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亲子中心

打开孩子的艺术视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 10:35 《学前教育--家教版》 

  牵着孩子的手,或者让孩子牵着你的手,去美术馆打开视野吧。敞开心灵和作品对话,勇敢地肯定自己,哪怕是错觉,也积淀了你对美术作品的认识。逐渐地,你会像孩子一样恢复对视觉艺术的感觉和亲近……

  今年暑期,“艺术儿童工作室”在中国美术馆组织的活动可称精彩,但也让我不得不反思、不得不呼吁:打开孩子的艺术视野——走进美术馆!因为大多数的孩子们是第一次走进美术馆!而大多数的妈妈们竟然也是第一次跟随孩子走进美术馆!

  1997年,在

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除了初见梵高原作的激动,我还被一个场面深深感动:一群3岁多的孩子坐在梵高的《卧室》前,仰着小脸,认真地和老师对话。我听不懂荷兰语,以为孩子们在听老师讲作品的创作过程,结果,他们的老师用英语告诉我:孩子们是在通过这幅画认识“床”、灯”、“屋子”、“椅子”,认识“黄色”、“橙色”。另外有5个孩子跟着妈妈也加入进来了,他们比这群孩子大,6岁了,妈妈们是从德国开了3个多小时的车专门带孩子来的。孩子们说,因为阿姆斯特丹还有伦勃朗的美术馆,妈妈会经常带他们来,不过他们更喜欢梵高。妈妈们告诉我,她们除了去度假地外,只要是到城市,都会先看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哪怕是最小的都会去到。我问她们:孩子们觉得
汉堡
的现代美术馆怎么样,因为我刚从那里过来。妈妈们说:她们就住在附近,经常通过电话查询展览,那也是他们的孩子常去的地方,很多新艺术家的新展览,孩子们都喜欢极了。我又问妈妈们:你们觉得美术馆对于孩子来说是个什么地方?妈妈让孩子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小海曼说:“美术馆是个神秘的地方,有很多好看的画,还有我想不到、梦不到的颜色,还有会在地上写字的打字机呢!”我知道,那部打字机是汉堡美术馆中一件著名的现代装置作品。

  2000年,我应德国艺术教育委员会的邀请,带着中国的老师和孩子们到柏林青年艺术学院作展览交流时,就把“走进美术馆”作为活动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展览结束后,从德国的柏林美术馆开始,到法兰克福美术馆、汉堡现代美术馆、法国的奥赛美术馆、蓬皮杜现代艺术馆、卢浮宫、马蒂斯美术馆、里昂美术馆、荷兰的梵高美术馆、伦勃朗和皇家美术馆,最后到了西班牙的毕加索美术馆和米罗的公园,孩子们的兴奋溢于言表,他们每天早餐时都会问我:今天我们是去XX美术馆么?其实,他们前一天就已经知道了。进到美术馆后,总有一群孩子紧紧跟着我,怕听漏了、看漏了,孩子会站在自己喜欢的作品前,让其他人帮他拍照,好带回去给爸爸妈妈看。

  在蓬皮杜现代艺术馆,原来3小时的计划最后成了一天,当我让他们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感受时,9岁的男孩儿张一明来了一句:“其实,我觉得梵高很古典。”这话着实让我吓了一大跳。当我让他用更多的话来解释给大家听时,他说:“我很喜欢那件作品——用大毛毡包着的钢琴。我看了,还摸了,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上面还有一个红十字。老师告诉我,这个艺术家的作品是和他参加

世界大战的经历有关,那个大毛毡就是他打仗时用过的。我好像就明白了,钢琴被包起来,谁也弹不了,就不能有音乐了,世界有战争,就没有音乐了。梵高的画我很喜欢,但我一看就知道他画的是什么。我觉得艺术是让我们想一想的,老师说那个钢琴是现代艺术,它就让我想了,那么我就觉得,一看就知道是什么的画应该很古典。”孩子们马上吵吵嚷嚷沸腾起来。赞同的不少,还举了例子,如奥登堡的巨大红色消防栓作品。我被震惊了,孩子对艺术的感受是那样亲近,他们的直觉在感受的过程中是那样完美,还得到了真切的释放和发挥,这也是孩子们为什么比我们更能读懂现代艺术作品的原因之一。不用多说,走进美术馆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在全国是最好的,但又有多少孩子走进去了呢?相关调查表明,北京中小学生每年一次进入美术馆的人数不到1%,这和长期以来艺术教育的欣赏功能缺失或美术馆的宣传有关。其实,没有任何美术馆及展览是拒绝孩子和妈妈们进入的,而且每个展览都有介绍作者和相关创作情况的小册子,妈妈们通过努力是可以读懂的。本来一件艺术作品就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的,你和孩子可以尽可能地打开想像的翅膀,跟着自己的感觉在他人的创造中漫游。

