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在麦子的前阶段迷上画线代替字,编“剧本”的时候,是比较长的故事 [精]
作者:麦子爸爸 发表日期:2006-03-15 09:54:15 [表状]
那是听《玩具店的夜》中间一个故事,有小狗编剧本的情节,她就喜欢上了,那时每天都起码要“写”一两个剧本,有记事的,有虚构的,然后拿来给我们读。虽然只是线条,
但她在脑子里有具体的话,和我说,和妈妈说,还有和奶奶说时,内容都一样,话也只有几个字的差别。那时的故事都有三四百字左右。情节是有的,不过还是没有描写。
我想是因为那时编“剧本”是没有画的,她以字为主,写的就多。现在她画的是连环画,模仿的是卡通画的形式,就是几乎没有旁白,只从画中人物的口那牵出一个框,框里写上那人物说的话,那都是很短的。麦子画这时也是以画为主了。
我觉得她爱上连环画也是很好的,有时一个动作就能分成几幅,比如翻跟头,比如摔交。她对这接受的很快,她没有画的漂亮的心,但翻跟头什么过程,手先扶地,再头朝下,再腿朝天,再翻过去,再站起来。这些在她那属于意思表达的范畴,她接受快,模仿也快。能够把这些细微动作差别画出来,我觉得是对她观察力,表现力很好的锻炼。所以我对她的表情画出来还是比较满意的。
说到语言,我有别的安排。最近安排了一个小“木偶剧”,选用的是小熊维尼中的《春天的声音》,买了伊耳,跳跳虎,维尼三个套在手上的绒布娃娃。麦子妈妈画了背景。演的时候准备前面拉块布,然后人都躲在后面,手套着木偶伸出上面演。要求固定的台词,逼真的语气,比如“伊耳,小心,水坝没修好!”这句就喊出惊慌的感觉,这一句是麦子的台词,她喊得还真比较象。这个星期天,幼儿园搞活动,我们就要去演。这也是对麦子在人前进一步放开的锻炼。
主题:从中文阅读说到英文阅读 [精]
作者:hornygoat 发表日期:2006-03-16 15:57:36 [表状]
深深感谢张教授的综合分析和转介发的语文教育历史回顾,让我这样临时出家的家教老师补了重要一课。静读各位妈妈的经验体会,也有不少启发,包括很具体有用的一些认字方法,比如玩扑克牌巩固生字等。象湉这样接近6岁缺乏中文环境的海外孩子,听说能力还有待提高,离不开渐进的阅读、认字过程,但认知能力又很快让她不满足于简单的故事和儿歌。要解决这个矛盾,我想平时还是靠细水长流的母女中文交流、亲子阅读、磁带故事和儿歌谜语认字等,暑假寒假期则是个好机会做集中识字和大量阅读的功课。
顺便说说孩子学英文的体会。走西口对教授谈识字的回帖中说到国外的孩子入学前不用记单词,这没错,但中英文不可攀比,其中道理不同。英文是语音文字,不用靠死记硬背,成人的词汇量有2万个左右,也背不过来。但是有资料统计英文中300关键词就占了日常读写中的75%,这也许是为什么英文的分级读物比较好编吧。中国人学英文往往也跟学中文一样死记单词,我自己就是这样学过来的,吃足了苦头。成人也许没办法,但是孩子学英文应该用母语孩子的方法,就是先培养稳固的听说能力,然后是一些phonics知识,加之大量伴读,读写能力水到渠成。有学者研究发现香港幼儿园孩子学英文的典型方式,往往是教26个字母,然后一个个的读、认单词,拼写简单的句子,这完全是学中文的模式,与英语国家的做法大相径庭。研究还发现与大陆和台湾的孩子比,香港学生的phonics语感奇差,大概与大陆、台湾孩子从小接触拚音、注音有关。北美学前教育注重的是良好的听说理解能力,掌握大量的词汇,教一些简单的phonics知识而已,我们对女儿基本上也是这样做的。
湉入学前虽然有大量的阅读,但她都是听我读,也有讨论,但就是不愿意看文字,但入学后很自然的就进入自主阅读。昨天约见她的老师,老师说刚开学时她的起点一般,但一个多学期以来进步很快,读写都是班里较好的。前一阵子发现她其实有能力阅读3、4级的读物,但自己读时总是喜欢看1、2级的书,跟老师提了一下,老师也就对女儿提了一句:你可以试试更长一点的故事,没想到很有效果。湉自此借的都是3级以上的书了,最近借的两本书分别是6和8级的,6级的读得很顺畅,8级的还是让我读,但是她自己先看了一遍而且都明白内容。
湉的写作也开始的很突然,始于寒假的日记作业。学校并没有要求每天记,但是湉很有兴趣写,每天自觉写一篇,每篇日记下还配一幅图,画图的乐趣显然更大。结果湉因为日记写得图文并茂得了开学第一周的supper star奖励,湉从没得过这种每周一次每班一人的光荣,兴奋莫名,我趁机建议她继续写日记,居然一直坚持下来了,一般每周写四、五次。湉现在写得很快,5分钟就写好了,反而是画图上色花时间。但是她的拼写大多是错的,虽然她读得出来。我知道小孩练写之初能按发音写出来就好,不用担心对错,但湉写得越多错得越多,拿不准要不要教她准确的拼写,所以约见老师求教。果然,老师不但很满意湉目前的状态,而且对我在湉拼错的单词下划线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这也看出东西方教育态度的差别,中国父母总是不自觉地给孩子加码,希望做到最好,西方教育更注意孩子的感受,即为注意保持孩子的信心和学习热情。我以为已经很注意了,还是心魔难逃。要下了,就此打住吧。
主题:准备将亲子阅读加入更的中国特色 [精]
作者:心若有晴 发表日期:2006-03-20 11:04:25 [表状]
前边有几篇谈心心的阅读的文章,里边没有提到有中国的故事。算是疏忽,也是因为读的确实不多。
心心从小我为她选择书时,也想过买些中国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但说实在的,好的版本很难找。正如鲁迅先生所感言,我们的祖先是不屑为孩子们写书的(《二十四孝图》:每看到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我们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度,专为孩子写的故事,却真是找不到。我们有很多优美的传说,却都散见于古老的书中,聊聊数语,别说孩子,成人有几个能读明白?现在能读的,也都是出版者们新编出来的,内容与语言的好坏,让想读的人很费心思。
想起教授和小心心妈不止一次谈到文化传承问题,以前我想的不多,现在想想,的确不易。
对于幼年的孩子,经典的著作还很难去读,除了唐诗孩子们能接受,先秦他们能听进去吗?宋的文他们能听进去吗?更别说哲理性更强的著作。只能等到他们学了一些文言之后自己去读了,但还是觉得遗憾。总不能让孩子从小只知别国不知自己的历史文化吧。
想想我们从小对历史和古代文化的了解,真该归功于评书,《岳飞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封神演义》,在我们在课堂上学历史和古代文化以前,正是这些东西给我们启蒙。现在的孩子连评书也听不到了,怎样让他们能知道一点历史呢?
