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自主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求知状态,并产生惊人的学习效率。
在孩子3岁~6岁期间,我们和孩子玩了好些数学游戏,并由此发现了孩子在数学方面的天赋。我们还特别注意引导孩子对科学知识的探求欲望,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孩子5岁时便进入了小学学习。那么,我们做了哪些数学游戏呢?我们又是如何引导孩子的求知欲的呢?
向 往
“毛毛,过来,妈妈变个戏法给你看。”
“哦,妈妈变戏法,妈妈变戏法!”毛毛高兴地来到了我的身边。
“瞧,把一张纸撕成小纸屑,然后把圆珠笔的这端到头上摩擦。”我一边说着,一边演示给毛毛看,“现在注意了,把在头上摩擦过的圆珠笔接近桌上的纸屑……”
“哈,小纸屑给吸到圆珠笔上去啦!”毛毛高兴地嚷了起来。
“怎么样?好玩吗?”
“好玩,我也来玩。”毛毛依葫芦画瓢,也玩了起来。
“吸住啦,吸住啦,我也会变戏法啦!”毛毛得意极了。
“知道吗?这就叫摩擦起电,你以后上学了就会学到的。上学后,老师会教你好多的知识,用这些知识,你就会变好多的戏法呢!”
“妈妈,我也要像舟舟哥哥一样上学去。”
从此,上学成了毛毛的向往。
“小蝌蚪好可怜。”
拖着疲惫的身子,我去幼儿园接毛毛回家。
“唉,我们多幸福,天天都能回家。”毛毛坐在我的自行车上,突然叹道。
我有点好笑,可因为今天实在是太累了,便懒得理他。
“连燕子都有家,天黑了就回燕窝里歇着。可是小蝌蚪就好可怜,它们没有家,连妈妈都不知道在哪儿。”毛毛意犹未尽。
“妈妈,小蝌蚪没有家,它们累了住哪儿呢?”
“小蝌蚪累了,现在妈妈还累了呢!”也许是太累了吧,一向耐心的我,竟突然不耐烦起来。
毛毛从没遇过这种事,委委屈屈地嘟哝着说:“小蝌蚪到处找妈妈,小蝌蚪好可怜,妈妈累了可以回家,小蝌蚪累了就不能回家。”
我一听,知道伤了孩子的心,便和颜悦色地对毛毛说:“是的,妈妈累了可以回家,小蝌蚪累了也可以回家,只是妈妈现在也不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等毛毛上学了,读了书就知道了。”
“我也想飞到天上去!”
“妈妈,为什么天上的小鸟会飞?为什么我就不能飞?”看到天上飞翔的鸟儿,儿子问。
“小鸟会飞是因为它们有翅膀。它们用翅膀拍打空气,才能飞起来;而你没有翅膀,所以就不能飞。”我耐心地对儿子说。
“可我也想飞到天上去!”
“你当然可以飞到天上去,但不是靠翅膀,而是坐飞机。人是很聪明的,学着鸟儿发明了飞机。人们坐着飞机,比鸟儿还飞得高,飞得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