眼泪虚心地边读边用手指在空中学写。有时生病不肯吃药,父母只要说吃药后能写字,他就高兴地服药……”

  这事传开以后,丽水市教育局、广播站、市报记者都先后来采访。当看到这孩子确实爱书如命,大家都疑惑不解:难道他与文字天生有缘吗?难道真有“神童”出世吗?

  经过调查,原来这孩子半岁开始玩书本,1岁玩

象棋子、扑克牌。当孩子偶然认识几个字时,就受到周围人惊奇的肯定、热烈的称赞与鼓励,这样他获得的识字敏感就得到了强化,因此产生以上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有的孩子对各式车辆百看不厌,有的沉醉于音乐、绘画……苏州有个4岁多的幼儿,不厌其烦地推算某月某日是星期几,1987年竟能推算出1991年以前每个星期天的日期。原来他与爷爷住在一起,很小就盼望星期天,等爸爸妈妈来看他;另外他又玩过星期与日期的转换器……这些现象从“获得敏感”的角度来分析,都是不难理解的。

  此外,婴儿处于无选择探求期,这对识字也极为有利。父母可以引导他常常看字,读读玩玩,逐步加深印象,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对于婴儿来说,你给他什么,他就接触什么,并像吸墨纸一样默默吸收。环境给他宝,他就自然是探宝的“天才”了。

  幼儿呢?他最喜欢活动游戏,兴趣和鼓励是他最大的动力。在幼儿眼里,学习、生活和游戏是没有界线的,只要有趣并受到鼓励,他就都会当游戏去做,否则就会被拒绝。

  所以,用生动、活泼、有趣、直观的活动方式教幼儿识字阅读,肯定能大获成功,尤其是那些3岁前就已形成识字敏感的幼儿,我们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成才的最好礼物。

  孩子降生时,不仅是文盲,还是“人盲”“物盲”“语盲”“行为盲”,只要发挥他们天才般的学习能力,他们定会像脱掉其他“盲”一样,不知不觉摘除“文盲”的帽子。我相信这个时代终将到来。



    关键字:识字  阅读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60,000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