中国有那么多的神话传说,却没有可以用来讲给孩子听的好的版本的书,实在是伤心的事。
心心听过《哪咤闹海》《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看过《西游记》《宝莲灯》的动画片,可比起她听到过的外国故事看过的外国的碟,却太少太少了。如果孩子长大以后,张口闭口只是什么王子公主灰姑娘,不是太汗颜嘛。
孩子并不是听不了中国古代的故事,首先我们自己对祖国的文化就知之甚浅,没有什么可传授的,又得不到足够好的书可以利用,怎一个急字了得。其实古代著作中,有不少小故事都可以拿来为孩子讲的,比如我讲过《为学》里的“蜀之鄙有二僧”,心心可是爱听呢,可惜作为家长的我,知道的也实在有限。而那些博学之士,为什么没有人把这些有趣又富哲理的故事,汇一汇呢。
前几日,无意中凭记忆为心心讲了《空城记》《草船借箭》,惊喜她对其的大为喜欢。虽然以前也讲过绘本西游,但那时她理解力还不行,吸引力就不如国外的童话。现在理解力提高了,听得懂三国了,我想读书的内容应该向传统文化倾斜了。
心心还特别接受成语故事,这种故事短小精悍,又是故事又是道理,讲着有趣听着有趣,还能丰富孩子的语言,以前讲过不少,今后更要多多地讲。
我准备从三国入手,逐步让心心听到更多的中国特色的故事,让她对祖国的文化开始有些感性认识。同时也是为我自己补补课。
主题:壮咪中文作文 [精]
作者:壮咪妈 发表日期:2006-03-21 04:18:28 [表状]
圣诞节
几天前,我们一家过了圣诞节。
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好多客人。他们来之前,我们一家都忙得脚打后脑勺-----我妈忙着做饭,我爸忙着切菜,我和我妹就忙着玩。
我有一点不太想让那些客人来,就是因为他们的小孩都比我小八百岁,所以我就得带着他们玩儿,而我要是一带不好,我妈就得说我,我心想,你也带他们玩儿一次,哼!
那天可把我给累惨了!按说,我妹应该帮帮我, 可她非但不帮忙,还是那四个小孩里最难伺候的呢!
那天我爸还扮演了圣诞老人,可惜一下就被人家看出来了,我妹还在那儿大喊:“爸爸怎么变成了圣诞老人了呢?”
我有时候相信圣诞老人,有时不信。我们班小女孩都信圣诞老人,而且说他永远不会死。我们男孩都想:“嗯,圣诞老人是不会死,因为他根本就没活过!”
反正,圣诞老人这东西还是个谜,我建议你有空去北极一趟,再见!
元旦
在元旦的那个晚上,我们一家人都到我爸的朋友家里去了。
那天还有另外一家人也到那里去玩,结果我爸还有另外两位叔叔喝了两个小时的酒,还一边喝一边大喊,什么打羽毛球其实是在拍苍蝇,然后又把什么冰湖球的冰湖变成了夜壶,还有什么下棋和高尔夫都成了老太太玩的东西,给我乐的直拍桌子。
因为我爸是那几个叔叔里面最小的一个,所以他被称作“老三”。那天他们因为喝的酒太多了,所以我爸有点儿不行了,上了个厕所。 过了一会儿有一位叔叔发现我爸不见了,就说:“咦,老三跑到那儿去了?”我妈一说我爸去上厕所了,那位叔叔立马狂笑,一直笑到我爸从厕所出来,然后还说老三擅自放水,罚酒一杯!
我爸这回可倒了大霉了。我妈一开始就给了我爸一杯酒说她喝不完,我爸刚喝完他自己的酒,那几位叔叔里的老大又给我爸倒了一杯酒,现在我爸又被罚了一杯!最可笑和可气的一点就是一开始我爸还说他只是一瓶的量,我倒要看看他现在怎么收场,哼!
后来我们就出去放炮了。等我们该回家的时候,我们还一路走一路放小炮,好像是留一个记号“俺老壮今天到此一游”!
我觉得今年元旦过的特高兴,要是春节也会这么高兴就好了!
总统选举
今年,在芬兰开始选总统了。
芬兰每6 年就要选一次总统, 而且这个总统最多,连着或不连着, 只能当两届。选举的最一开始, 我的意思是说在谁都没有被淘汰的时候,一共大概有8到9位候选人(其实我也不太知道到底有几位候选人,反正就是那个数差不多就行了)。淘汰了以后,最后就剩下了两个人在比赛了。
因为就剩下了两位候选人,所以我们班大部分女孩都支持那个女的当总统,而大部分男孩都支持那个男的。而且我们那些男孩都开始说服一些人,让他们加入我们这组里,支持那个男的。
其实在我们班里,所有人都是听别人说应该支持谁谁谁 然后就跟风,还跟着瞎起哄。
我觉的啊,要是小孩也能来投票的话,那该多好啊。因为小孩也应该有发言权,要不然太不公平了。 而所有小孩喜欢的人都差不多,所以那人极容易获选。
看DISNEY ON ICE
在上星期五的晚上,也就是2006年1月27 日的晚上,我们一家跟我爸妈的朋友一起去看了DISNEY ON ICE。 DISNEY ON ICE 翻译成中文就是“冰上的迪斯尼”。你们现在估计都在想,为什么要写“冰上的迪斯尼”,而不是光写迪斯尼呢? 因为那个节目里的迪斯尼人物都是穿着冰鞋, 一边滑冰一边演节目。
那个节目里的演员穿的服装都跟电影里的特别象,连声音都是一样的。不过我觉得他们的说话声音不是他们自己说出来的,而是他们光张嘴不说话,然后有人看见演节目的那个人张嘴了,他就从一个录音机里头放出来真正动画片里的声音。这样观众就有可能会以为是演节目的人说出来的话。
我觉得这个节目非常好看,因为他们演节目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演得很精彩, 而且有一段还吓我一大跳,因为演着演着他突然就给你放了炮。最好看的一段是当一个巨大的鳄鱼爬到了一个演员后面,然后把那个演员吃了。不过你们不用担心,因为那个鳄鱼是假的。
回来的时候,我妈也跟我说了这个节目很好,不管大人小孩看着,都会觉得好看。
这次总算没白去啊!
《拔苗助长》读后感
我觉得啊,拔苗的这个人,他盼着苗子快点长高, 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但是你必须先付出,才会有收获。打个比方:你看到了一颗苹果树,上面有好多好多又红又大的苹果,你要是想吃哪个苹果的话,你就得用手去摘,这就是你的付出。
你每次付出一分,就会有一分的收获。
还有啊,有些事情不一定你现在付出了,马上就能有收获。比如说农民吧,每天都要耕田, 但是,是不是一耕完田就会有收获呢? 不是。农民得耕田耕到秋天,才会有收获。这也就是为将来做准备。
每次付出的时候都要有耐心,俗话说得好啊,“心急吃不了热豆包”,大家可都要记住这一点哦。
暗箭伤人
从前,有两个朋友,一个叫小明,另一个叫小强。他们两个是最好的好朋友,每次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从来没有吵过架。
有一次,他们两个去山上摘苹果。最后,小强一个苹果都没摘到, 而小明抱着,拿着,扛着,全身上下那儿都是苹果。小强怕回家没人理他了,都开始喜欢小明了,所以他就狠命地往前跑,他跑了好一会儿,看见了一个特别适合做陷阱的地方,他就开始做陷阱,把陷阱做好了以后,就把小明带到陷阱里,趁他不注意,又用石头把他打晕了。
小强高高兴兴地拿着小明的苹果回家了。在家里,大家都夸他干的好。过了一会儿有人问:“小明在哪儿啊|?”小强道:“我不知道,我看他使劲地往山下跑,就以为他回家了。”正在这时,小明回来了,他说他掉进陷阱里了,然后又被打晕了。小强道:“谁会干出这种事儿呀?”
