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妈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上学前就让玲玲学电子琴、学画画、上识字班,上学后又给孩子报了奥数班、剑桥英语班、小记者班等。
玲玲几乎没有玩的时间。玲玲想去看新开的海洋馆,可星期天全给特长学习占了;玲玲想养蚕,可玲玲妈说那是浪费时间;玲玲看到爷爷浇花,一边帮忙,一边缠着爷爷问这问那,玲玲妈说,别吵爷爷,赶快去练琴。
还有一年玲玲就要考中学了,可玲玲对学习却越来越没有兴趣。
星期天下午,玲玲妈要出去办事,临走前交待玲玲好好练琴,可玲玲妈回到家时,却发现玲玲在看动画片。
“你为什么不练琴?!”玲玲妈责问道。
“我不想练!天天就逼着我学这学那的,没有一点玩的时间。我讨厌学习!”逆来顺受的玲玲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这可把玲玲妈给气坏了,她一巴掌打了过去:
“你做错了还有理?!”
玲玲妈实在是想不通,自己那么辛苦地教育孩子,为什么到头来孩子却讨厌学习?是自己做错了吗?
是的,玲玲妈错就错在要孩子学习,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喜欢学习。
养蚕、种花、参观海洋馆都能很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从而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这些却被玲玲妈无情地给剥夺了。她一厢情愿地让孩子参加各种特长培训班和课外辅导班,超前的学习,过重的负担,让孩子失去了童年的欢乐,使孩子渐渐地产生了厌学情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自主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求知状态,并产生惊人的学习效率。
谁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位天才,但据说他在中学读书时却很笨,有许多课程不及格,但他的母亲并不是逼着他去做大量的习题,而是积极地引导他的兴趣,这从《世界图书百科全书》的介绍可以得知。书中写道:“她(爱因斯坦的母亲)的看法,在那个时代是与众不同的,那就是学习可以成为一个乐趣。她把教他变成一种游戏———她称之为探索令人兴奋的知识世界。男孩(爱因斯坦)一开始很惊讶,然后非常高兴。不久,他开始学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他母亲无法再教他了。”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培养兴趣从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孩子的好奇心与生俱来,它主要表现在好问、好动方面。可一些家长却不知道珍惜,对孩子的提问没有耐心回答,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的一些行为视作是破坏性行为,从而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好奇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好好的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这个事例说明,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正是在无意中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
那么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家长面对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好问与好动应该耐心、虚心,还要有一颗童心、诚心和慧心。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大人必须有一颗爱心———热爱孩子的好奇心。
耐心:对于孩子来说,周围的世界是那样神秘、新鲜和美妙,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渴望,他们总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对此,家长千万不要不耐烦,要尊重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耐心解释答复孩子的提问。切忌说一些“你怎么这么烦呢!”“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
虚心:家长不是百科全书,孩子的提问五花八门,如果不懂,可以明确告诉孩子,然后带孩子一起去找答案。告诉孩子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而且自然界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有待人们去探索。这样可使孩子对将来的学习产生一种向往。
童心:孩子提的问题难免幼稚,这时,千万不要讥讽孩子。大人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就容易理解孩子提的问题,从而达到尊重孩子好奇心的目的。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用儿童化的语言回答孩子的提问,给孩子以满意的回答。同时要考虑孩子的情感需求。
诚心:要诚心诚意地鼓励孩子提问。如用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兴趣,认真倾听孩子的提问,这都是对孩子好奇心的最好支持。这样,孩子就会觉得他的提问受到了大人的重视,其求知的兴致将越发的高涨。注意别敷衍孩子,特别不宜将一些荒诞的、不科学的内容灌输给孩子,以免使孩子形成对事物的错误认识。
慧心:不能轻率地将孩子的某些违规行为定性为“破坏”,要善于发现他们违规行为中的闪光点,看到他们“破坏”行动后面的创造成分,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和动机。在肯定和鼓励孩子探索行为的基础上讲清道理,给他们提供问题的答案,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尽可能地提供一些廉价、安全的玩具,或提供一些坏了的钟表之类的东西,让孩子尽情地探究和摆弄。
仅仅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还不够,我们还要有意识地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人们积极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欲望。当一个人把求知当做自己的欲望时,他就会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知识,积极地思考问题,并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他所学的知识,他学习时的注意力也会特别集中,也就是说,他对学习就产生了兴趣。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诱发孩子的求知欲呢?
抓住孩子的求异心理,鼓励想像。孩子天真无邪,想像力丰富,大人要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结合情景有意识地诱导孩子去想像。如让孩子想像假如自己到了月球上,会怎么样?假如自己在森林里迷路了,又该怎样生存?等等。对于孩子大胆地凭借科学的原理,进行丰富的联想,要给予肯定。孩子进而会想知道自己所想像的事能不能实现,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地探索未知世界。
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巧设疑问。这些疑问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对启发孩子的思维很有作用。这样可以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设问要注意方式,好的设问可点拨孩子的思维,将孩子的思路引向正确的方向。如让孩子看黄瓜经腌渍后,体积缩小并出水的现象,启发孩子对盐的作用的思考。
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奥秘的环境,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在家里给孩子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如望远镜、放大镜、地球仪、磁铁、风车等,并演示给孩子看,使孩子对此类物体产生好奇心,大人再用语言给予点拨,进而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大自然给予孩子智慧的启迪。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日月星晨、风驰电闪、鸟语花香是丰富多彩、变幻多端的,充满了奥秘。孩子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思路开阔,会产生无尽的遐想,引发求知的欲望。如月食现象、日食现象可让孩子对天体的运行情况产生遐想。
启发孩子思考,鼓励孩子自己尝试。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对于他们的一些问题,成人不必急着将答案告诉他们,可以启发引导他们自己去观察思考,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品尝到自己找到答案的成就感,从而产生更加旺盛的求知欲望。如让孩子观察冬天玻璃窗上一层雾气的现象,让孩子思考有关原理,并引导孩子自己到书中去寻求答案。
创造条件让孩子做些实验。做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究心理。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验证所学到的知识,品尝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并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又引发新的求知欲望。如让孩子观看天上的彩虹,让孩子了解光的散射,并引导孩子做人造彩虹,以验证这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