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三岁缔造一生》> 正文

 早期教育的充分发展原则
 《三岁缔造一生》


  那么什么是充分发展呢?它是指促进儿童脑和躯体、生理和心理得到最健康的生长发育,使人的潜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开发,从而得到比一般自然成长的儿童较好的智能和优秀的个性品质;使孩子有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并培养起爱好和特长。我们反对用种种旧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来限制儿童的充分发展,也反对门门功课都要求高分和用分数代替发展的错误思想。

  人的充分发展必须伴随有个性特长的发展,因为世上任何“天才”没有一个是方方面面都优秀的,再伟大的人也不能什么都行。要求一个人门门优秀是否定个性,违背规律,走入误区,反而把这个人在某方面出类拔萃的希望给扼杀了。我们不能要求爱因斯坦踢足球有贝利那么好,研究甲骨文胜过郭沫若。(笑)

  人总是有个性的,遗传素质不同,生活环境各异,教育影响不一,性格、爱好就各有特色。培养人才就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而切不可“求全责备”“拔短抑长”。如果要求人人都是一个面目,那么一个优秀人才都冒不出来了。

  充分发展并非揠苗助长,而是遵循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从0岁起步,创设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孩子自然会形成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逐步萌发特长的态势。有了这样那样的态势,长大后自然就会成为某种专才。

  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而人才的基础要求决不是一样的。高楼的基础,大桥的基础,铁路的基础,航天发射场的基础,肯定各不相同,且建设基础的地质状况也不一样。因此作为打好人才基础的早期教育,为什么要求是一个模式呢?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是最重要的原则。

  所以教育方略必须重视“扬长”教育,至于“补短”则是补人才品质和心理品质之短,补智能结构之短。

  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推进充分发展,充分发展带动全面发展。这里我举两个早慧儿童的事例来说明问题:

  长沙的刘媚,妈妈从小施以全面诱导,致使孩子快乐、活泼、聪明、自信、友爱、诚实,喜欢识字读书,善于思考提问,会画画,爱学外语,会计算,爱拉手风琴,很小就能利用星期天与妈妈各骑一辆自行车从长沙郊区到城里进绘画班、音乐班学习……这样有广泛兴趣的孩子果然早慧了,她知识面宽,求知欲强,8岁考入湖南省重点中学,11岁进入大学少年班预备班。后因中心兴趣在美术方面,她主动放弃大学少年班的“优厚条件”,而要求上美术职业中学。她在美术中学处处发光,15岁就考入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这一类在婴幼儿期宽厚的基础上达到充分发展的事例是很多很多的。

  而石家庄的小任寰,则是先在某一方面充分发展而带动全面发展的事例,她的父母也是我们的兼职研究员。

  任寰出生后不久就是个很不幸的孩子。她两个月时患小儿湿疹;严重的湿疹未愈,9个月时又得了小儿过敏性哮喘;接着又患小儿肺炎。这样,她从9个月开始治疗,到6岁时先后住院抢救59次。她是一个被从死亡线上夺回来的孩子,无疑,她从出生起就被剥夺了全面发展的机会。

  但因为自幼住院,经常住院,正巧“文革”期间父母又能常陪着她玩,所以为了减轻病痛,驱赶寂寞,他们就给她讲故事、念儿歌、看图画、猜谜语,教她识字、读书、背诗……大量的床上生活游戏,养成了孩子安静专注的性格和细心思考、提问的习惯,充分发展了她的语言能力。就连儿童医院的医生护士也常来逗她玩。

  医院的生活使任寰从小就能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体味父母对子女的爱。她亲眼看见,有的病友好好地进了医院,却因为得的是绝症,不久就死了,死者的家人哭得死去活来,她也为之泪流满面;有的病友是被抱着进医院的,后来病愈出院,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请大家吃糖,她也为之喜笑颜开;也有的病友因种种原因,还没治愈就不得不出院了,她就跟着惋惜感叹。

  而她自己的生活呢?正如她后来写下的:“病榻的吱吱声是我童年的歌。”“一个月两三次的抢救,使得许多人都不借给我家钱了。哥哥看到别人吃巧克力,也向爸妈要,却挨了爸妈一顿揍:‘咱们家也能吃巧克力吗?!’我看着,心里立下誓言:长大了,一定要使劲地干,挣好多好多的钱,我永远不让爸妈再去借,我要让哥哥就着巧克力吃大米饭……”特殊的生活使孩子提前懂得了人生。

  在任寰病情短暂好转出院时,父母又丰富她的社会生活,带她到大自然中去游玩、学习,还去油田旅游。特殊的早期生活使她变得恬静、深情、活泼、懂事,语言也获得了超常发展。她7岁开始写诗,几年中写诗1600多首,记日记8大册,有60多万字。在《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等全国20多家报刊发表诗文200多篇,10岁出版诗文集。她不仅成了著名的小诗人,而且由于获得了成就、鼓励和快乐,身体也慢慢好起来了,终于以某一方面的充分发展带动了全面成长。

  下面我念一首任寰的小诗———《妈妈的头发》。这首诗曾被作曲家谱成了歌曲,登在《中国妇女报》上,并被评为一等奖。

  她为什么写这首诗呢?那是10岁那年,妈妈给任寰量身高,正在量时,任寰说:“妈妈,别动!”她从妈妈头上摘下一根白头发,焦急地说:“妈妈,你的头发怎么白了?”妈妈说:“人老了,年纪大了,操心多了,自然就白了。”任寰心里很难过,走进了小房间,当晚就写下了这首小诗:

  妈妈的头发,墨黑墨黑,

  妈妈的头发,很美很美,

  我长大了,

  我发现了,

  妈妈的黑发,哪儿去了?

  妈妈挤出了里面的墨汁,

  妈妈挤出了里面的智慧,

  写了一个很大的“爱”字,

  印入了女儿的心扉。

  听这首诗,多么深情,多么形象,多么真切,多么感人!它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她深知父母为她能活下来,付出了何等的代价……

  任寰的诗文越写越多,越写越好,许多作家爷爷和叔叔、伯伯也与她交朋友。她的第一本书出版后,她把稿费买了书,送给了许多单位和小朋友们。她很快乐,也很自信,身体也随之好起来了。她通过某一方面兴趣、特长的形成来带动全面发展的情形,确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后来任寰和她的父亲任彦芳合作写了一部《中国诗教》,指导孩子从小学诗,以促进全面发展。这本书是“早教方案”的配套教材。

  任寰17岁加入中国作协,是当时最小的会员,出版有多本著作。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后,踏上了美好的人生之路,成功之路。



    关键字:早教  原则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99,000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