谁都不知道这其实是小强干的。
主题:心心表现了点自主阅读的端倪,欣喜一下 [精]
作者:心若有晴 发表日期:2006-03-21 09:21:27 [表状]
今天早上临走时,心心突然拿起一本书读起来。
我听到她读得磕磕巴巴地,显然有好多字不认识。
她读的是《动物总动员》,那是画册,但有一些简单的文字介绍动物。
心心是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我就替她读出来,她接着也读一遍。有时因为一字字读意思不连贯了,她就会把整句重复一遍,读出连贯的意思。
这正是我期望看到,也是我相信通过坚持亲子阅读一定会“自然而然”出现的状况。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却表现出心心已经有一些自主阅读的意愿了。
与不理解而指读识字很不同的是,因为文中的内容已是她完全能够理解的,所以虽然是指着读,却不是乱读一气,读完了她也就读懂了,这有助于提高她自主阅读的乐趣。
这又验证了张教授关于识字和阅读的一些看法是很正确的,在一定理解力的基础上去识字,看似慢,却是和阅读的相互促进,更有意义。
心心自己捧着书默默地看的时候是很多,但这样很认真,有意识地去“读”的情况,还是第一次,所以,
作者:心若有晴 发表日期:2006-03-21 12:37:44 [表状]
我才觉得是个新动向,才会欣喜。我觉得她是在尝试着,自己去“读”懂书,而不只是“听”懂书,但愿,她能由此意识到,认字多是很有用的,并激发她识字的热情。不过,假如并未如此,我也不会“趁热打铁”,逼她去识字逼她去自己读,我还是相信自然而然,相信积土成山,积跬步而至千里。
主题:yumeili0527童子:你好!你的回贴我看到了,谢谢!
作者:心若有晴 发表日期:2006-03-22 09:30:46 [表状]
在孩子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开始过渡到阅读的时候,我发现能够让孩子感兴趣的读物太少了,外国的王子公主,中国的古代故事,都离现在的儿童生活太远,很难让孩子感兴趣读下去,所以我们专门为孩子编写了一些科普童话,每一个小故事讲一个简单的科学知识,如,蜜蜂与蝴蝶都是色盲,牛有几个胃。内容贴近现在生活,如熊猫办了一个动物保护信息网站,小燕子当导游等等。这样的读物应该能够写很多,不过目前事情比较多,没有时间继续创作下去,希望今后能够有时间精力继续写下去。
****************************************************************************
你说的有道理。那些东西离孩子的生活是有点远,在我看来只是孩子阅读的一部分,为的是扩大视野和丰富语言,虽然孩子也很有兴趣(至少我的孩子有兴趣),但与孩子生活贴近的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
科普类读物也是我孩子巨喜欢的。
但无论故事还是科普,我自己的创作能力是不行的。
你写的科普童话,内容挺有趣的。很想拜读呀。不知你有什么渠道能让大家了解一下呢?如果你准备出书,也告诉大家一声,好去给你捧场。
关于孩子的识字和阅读,我们有不同的观点。但并不妨碍我们都是出于为了孩子的美好愿望。你有什么好的主意和方法,请多多与大家交流。只是希望能更具体一些,不然我们怎么学习呢:-)
心心和她的书
心若有晴
作于2005年1月18日
此篇由星期六和心心一起购书有感而作
说到心心读书,真有点汗颜,第一没有深度,第二没有广度,第三没有章法,杂七杂八的,既没有出现过非凡的“吃语言”现象,也没有发现她因为读书而长了什么见识。尽管如此,无论她本人还是她妈妈我,依然一如既往地爱买书爱共读。
回顾心心的书应该从幼儿启蒙之类开始――如果那些认识颜色和形状的东西也算书的话。一岁半以前,心心没有亲子阅读的生活,原因主要是她妈妈不大信早教之说,宁可给她时间去玩,去用小手去摆弄她所能摸到的一切。认识颜色、形状、认物之类读物有不少,也是拿来给她玩的。据说是撕不烂的,其实没有一本幸存,那些书的每页都被心心劈成了两页或把那一层膜揭了下来。
一岁半以后,心心才开始听故事读儿歌。而且启蒙老师不是妈妈而是姑姑。心心从东北回来时,不仅能一首接一首给妈妈朗颂唐诗和儿歌,而且拎回来一包童话书。
这时的心心两岁,睡前的共读更多的是与姥姥而不是妈妈。据姥姥回忆,心心最喜欢的是那本《俄罗斯童话》,而其中最爱听的是《渔夫和金鱼》以及《红舞鞋》。心心虽不识字,却能准确地找出自己要读的书,并说出书名,而且知道里面有什么故事。姥姥记得很清楚,每次读书前心心都要指着封面念一遍“俄罗斯童话”然后才开始阅读,这算是最初的识字吧。
心心的这个妈有点怪癖,买什么东西都有点自己奇怪的要求,对童话书也一样。就说姑姑从东北带回来的那套吧,十来本,故事很全,除了中国的没有全世界都齐了。但妈妈说不好,因为每页里有四五幅图,每图下只有短短两名话的说明,好象只急着把故事的情节讲完,而没有语言的美感。而且故事太包罗万象了,很多故事也太长了。妈妈要让心心听经典的,妈妈认为垃圾一样的故事只是在小小脑袋里塞满垃圾。妈妈要的是这样的书:大开本的,整页是一幅美的图画,越古典越好,绝不要日本卡通风格的;文字不是在画的下方,而是在画面上;字要大,内容尽量接近原著。
心心第一次跟妈妈去书城,同行的还有姥姥和姥爷。书城简直就是书的海洋,心心看得小眼睛都使不过来了。不过这时候的心心还不会自己挑书,她感兴趣的就是跑来跑去,摸这摸那,把书架上的书拿下来翻几下再扔掉,姥姥的任务是负责她不走丢,姥爷的任务是负责把扔掉的书放回原处。妈妈的任务自然是挑书了。深圳书城卖少儿读物的这一层购书环境很不好,书架是很大很高的,别说孩子,大人都够不到高层。书的摆放方式让人也不方便挑选,看都看得很累。之后的日子,心心又跟爸爸妈妈一起来过两次。后来我们常去南山书城,再没来过深圳书城,不知是否有所改进。
这几趟书城以及在各大超市的小书店里以及朋友的捐赠的收获只有如下几种:
《经典童话》上下两册,包括了四位作家的部分作品。之所以不买专辑,是因为心心妈认为有些作品并不值得一读,至少,在心心启蒙阶段不会给她读,她长大后读不读就是她自己的事了。
《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是妈妈的最爱,可惜心心不买账,至今没有见她被吸引。前两天又拿出来给她看,她只是啊啊叫了两声,又去看自己买的关于动物的书去了。
《快乐王子》《哪咤闹海》《精卫填海》单行本。
《西游记》绘本,但心心不喜欢,她更喜欢朋友送的那些每册只有两个故事的《西游记》连环画,所以直到目前,心心都没听过完整的《西游记》。
《唐诗三百首》我选的版本的彩图很有古画的风韵。
《一千零一夜故事》
《唐克天天学百科》和《少儿科普乐园》一套七本,这些科普书心心很爱读,不知道为什么。
《儿童十万个为什么》是我们的书里最差的一本书,无论哪个版本都差,挑了一个似乎好一点的,也从未读过,小朋友根本听不进去。索性放着,留着她长大想读再读。
《金色神话世界》《银色神话世界》里面有中国的神话和希腊神话,书中没有图,但因为希腊神话方面没有更好的适合儿童的版本了,只有买这个。心心三岁半以后才开始读,听不懂,却听得很有兴致,把智慧女神记成了智慧女人。
各种睡前小故事,每本四个故事,虽然不是经典,但故事还短小有趣,语言也生动活泼, 这类书有的被心心撕坏了,有的在她三岁多后送人了。
