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村口就是一条大河,河水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但也把悲伤带给了孩子们:每年都有孩子被河水吞噬了生命。
在这个村子里,有一户姓张的人家,有一个独生子。孩子五六岁时,有一次,父母发现他和大孩子一起到河里戏水,心都揪紧了—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做父母的可怎么办?
于是,父母第一次狠心打了孩子,并禁止孩子不能再走近河边一步。
儿子远远地看着别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到河里玩水,他也想去,可父母严厉的目光总把孩子眼中的渴望无情地浇灭了。
儿子10岁那年,村里发了大水,别的孩子个个在大人的帮助下逃生了。惟独这个孩子,在呛了几口水后,沉了下去……
父母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做长远的打算。出生在河边的孩子,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游泳,学会面对危险又能避免危险,从而克服危险的本领。
父母爱孩子总是惟恐不周:看见孩子拿小刀削铅笔,就怕孩子削着手,马上抢过来,替孩子削;看见孩子用针缝点东西,也不放心,也要替孩子代劳。事实上,像削铅笔、缝扣子这类不会有太大危险的事,由父母代劳只会剥夺孩子自己体验危险的权利和机会,让孩子在面临更大的危险时变得不知所措。
比如,孩子喜欢爬树,而且爬得很高,父母怕孩子摔下来,总是禁止孩子去做这种危险的事。可是,当父母不在身边时孩子爬树,父母又如何禁止的了呢?对活泼、独立性强的孩子来说,禁止他从事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是有困难的。孩子本来也是喜欢做危险游戏、喜欢冒险的,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自信心就是从这里产生的。父母如果大惊小怪地说:“太危险了!太吓人了!可不能干啊!”这样,孩子对新奇感的体验就会被淹没了。
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只能是提醒孩子。爬树是一种很危险的活动,要防止跌落的危险,就要考虑牢固的落脚点,衡量树枝能否支撑自己的身体。父母指出危险性,不强迫禁止,就能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的本领。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为了让孩子从小明白不能在别人的保护下生活,常常允许孩子们单人去划独木船或驾驶帆船,还让他们去冒险,尝试可能涉及的危险。为此,洛克菲勒9岁的儿子从小马的背上摔下来过,12岁的儿子玩气枪打伤过自己的脚。尽管父母心里很害怕,但他们还是硬着头皮让孩子去尝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危险是到处存在的,人要生存下去,就要学会避免或战胜它。人类的历史也是无数的冒险、斗争并战胜危险的历史。
在孩子的生活中,危险是潜在的,再细心的父母也不可能完全排除孩子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危险,替孩子抵挡危险。明智的父母不是教孩子如何躲避危险,不是禁止或恐吓,而是让孩子正视危险,学会战胜危险,并增强自己应对危险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过分保护孩子。有时,让孩子尝试一下危险的滋味,反而能够磨练孩子的意志。比如倒开水、削铅笔等,经过这样的磨练,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孩子的处事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自信心也会增强,以后在面对更大的危险及困难时,就会努力想办法去克服,而不是逃避了。
教育锦囊:
如果孩子倒开水的时候烫伤了手,父母千万不要说:“呀!烫到了手,下次倒开水时叫妈妈(爸爸)倒!”而是应该说:“烫到手了,疼吗?你想想怎样倒水才不会烫到手呢?”“来,妈妈(爸爸)帮你包扎一下。一会儿你看妈妈(爸爸)是怎么倒的,你要向妈妈(爸爸)学习哦!”父母不要过分关注孩子受到的伤害,只要给予孩子必要的护理就可以了,一定要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