  我问了许多妈妈为什么不去美术馆,妈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我怕看不懂!”我告诉妈妈们:相信自己,相信你对色彩、对审美的直觉,你是有能力去看一件作品的,就像你能自信地在商场挑衣服、选口红的颜色一样,审美本身并不神秘,也许有了很好的美术专业背景,我们能更透彻地欣赏,但是最常规的欣赏能力是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应该具备的。

  牵着孩子的手,或者让孩子牵着你的手,去美术馆打开视野吧,敞开心灵和作品对话,勇敢地肯定自己,哪怕是错觉,也积淀了你对美术作品的认识。逐渐地,你会像孩子一样恢复对视觉艺术的感觉和亲近。

  所以,走进美术馆,感受对视觉艺术的亲近,始终是艺术儿童工作室的课程内容之一。当优秀的艺术展览来到北京,我们的孩子会把这堂课看做他们的节日,因为无论来自世界上多远的国家,多么著名的画作,都会真实地呈现在他们眼前,他们不仅可以大饱眼福,还会听到许多关于画家的故事。

  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展来了,工作室的孩子们热爱上了达·芬奇,知道了维纳斯在波提切利的画里是如何从贝壳里诞生的;墨西哥画展来了,孩子们又第一次了解壁画艺术是那样的伟大,色彩也能表达愤怒的情感;印象派画展来了,他们又喜欢上了阳光灿烂的花园,明白色彩是因为光明而美丽;民间艺术展览来了,他们又感到无比骄傲,连乡村的老奶奶都会剪出那么漂亮的图案,中国人好厉害!……这就是我们带孩子们走进美术馆的故事。

  每一次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孩子对作品创作精神的理解,我们还特别设计在美术馆画画的内容,以各种形式让孩子快乐自由地现场创作。

  今年暑假观看墨西哥画展时,我精心安排了一次创作体验,让孩子们用中国的颜料体会墨西哥画家奔放激情的表现效果:首先是孩子们聚集在美术馆东侧长廊中,在巨大的画布上进行创作,有的席地而坐,有的赤脚站立,有的拿着笔来回奔跑着画,在泼洒的墨点与色彩的交融中尽显他们率真的个性,每一笔都是自由酣畅的音符。孩子们在画布上淋漓尽致地涂抹,享受着绘画创作的乐趣,这时的儿童被彻底解放了,没有技巧和主题的限制,只有对色彩、画面的幻想和来自心灵的释放,如同墨西哥展览中对人性与自由的解放一样。在孩子创作完毕,彻底体验色彩带来的心灵愉悦之后再去参观墨西哥绘画展览,使他们从自己的色彩梦幻中一下走进了作品,不再有陌生和疏离的感觉,好像自己就是一个刚刚放下画笔的艺术家,正在和另一个天真或离奇的艺术家对着话。

  “走进美术馆”作为北京艺术儿童工作室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还有一个意义是让孩子带动家庭一起走进美术的展览场所,对大众进行艺术教育的观念普及审美滋养。每一次的课程活动都是要求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的。越来越多的家长们也已经亲身体会到“走进美术馆”对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通过体验让儿童感受艺术创造的乐趣;通过感受让孩子了解创作的多种形式;通过理解让孩子热爱艺术和文化;通过创造让孩子拥有美好与崇高”。这是艺术儿童工作室的宗旨,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一个缩影,而走进美术馆则是儿童美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孩子们也在期待着:带我们走进美术馆吧,打开我们的视野,那里也是艺术的乐园!



    关键字:技能  画画  美术  绘画  特长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14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