还有一本《日本童话》,是姑姑带回的一套童话中唯一被妈妈认可的一本。尽管我对那个国家的人有成见,但这本书中的故事却朴实而生动。虽说那里的文化源自我们,却少有中国民间故事让我喜欢。
一套《世界童话精选》是心心生之前别人送的,实在太差,故事都被改得面目全非,绘画也很俗,即使心心要求,我也不给她读,除了《三只小猪》那篇。
心心听故事和所有孩子一样,也是一个故事反复听不厌。每个故事都讲过无数遍。在妈妈的印象中,读的遍数最多的,是格林童话的《白雪公主》,夏尔贝洛的《三只小猪》,罗大里的《北极的一棵紫罗兰》,安徒生的《丑小鸭》,伊索寓言的《狼来了》,此外还有《哪咤闹海》以及《西游记》中的一些故事。心心的最爱当属《哪咤闹海》,无论睡前讲哪本书,都必须讲一遍《哪咤闹海》。最后都到了妈妈一看到这本就想吐的地步了。
自从妈妈买了合适的书,心心的书就在书架上有了专用空间。每天睡前,心心自己选一本书让妈妈读。心心的习惯不是躺着听妈妈读,而是坐在妈妈怀里边听边看。为此,妈妈把卧室的灯换了大瓦数的,让房间里灯火通明。记得那时,每晚要讲十个左右故事,讲得妈妈口干舌噪,往往不是心心听着听着睡着了,而是妈妈讲着讲着睡着了,而心心还兴致不减。
爸爸有时也加入到讲故事的阵营,而且爸爸会把故事进行新的演义,更有趣更搞笑。
心心没有出现过“吃语言”的现象,没有把哪个故事一字不差背下来的事情。有时为了讲得顺口,我会改动书中的原文,当然如果再讲时按原文讲,心心就马上纠正说我讲错了。后来心心能复述《哪咤闹海》,按她自己的理解去讲的,还有一次在电话里给姥姥讲《三只小猪》,也加进了自己的语言,诸如:狼说我要把你们吃掉,小猪说那可能吗?心心第一次讲自己的故事是在三岁,在花园里,讲给小朋友听,题目是《小鸟回家》:从前啊,一只小鸟要回家,她飞呀飞,突然,她遇见了一只小白兔,突然,她又遇见了一只小猴子,小猴子问:“小鸟你去哪儿?”“我要回家。”然后,她就回家了。心心的每个故事都会有标题。
除了睡前与妈妈共读,心心还喜欢自己看幼儿园里的课本。有时妈妈忙家务时,心心就自己拿出书看呀念呀,因为课本的内容已记在心里了。心心还有一本爱读的是认数字的书,她经常自己拿出来,从第一页的1片叶子开始认一直到最后的100朵花。一开始,心心不会一个一个指着认,总是小手指得比小嘴念得快,所以超过20的都数不准。我也不说什么,只让她重新开始,渐渐地,她学会了,也能准确数完100了。每次数完她都很心满意足。通过这本书,心心还掌握了很多量词,也训练了仔细和认真。最让我高兴的是,这一切都源自她自己的意愿。这本小书在心心三岁十个月以后就不再看了。
三岁以后,心心又重新喜欢上唐诗。有一段时间,每天要我给她朗诵。不过我惊奇地发现,两岁左右已会的,现在却记不得几首了。
心心第一次自己买书,是在暑假。在姥姥家时,我带她去了当地的购书中心。那里的儿童天地很漂亮,小书架都只有一米二,五颜六色,心心一看就喜欢上了。我挑我的书,心心自己在里边玩。过了一会儿我找到她时,发现她手中拿着几本描红的小册子。她把那些小册子放进我手中的购书篮里,又去挑。之后她选了一本《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知识童话――火星卷》,一本《青鸟》,一本《皮卡丘和新伙伴们》。尽管我很不喜欢皮卡丘这种东西,为了不打击她的积极性,还是为她买下了。后来我们在嵩山的日子里,每天睡前心心就挑《知识童话》里的故事让姥姥讲,白天她自己看《皮卡丘》,看得津津有味。《青鸟》则是在十一月份才读的。这是心心听长篇的开始。
回到深圳后,10月份我们去了新开不久的南山书城。这次,我有意识让她自己挑书了。心心推着一个小车,有模有样地绕着小书架边走边挑,一会儿功夫,筐里就装满了。当我们坐下来筛选时,我发现这次她选的主要是做手工的书,有折纸的,有剪剪贴贴的,共计九本。此外还有几本读物,包括《佛荣利冒险》和《动物摇滚乐》两本精装中英文童话书。我发现心心选的书都是大开本的,有着好看的绘画。从此,做手工又成心心户外活动之外最热心的事。
心心生日时,我说要送她书,于是就再次去南山书城。这次心心发现了与《青鸟》一套的《世界经典名著》系列,心心选了《小天使海蒂》《小王子》《绿野仙踪》《爱丽丝漫游仙境》《格列佛游记》《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狐狸列那的故事》《福尔摩斯探案集》《木偶奇遇记》《王尔德童话》《野性的呼唤》,此外还买了本《阿凡提的故事》。我想将《101个知识童话》也配齐,心心不同意我就随她了。这些书目前已读完《小天使海蒂》《绿野仙踪》《王尔德童话》,正在读《八十天环游地球》。心心喜欢《绿野仙踪》,对王尔德显然还不大理解。
最近一次购书是15日星期六。心心直奔科普类,选的全是科普书。有两本关于昆虫的书,《百变小问号》《陆地动物》《恐龙之最》《现在我知道》,其中有本《昆虫》是《遨游大千世界》之一,写的非常好,可惜心心没有选另外五本,希望下次能补上。另外心心选了一本《我的第一本中国地图册》,可能和读环游地球时研究地球仪有关。总之,无论心心自己选的书是否幼稚,这毕竟是她自己的选择,她之所以能看中这些而不是那些,必有她自己的道理。
读此文者,请先读我一年前的文章《心心和她的书》
那篇里,谈的是心心四岁之前的读书情况。现在心心五岁多一点了,我发现,对于亲子阅读,我的初衷依然,并非为了孩子的阅读能力而读书,也非为了孩子识字而读书,我们读书,就只为了那种愉快的感觉--对于心心,是满足了听故事的意愿,对于我是满足了朗读的喜好。如果说在读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阅读对孩子的阅读和语言能力起到了有益的作用,那就是阅读所带来的必然的结果,并不是因为我有意去达到什么效果。
去年文中提到的那些书,其实后来有些一直在反复地讲。比如《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知识童话》,心心一直非常爱听,书中讲的是自然中的科学道理,涉及植物、动物和天文,但文学的味道远多于科谱的味道,心心也许从中了解了一些自然知识,我不清楚也不关心,我想她既然那么爱听,必有其道理。
心心四岁后,我开始试着为她读较长篇幅的书,一开始是没有任何目的的,只因为她自己为自己选了一本书《青鸟》。既然买了,她就想知道里边写了什么故事,这就开始一天一章地为她读。没想到她能听得进去,而且好象还能有一些理解。我突然感到,象这样有一定深度的作品,可能能让孩子产生很多不同的感受,或许对她有益,无论从对语言的感受方面,还是其他方面,应该比单纯的简单的小童话故事要好。而对于我自己来讲,读这样的书当然比读小童话快乐多了,也有了更多的发挥余地。
从《青鸟》开始,我们又陆续读了《小天使海蒂》《白牙》《小王子》《八十天环游地球》《木偶奇遇记》《神秘岛》《小飞侠》《小鹿班比》《海底两万里》,还有一本《狐狸列那的故事》我没敢读下去。这是一套丛书,是世界名著的改编版,半绘本的,我们已有二十多本,后来新出的没有再买,原因后边再说。
读这些书时,心心听得都很投入,也会问一些问题,但没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后来就不愿意再听这套书了,又回到一些以前讲滥掉的小童话,我没有强迫她,她愿意听什么我就讲什么。但我还是觉得,这些书的内容,对扩展心心的视野还是起到些作用,我们在生活中见识不到的东西,至少书让她知道了,还有那样的事物存在。
