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利用资源开拓早教新模式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09:45 中国成长网
李桥幼儿园是顺义区一所农村中心园,自2002年3月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2004年相继被评为北京市、顺义区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我园早教经验先后在全国落实《纲要》大会、北京市、通州区、顺义区早教基地颁牌及经验交流大会上做典型发言。为了做好《纲要》中:“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相互衔接”工作,努力抢占发展早期教育的制高点,当好早教排头兵,研究适合农村开展的早期教育模式,我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以“玩泥玩沙”、“田园采摘”、“送教下乡”为特色,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地区0—3岁儿童发展的早教之路,有效地把《纲要》精神落实到早期教育当中。 一、依托地方政府部门,深入调研,做好早教宣传工作 《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的出台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北京市0—3岁婴幼儿教养大纲》为我们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启动工作中,我们首先与镇、村两级妇联做好沟通工作,通过入户咨询、问卷调查、发放“社区服务卡”和宣传材料等,汇总得出:
由此看出:多数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教育观念陈旧,忽视了对孩子关键期的教育。为此,我们为家长举办早教讲座,进行广播宣传,利用李桥大集流动人口多的机会做早教宣传和早教咨询,并利用卫生院为孩子健康体检、预防接种的机会,与家长做一对一的交流,让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二、立足农村,整合教育资源,探索早教新模式 农村有着广阔的沃土,临近潮白河我们有着大量的沙土资源;有着几千亩瓜菜大棚。我们根据孩子们喜欢玩泥玩沙的特点,开展起丰富多彩的沙土游戏;并带孩子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以期达成《纲要》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的目标。 1、玩泥玩沙,走进人文,回归大自然 在玩沙游戏中,我们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尤其是祖辈家长,他们这方面的经验更丰富,他们能给孩子出主意想办法,教孩子怎么玩,孩子们特别投入,有装沙运沙的,有用瓶瓶罐罐造型的,有掏洞拍窑的,还有栽树种花的。我们发现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沙的工具、材料少,于是,我们就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家中的包装盒、饮料瓶、冰棍棒、小吃袋等废旧物品,请他们参加活动时带来,我们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成玩沙的工具和辅助用品。比如:我们教家长用饮料瓶作成玩沙的漏斗、小铲、小桶,用柳条、冷布作成筛沙的小筛子,用纸盒、冰棍棒、挂历纸作成小房子、大树等,并指导家长和孩子利用身边的自然物、砖头瓦块、石子、花草、树叶、小树枝等在沙土中建造自己想象中的城堡、地道、做生日蛋糕、攥土球、拍窑洞等,使孩子充分感知沙土的特性。 我们还利用李桥地区特有的黏土资源,组织1.5岁—3岁的孩子进行玩泥游戏,孩子们特别高兴。我们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和泥、玩泥,这项活动激起了家长对儿时的回忆,他们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教孩子如何玩,怎样好玩,我们也适时地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教孩子,要求家长多说少做,不能包办代替。每次活动前我们都先告诉家长此次玩泥的目的,玩泥时家长需要怎么与孩子合作,让家长知道玩泥对孩子发展的各种好处,这样家长更加有目的的配合我们指导孩子玩,揉面条、鸡蛋,包饺子、包子,拧麻花,摔砰盆,捏小猫、小狗等小动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玩的可专注了。 在玩泥玩沙过程中,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从中发展了大、小肌肉动作,培养了口语表达能力,体验了“一起玩”的快乐。 2、田园采摘,走进绿色,培养亲子情感 我们的家乡李桥还有着特殊的自然资源优势,有着几千亩高科技瓜菜大棚,是绿色特瓜特菜生产基地。四季常绿的瓜菜大棚,为孩子们提供了走进绿色的机会,我们定期带他们去瓜菜大棚参观,并利用每年“观光采摘节”的大好时机,组织家长和孩子进行观光采摘活动:早教老师指导家长和孩子观察、感知瓜菜的特征,充分利用看、听、摸、闻、尝等多种感官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孩子一起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一同品尝丰硕的果实,从中培养亲子情感。 三、“送教下乡”上门服务,提高本地区0—3岁儿童受教育率 1、以村委会为依托,开展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受益 我们对本地区四个偏远村实行“送教下乡”。每次活动前,我们都根据《教养大纲》中的各项发展指标,结合各村孩子的不同情况带去不同层次的玩具、图书、操作材料等,分年龄段、分时间段组织活动,活动内容、形式上的选择也尽量适合大、中、小不同孩子的发展水平,并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制定出个别指导计划。 2、利用村委会广播站的有效资源,向千家万户宣传早教知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的早教水平,我们经常借助村委会广播的有效资源,到各村做早教宣传、早教知识讲座;在流行病多发季节,我园保健医为村民做卫生保健知识讲解。我们还经常利用广播把村里3岁前儿童召集到村委会开展早教活动,起到了广泛宣传、集中指导的效果。 3、走进家庭,“入户指导”,提高教育从“零”开始的认识 为了使我地区0—3岁儿童都能平等的接受早期教育,我们对本地区1岁前儿童实行入户指导,每两位老师一组共同指导,每次下乡我们都带着相关书籍、材料,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对家长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田甜是个9个多月的小女孩,奶奶思想特别守旧,说孩子小怕吓着,不让外人看;怕着凉,很少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针对这一状况,我们耐心细致的给家长讲解孩子多与人和外界环境接触的好处,给她们讲孩子沐浴阳光能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加强钙吸收,不得佝偻病等,教妈妈和奶奶做妈咪宝贝操,给孩子做抚触,提供科学喂养的方式方法。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变化,才说:“还是老师学问多,我们那一套早就过实了。”我们还把《教养大纲》中适合孩子月龄的发展指标和指导策略结合本地区情况,加以调整,印发给他们做参考,使家长有据可依。在早教老师的讲解与指导下,家长一试便尝到了甜头,逐步提高了家长对早期教育的认识水平。 送教下乡,服务于百姓,受益于百姓,真正把教育送到了家门口,百姓们反响较好,使我地区0—3岁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2.4%。 今后,我们将更加深入的研究早期教育新模式,继续深入落实《纲要》精神,对家长加大培训与指导力度,力求让我们农村的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开端。 (来源:北京顺义区李桥中心幼儿园 高淑荣 果燕君)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