后来我在红泥巴买了一些书,有《晴天有时下猪》一套,《神奇校车》第一辑一套,《小老鼠无字书》一套,《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一只孤独的乌鸦》一套三本,《乱七八糟的妖怪》一套三本,还有一些《鼹鼠的故事》和东方娃娃绘本,另外有漫画书《三毛流浪记》和《父与子》。
这些书从风格上与我家以往的书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现代,风趣,而且富有寓意。读这些书和读所谓经典文学的感觉大不一样,是真正的愉快,而故事里的寓意,完全没有强加的感觉,你就让孩子去感受吧,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感受,没有道德说教(比如《海蒂》说教就很重),没有你是我非,它们完全跳出了传统童话中惯常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概念,它们表达的是新时代的思考,它们更适合现代的孩子。
关于校车我不多说了,请读一下《坐着校车驶入神奇世界》,还有《心心爱上漫画书》,我说一说《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没想到它会这么好。那么薄的一本,还那么贵,那么短的一个故事,能有什么呢?但第一次为心心读,我就被感动了。而且让我想不到的是,心心竟然爱得不得了,一口气让我读了三遍。这本书的寓意,我想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孩子爱听,一定不仅是被故事吸引,而且是被某种她也说不出来的东西所打动了。另外,这本书的语言,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尽管是译本,仍然是不错的。所以我想,读书不可拘泥于所谓经典,广泛的阅读,一定有益无害。心心问:为什么猫前边一百万次都死了又活了,而最后这一次却没有再活?为什么呢?我没有回答,我无法回答,我不用回答。她去想,她长大后还会读它,会再想,再读,再想,这就是好书。
乌鸦系列同样优秀,值得一读再读,不仅是孩子,大人也从中思考许多。但让人钦佩的是,深刻的寓意,是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拐回来说为什么我不想再买改编版的经典著作了,因为读了这些原创后,我感到改编的东西在语言方面实在欠缺,不能表达出作者原有的思想。所以那套未读完的书,放在以后心心自己去读吧。但他们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们让心心了解了一些优秀的经典,会引她去读原著的全译本的。
说到改编,不能不提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安徒生童话的全译本和改编本,会发现差距太大太大。安徒生的童话,绝不只是在讲故事。如果说孩子很小的时候,给她读一读改编的安徒生,让她听一听美丽的童话还尚可,当她大一点以后,一定要让他听原文的全译。
《丑小鸭》,不仅是心心的挚爱,也是我的挚爱。所有改编的《丑小鸭》,都删去了最有意义的部分,或者说,安徒生的童话,一个字都不能删,删了味就变了。在《丑小鸭》中,猫和母鸡与丑小鸭的对话,是多么意味深长,每次读到这儿,我都不由得放缓语速,但我绝不解释,我只是动情地读着读着。
我还要再次强调我的观点,我为孩子读书,阅读能力和识字无法成为目的,因为读一本好书或一个好的故事时,愉悦的感受是复杂的,而其意义是长远的,我无法让目的来扰乱我的心境,一丝一毫都不行。
小心心妈妈说,阅读和识字可以分开。道理我同意,但具体到我家的情况,是不可行的,因为心心和我一样,一读起书,无论何时何地何书,感受书就成了唯一。
我对于心心的阅读,因为没有目的,也就没有目标。所以要读够多少书,我是没有想过的。我们就是这样,遇到喜欢的就买,买了就读,读完了再买新的。好在现在买书方便的很,许多还没有读过的好书,想读时很快就能到手。
目前我正在读的是《夏洛的网》,还差两章就读完了。接下来是《老人与海》,这是春节期间心心在书城挑的。
孩子小的时候为她读书,原本只是因为孩子爱听故事,但读着读着,故事就不是唯一的理由了,故事之外的东西在起着越来越多的作用。这些东西,不能明确地说出来它是什么,但它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我只为愉快而读,却会很着意地选择书目的原因。我永远不会随便拿什么书就给孩子读的。读一本不怎么样的书,真的不会很愉快的。
对于心心的识字我并不着急,她早晚会认识许多字的,认的多了,早晚会自己读书的,小学也罢,初中也罢,有什么大的区别吗?只要她感受到书对自己的意义,她一定会去读许多书的,从现在的书到以后更深刻的书,从简写本到原著,从文学到科学,读书是一生的乐事,不要在意几岁读了红楼吧,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她一生爱读书。
还有许多好书我们还没有读,因为我们读书,都是心心自己指定的,我从不强求她去听我推荐的书。不过我也会使些小计谋,比如,在书店,装着是不经意地,把她引到好书的面前,她被吸引了就会要求买,买了就会要求读,这样一点点地,她就从低幼过渡了。
最后的话,读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它替代不了生活本身。读好书就如同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生活,同样,生活中的种种阅历,都是最好的书。
心心阅读涵盖面还真广。象《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世界》等正是我这两天琢磨着想要讲的,不过,我挑的是连环画。读文字多的书,我最怕的是辛苦,是怕我自己辛苦。所以真的很惭愧,我在这方面花的心思相比太少了。除了年前讲《怪老头儿》时花了一番心思坚持下来,其他的长篇如《小布头奇遇记》什么的,都是虎头蛇尾的。小心心倒是喜欢听,早早地把书放好在床头,但我不太乐意口干舌燥地读。
从道理上,我也懂,我应该讲得深一点,孩子自己看得浅幼一些,但从操作上,我实在没太多时间和精力每天跟孩子一章一章地磨,读一章至少半小时吧,读完一本书要一周甚至更长,文字多的书,变成了我单练,我经常读着读着觉得有点“视觉疲劳”或者是真不想再读下去了,自己快点翻呀翻页,看完得了。。。。。。另外我好象有点习惯心心目不转睛地在我身边盯着画催我往下讲图画书。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懒惰。我希望心心能等到可以自由阅读时自己地看那些全文字的书,我这么讲下来,太累了。
“既要马儿好,又想马儿不吃草”的好事当然是没有的,怎么又能增加心心阅读的涵盖面,又能保证我的阅读兴趣呢?我最近盯上了连环画。那是块多丰润的土地啊,什么都有,历史,探险,神话,故事,人物。。。。。每天来一本,多美!当然,这可能又有违了听读应该加深语言理解的深度的原则,毕竟,连环画顾及文学性会少很多,注重的化繁为简,讲完整一个故事。。。。。。。
再说吧,先过了这段连环画的瘾再说。
另外,我也在想,象我这么懒,是不是能走另外一条路呢?就是我注重在“面”上拓宽,至于深度,等心心涉猎了足够的题材后,等她大些,过了阅读关,同时理解力相应长进后,自己去慢慢挖掘好了,我可以关心一下她喜欢的书,一起聊聊书,这样随意地走,是不是也行得通呢?
最后,谢谢你和我分享心心的阅读心得。:))
心心妈,我觉得自由阅读,是必然的结果,至于什么时候,没必要定个时间的要求。
我始终都认为,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家庭有自己的特点,没有绝对的可比性,哪个是耽误了哪个没耽误,不能这样讲的。
有句话说:只问播种不问收获。用在孩子阅读这方面,挺合适的。收获是早晚的事,了解孩子的特点,顺应他的特点,长远来讲是有益的。
我的孩子的特点,就是她喜好的杂,顺应她的特点,我们的阅读就是忽深忽浅,忽长忽短。她喜欢去探究意思,我就多解释;她不喜欢指读认字,我就不要求指读不要求认字。
说到自由阅读,如果非要以全文字的书或书的长短为标准,恐怕会心急。其实,即使是小小的孩子,独自阅读一本的书也是经常的事,尽管可能只是图画书。但这样的独自阅读,已经是以后阅读全文字的开端了。待到孩子上了学识了更多的字,自由地阅读全文字是顺理成章的。我始终认为,这样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在不知不觉中它就开始了。
你和教授说,“从语言功力的角度看,一般的儿童读物和成人的读物是很难提高语言能力,在语言方面很好的儿童读物很少,翻译的就更差。”我不能苟同。或许你们的标准很高。一方面对读物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对孩子的语言能力的标准也很高。在我看来,选择是一定要有的,但比较好的选择之后,阅读对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一定会有作用,尤其是语言的积累。
评书很好,但也只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渠道之一,不能替代阅读。而你提到评书的内容,对于心心这样年龄的孩子,可能较难接受,我也有同感。也许她们再大一点后,评书对她们的影响才能显现出来。
我还有一点小体会,就是大人在阅读时的情绪的传达。同样的读物,平淡地读和声情并茂地读,对孩子的对语言的感受应该是不同的。当阅读的人把自己对读物的理解,通过自己的声音的变化表现出来时,孩子对书中文字的理解会更好。由此我又想到,自由地阅读全文字,不在早晚,有了好的阅读基础,该来的一定会来(套用晴儿妈的话)。
主题:儿子识字之二
作者:小老虎妈 发表日期:2006-03-23 16:58:16 [表状]
学习了各位老师的识字帖子后,及时对教儿子的识字过程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
一、原则:持之以恒(最重要的)、坚持大人孩子都不累(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坚持阅读识字。
二、教材:因为儿子目前的识字量大概才几十个,读短文的难度较大,所以,我决定从单个句子入手,比如,一天只教一句话,其中的生字还要不多于四个。有了这个想法,从当当网选了三本“宝宝学话”(1-2岁),呵呵,越来越返幼哈。这套书有六本,分动词、名词、形容词等,每页一张图、一个大字(比如“玩”)、一句话(比如“小鸭子玩水”),比较适合我们这样的初步入门的小宝宝。
三、具体过程:首先是我来准备字卡(一定要无图的那种),把要教的这句话里的每个字都找出来。然后叫来儿子,依次把一个一个字排成一句话(比如“小鸭子爱玩水”),边放边读(儿子会的他读,不会的我读),然后,全收起来,再放一遍,这次是儿子自己读。再重复一遍后,把单个生字拿出来让他认,类似“闪卡”吧。这个过程中,把前几天学的字也放到一起“闪”,复习。
后面的过程可有可无,看儿子的反应。把一些卡片丢给他,让他自己拼句子。还有,读“教材”,这个过程什么时段都可以进行,看他的兴趣。另外,我教的句子和“教材”上的稍有出入,目的是让他看着字读。
这种方法也不知要持续多久,等感觉他识字量多一些了再开始下一步:从短篇故事的阅读中识字。第二步的教材也准备好了。
昨晚,儿子对我说:“我现在看到老虎的字也很喜欢了,也觉得老虎很凶猛了”。呵呵。
主题:哎,没有人理我,自己捞上来咱问问“我也说说阅读的问题,希望张教授及各位关心阅读的家长多多指导” [精]
作者:荷叶莲莲2000 发表日期:2006-03-29 10:17:31 [表状]
我家的阅读开始比较晚,3岁以前,我也给女儿买过一些书,但也没有坚持读,而且我当时买的书应该是6、7岁孩子的阅读水平,孩子听得也不是很明白。我真正关心阅读时是在2004年7月我无意发现这个论坛开始的,我阅读了筱音爸爸、翩翩妈等大量关于阅读方面的帖子,开始疯狂购书,而且每天晚上都坚持半小时的亲子阅读。刚开始半年,也就是孩子四岁到四岁半这段时间,阅读的效果非常明显,孩子原来是内向的、不爱说话的,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经过半年的阅读,孩子爱说了,有时说出的话让我们大吃一惊,叙述能力有所增强,注意力比较集中,喜欢听故事、喜欢看书。当时我和他爸爸都非常高兴,信誓旦旦要把阅读坚持到底。
随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仍然不间断地给他读书,也鼓励他自己看书、给我们讲故事,我的感觉:在一年半时间里,阅读仍然还是量变,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这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阅读习惯:她只是每天晚上睡前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平时跟喜欢看电视、看光盘
二、独立阅读:目前还是爸爸妈妈给读书,自己读一会就烦乐,说:我读得太慢,还是、妈妈给我读吧
三、阅读内容:还只限于绘本阅读,没有图画的书没有兴趣。对于没有图画的字书我对她说:你躺着睡觉,妈妈给你读,相当于你听cd故事(她比较爱听故事mp3)。她却说:你没有mp3讲得好听。比如:下周日向去看卡通剧《青鸟》,我家里没有这本书,去书店找也没找到,就从网上下载了一篇打印出来给她读,第一天读了3页,第二天在读时,她说:妈妈,我不想听,没有意思,连个画都没有;后来我没有读,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她讲了一遍。
四、理解能力:
一方面是局限于字面意思的理解能力:孩子听故事过程中很少问问题,有些词我想她是听不懂的她也不问,后来我就问她,其实我很不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好像是带着亩地去读书的,而且经常要打断自己正常的阅读去问她;不过由于我经常问她,现在她也变得爱问了,不知道这到底好不好?
还有就是更深一层的理解:比如青鸟,孩子听完以后,只是说挺好听,问她故事情节,她也能说出来,但是看不出她的感受:悲伤、高兴、欣喜、愤怒,我的感觉是孩子没有听懂这个故事;怎么样提高她的理解能力?
就上面几个问题我的一些想法
我们阅读的书目一直以兴趣为主,比如贝贝熊这套书已经读了大概一年半了,现在还想看,只要让他自己选书,一定是贝贝熊,我上周把贝贝熊收了起来,不知对不对?我们这一年看书如下:
贝贝熊、阿罗、趣味动物乐园、幼儿古诗、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神奇的校车、雅诺什系列、彩乌鸦绘本、中国古代传说、童趣绘本、不不园、小口袋等等,除了贝贝熊、阿罗超级喜欢之外,其他的看不出她喜欢哪本,不过上面这些书中有很多都读过很多遍,她喜欢读读过的书
4 岁半以后的阅读我感觉对于孩子来讲进步很小,这些书对于她这个年龄是不是太简单了,在难易程度方面没有考虑到循序渐进呢,还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引导她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呢?
写得有些乱,不知道表达清了吗?希望大家指导
主题:我觉得挺好
作者:天一妈1972 发表日期:2006-03-29 10:50:08 [表状]
不用急吧。
孩子对阅读的热爱、对文字的理解等等,我觉得都是慢慢发展的。刚开始的时候最好是埋头耕耘,不问收获,否则就会着急,就会有急功近利的危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然有变化、有惊喜的。我觉得我们总是急急地盼着这个惊喜的出现,于是,我们着急,我们焦虑,我们疑惑,我们上论坛来请教。其实,我们只要继续为孩子读书,继续引导孩子爱书,然后,我们只要等待,就行了。
孩子喜欢的书就让他读吧,重复也没关系。呵呵,到一定时候,他不愿意重复了,你还觉得好好的书买来只看一遍太浪费了呢。
关于阅读习惯,可以慢慢引导。你可以看看筱音爸爸关于营造阅读环境的帖子,还有说到什么“阅读时间,请勿打扰”的。我们家没这样做哈,不过我想应该有借鉴作用的。
独立阅读,我觉得也应该是孩子热爱读书以后,自主地、自发的才好,如果是家长要求他去自主阅读,说不定反而破坏他的读书兴趣。顺其自然吧。
不想听你读全文字的书,我想可能是还没到那个时候,或者说没有找到突破口?按说孩子应该是喜欢听妈妈的声音胜过MP3的。
反正我觉得孩子的事情是急不来的,越急越乱,就慢慢等吧。你看我们读《小猪唏哩呼噜》不也是,读不下去就放下,一放就放了一年。时候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时候不到要强行,说不定适得其反。
“看不出她的感受:悲伤、高兴、欣喜、愤怒”,我想,也许是书中的情感是孩子还没能了解的,产生不了共鸣?《青鸟》我没看过,胡乱猜测哈。
乱说一气哈,您担待着看,呵呵。
主题:我觉得这些书正是
作者:小心心妈妈 发表日期:2006-03-29 11:39:10 [表状]
五六岁这个年龄段的书。你可以试着给她听些“中长篇”,增强整体的理解力。当然,我也知道这很累,我只是理论上知道这个道理,具体到自己,我是不太愿意去做的。
随着心心进入到识字阅读,我的确觉得语言的理解能力随着进入到书面,会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因为在听的时候,听得懂听不懂,为了不影响整体的兴趣,都混过去了,所以很多词孩子未必理解,但混了个“耳熟”,但具体到书面阅读必定会在关注“字”的同时更多地去想“字义”,在“眼熟”的过程去必定会加强理解的。所以这点不必担心,再继而进入小学语文,主要学的就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孩子总会越来越往前走的。
主题:关于好好中文认字,回复想快乐和小老虎妈妈 [精]
作者:壮咪妈 发表日期:2006-05-02 19:52:30 [表状]
在休51假期,刚回来。
想快乐问:请问你家娃娃几岁了,快5周岁的小孩适合用这套书来认字吗?
好好快4岁了,这套书幼儿部分应该还适合5岁孩子,婴儿部分可能有些简单了。不过,刚开始的时候,直接学幼儿书,每本书中的字词太多, 可能孩子学起来也不容易。也许你还得针对自家孩子找一下识字材料比较好。
小老虎妈妈问:好好要在几天内反复读一个简单的故事,会不会厌烦?我也选了简单的故事作教材,但儿子读过一遍以后,就不愿再读,真没办法。
杨梅酒说的有一定道理,可能好好的年龄还是比较喜欢重复的。不过,也建议你从以下几点再做些努力试试看,因为象壮咪这么大的孩子,遇到自己喜欢的故事书都愿意反复多看几遍的,完全不愿意读第二遍可能还有些其他原因:
1,观察孩子是不是把读书当成单纯的认字了。特别是在孩子阅读能力还不强的时候,认字还不是很多的时候,对于自己指读看书可能不习惯,就容易有这种现象。 观察的方式可以看看孩子听故事怎么样,喜欢的故事能不能多听一两遍,如果是肯定的,那么就是认字上面有畏难情绪,就要解决其中的困难。
2,认字中困难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阅读习惯,认字和阅读分开了,虽然孩子在指读每一个字,但这些字在孩子的脑子里不连贯更没有形成故事,因此这样的指读就很没趣。。二是不认识的字太多,阅读速度受到了很多的阻碍,速度一慢下来读书就成了认字,就容易把阅读和认字分开来,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上了。
解决方法是, 多给孩子读故事,在读的过程中,家长指读,让孩子有个适应的过程,另外在认字之初,可以家长先带着孩子读几次故事,这样孩子对故事有了个大概印象,自己连蒙带猜着可以自己读下来完整的故事时,再把字单独做成字卡教会,然后再让孩子自己读故事,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认字少带来的阅读困难,让孩子把学到的单字有了用武之地,也能激发孩子自己读书的兴趣。
另外,刚开始的认字教材一定要短而简单, 要不孩子就得烦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用婴儿画报作为教材的原因了。
3,最后就是要把重复性的阅读变得有趣些。我们是这样做的,第一次读一本新书,好好自然有兴趣,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及时帮忙给读出来,保证好好能畅快的读完。第二天再读的时候,就开始用些技巧,比如让好好给她哥哥和爸爸表演读故事,读完哥哥爸爸妈妈大力鼓掌,还有教妈妈读故事,给布娃娃上课等等,就是哄着她多读几遍。
其实,3本书学完之后,好好认字的习惯和速度都建立起来了,一本书根本不用读上好多遍,读三遍,然后认单字就可以了。其实当好好能通读了一本书,且能一边读一边理解,做到了真正的阅读之后,她是很愿意重复读的,好像能象爸爸妈妈哥哥一样自己读书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经常看到她给她的那些小动物们念书,声情并茂的,很可爱的样子。
看看这样会不会有帮助。
主题:非常非常感谢你的答复,我来说一下我们的情况 [精]
作者:小老虎妈 发表日期:2006-05-03 10:04:29 [表状]
齐齐(我儿子,现四岁七个月)的理解力还可以,可以连续听一个小时的MP3故事。我从他一岁就开始给他讲故事,直到现在他还是喜欢重复听同一个故事,但偏向故事情节复杂一些的。所以,理解力方面没问题。
所以,我估计是你说的第二个原因:在认字方面有畏难情绪。他目前的识字量在一百到二百之间,自己读一篇故事还有很大的困难。我开始是领读(指读)一遍,一旦他知道了故事情节,他就不愿意再读,即便我来读他也不很配合。我想,一是因为他知道这是为了认字,本来就抵触,二是故事对他已不再有吸引力。这么短的故事,我最多读三遍,他就可以背下来。哎,所以,每一次我都小心翼翼,不敢很随便地让他知道其中的内容,这么好的认字书,变成了他的一次性消费品,很舍不得呀,呵呵。
后来,我改变策略,让他每次学一句话(是单独的一句话,不是从故事里摘出来的)。我是先用字卡把这句话中的字都教会他,然后再拼成一句话。这样,每读出一句话,他就很得意(这更加肯定了他是有畏难情绪)。但后来,他又有点不开心,我想,可能是我每天固定时间教他,他比较有负担。所以,我又变成往墙上贴字,不定时地教他。嗯,这个方法到目前为止他都比较配合,每天也会认识几个生字。但还是有问题,因为教的字比较散,我还是觉得应该从读故事中去认字。
我想,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齐齐还没有自己读过一篇故事(除了他自己背会的),所以,他还没有体会过阅读所带来的成就感。这点,好好已经体会过了,所以,慢慢地由认字到读故事就变成了一种乐趣。那么,我是不是该这样试一试?我有目的地(怎么有种罪过感?呵呵)把一些字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比如,把一个短故事中所有他不认识的实词都教会他,然后(我实在不舍得他再浪费我选好的简单的阅读教材),再把故事拿给他,让他自己读。也许,我可以先试试看。
在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学习的过程一定要快乐?只要齐齐不配合,我就认为大概是我的方法不对,就改变策略。这大概是因为他还在上幼儿园,我实在不想让他过早地体会到学习的非快乐性。不管这些了,至少目前我希望他认字的过程能少些负担,哪怕我们认字的进度很慢。:)
主题:学习的过程一定要尽量快乐 [精]
作者:壮咪妈 发表日期:2006-05-03 15:31:07 [表状]
看来齐齐可能是没有自己阅读的愿望,因此认字对他来说就成为了一种负担,无论你如何变化方式,只要他一感到是在认字,就没了兴趣。
我建议你继续沿用读单句的方法,特别是用他认识的100多字编成单句,进而编成小故事,让齐齐读,这时候尽量不要加入生字,就用已经认识的字,主要目的是通过孩子自己阅读理解故事而建立他自己阅读的兴趣和愿望。这个很重要,是后面大量认字的基础,否则以后会比较困难。
无论是读齐齐认识的字编成的故事,还是阅读的兴趣建立起来后读书上简单的故事,都不必再领读,直接让齐齐自己读,遇到他不认识的字不等他犹豫你就马上给接上,尽量提高阅读的速度,让孩子读出畅快来。 其中家长帮着把不认识的字念出来非常重要,不必担心孩子学会了的字还不认识,一但孩子喜欢了阅读, 看得多就记住了,另外有了阅读的兴趣后,认字就容易多了,到时把不认识的字再单出来认就可以了。
等孩子自己能通读故事了之后,再把生字拿出来学比较好。这比先学生字后读故事的好处在,一个是通过阅读的兴趣来带动认字的兴趣,毕竟认字比阅读枯燥得多,另一个是通过故事的上下文,孩子对生字的理解具体多了,特别是虚词连词等词拆开来单独认字的时候,是非常抽象枯燥而难以记忆的,但因为有了故事里面的情景,这些词也就有了很具体明确的含义,比较容易记忆了。这个体会在我教壮咪的时候很深,也是这次我教好好最重要的改进,效果非常好而明显,所以强烈推荐给你:),
最后谈谈学习过程中是不是一定要快乐,经过我周围芬兰学校的情况调查和与家长的交谈,结果只要条件允许,学习一定要快乐,特别是对初中以前孩子来说,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是第一位的,因为这是学习最根本的目的。
在这边,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LEARNING BY NATURE, 自然学习法,不但要寓教于乐,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以最自然的方式来学习,这是好的教育的追求目标。
芬兰是全球教育投入最多的国家,教育的投入是仅次于公共设施投入的第二大国家投入项目,其比例远超于任何其他国家。而这些投入很重的部分都用于为各类型的孩子提供有趣而自然的学习途径。
以壮咪学校所在区为例,除了普通学校师资设备很强之外,还有很多特殊学校,壮咪的学校属于语言特殊学校,类似的除英语学校之外,还有双语学校,另外还有专为对数学物理化学等感兴趣的孩子开的特殊学校,这些学校里的孩子其他科目照常规上,但数学等则按自己的进度上。芬兰唯一一所高中住宿学校就是这类学校的典范, 学生要入学考试,进入后一年学完高中三年的全部数学内容,然后开始大学课程,并在学校的安排下,在大公司里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做相关的应用性实验。
还有一类实验学校,则全有孩子自己设计自己学习的内容和进度,有专门的老师帮助,但绝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在自己的控制下自己学习。这些则是为那些特别出类拔萃的孩子专门准备的。
除此之外,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也有很多,比如数学,壮咪学校就有课外兴趣班,还有数学夏令营,而这些课外班的宗旨就是以培养孩子对相关学科的兴趣,并开发其潜能为主,并特别强调不重复学习学校要教知识。 壮咪上过这样的兴趣班,这是兴趣盎然。兴趣班上的孩子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完全没有不专心听讲,说话打闹现象,比平时学校课堂秩序好多了,我想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收费的兴趣班把刚兴趣的孩子集中起来,并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因为壮咪对数学的喜好,为了保证他能按照自己的能力稳步提高,我也尝试过让壮咪在家自学中国数学教材,但显然这些兴趣班要比我的方法有趣且有效的多。因此我们完全放弃了自学,而尽可能多的让壮咪参加这样的课外班。
当然,国内的条件有限,特别是各种名目的兴趣班,不但于建立兴趣无益,还更增加了孩子学习的负担。这就更需要家长在有限的条件下,想方设法让孩子们自然的学习,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让孩子在学习中运用艰苦奋斗,坚韧坚持等等能力。因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快乐,得到知识的快乐,激发好奇心的快乐,这种快乐才是最长久最强大的推动力,能推动人把学习作为持续一生的行为。
当孩子在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的时候,特别是小孩子,要求他们自制自控坚持不懈不合适,而为了他们不为难就放弃也不对,而是教育者,家长和学校,要尽力找寻更有趣更有效的方法,让他们继续并最终体会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