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早体验到积极养育的效力,就越容易放弃以害怕为基础的养育技巧。只要给自己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实践这一章提到的理念,你就永远不想再回到过去的方法。记住,要想让积极的养育方法起作用,你就不能再惩罚或者威胁孩子。你将发现孩子会奇迹般地开始做出回应。这对各个年龄的孩子都一样。即使你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也一样会做出回应。你越早使用这种新方法,孩子的回应就越快。如果儿童或十几岁的孩子已经习惯于被威胁的方法来控制,他们做出回应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也同样会有效果。运用这些积极养育的
技巧永远不会晚。很多时候,这些技巧也能够帮助你与配偶更好地沟通。
请求,但不要命令
促使孩子合作就是逐渐向孩子灌输一种愿望,让他们愿意聆听你的要求并且做出回应。第一步是要学会如何最有效地指导孩子。命令是不起作用的。想想自己在工作中的经历。你喜欢有人总是告诉你做什么吗?孩子一天的生活中充斥着好几百个命令。难怪母亲们要抱怨孩子不听话了。如果有人整天在你耳边唠叨,你难道不会充耳不闻吗?
孩子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命令,例如:把这个拿走,别把那个放在那儿,不要跟弟弟那样说话,别打你妹妹,系好鞋带,把衬衫纽扣扣上,刷牙去,关掉电视,来吃饭,把衬衫塞进裤子里,把蔬菜吃了,用叉子,不要玩食物,不要说话,把你的房间打扫一下,把这乱七八糟的东西收拾一下,嘘,准备睡觉,现在上床,去把妹妹找来,走——不要跑,不要在屋里扔东西,小心,别把那个掉了,不要再喊了……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父母们一遍遍地跟孩子唠叨,变得灰心丧气;而孩子却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重复的命令只会削弱沟通。
积极养育用要求或者请求来代替命令、强求和唠叨。你是不是更愿意你的老板(或者配偶)请求你而不是告诉你去做某事?不仅你乐意对请求更好地做出反应,你的孩子也一样。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改变,但需要大量的练习。例如,不要说“刷牙去”,而要说“你去刷牙好吗?”不要说“不要打弟弟”,而要说“别再打你弟弟好吗?”
用“……好吗”,不要用“能不能”
当你提要求时,措辞一定要用“……好吗”或者“……行吗”,不要用“能不能”,“可不可以”。“……好吗”的效果非常好,而“可不可以”或者“能不能”会导致孩子的抵抗和困惑。当你说“把这儿收拾一下好吗?”时,你是在提出一个请求。当你说“你能不能把这儿收拾一下?”时,你是在质疑对方的能力,你是在问“你有没有能力把这儿收拾一下?”要想让孩子跟你合作,你必须很直接、很明确地说出你需要的是什么。你必须先用能够导致合作的方式提出你的要求。
如果你真的要询问孩子的能力,那么说“你能不能把这儿收拾一下?”没关系。如果你是在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那就直接说出来。大多数时候,作为命令孩子的一种方式,父母会带着一丝内疚的语气说“你可不可以……”。父母这么做,多数时候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就是这么做的,因此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也这么做了。尽管这好像是一件小事,但你如何提要求会对孩子是否愿意合作产生巨大影响。
“你能不能把这儿收拾一下?”不是请求,而是命令,里面有很多令孩子困惑的间接信息。
不论出于何种意图,当父母用生气、沮丧、失望或者烦躁的语气说“你能不能”时,孩子可能会获得非直接的信息。如果父母说:“你能不能把这儿收拾一下?”孩子可能把所听到的话理解为下面任何一种信息:
“你应该把这儿收拾一下。”
“你早就该把这儿收拾好了。”
“我本来不该问你。”
“我之前就让你把这儿收拾一下了。”
“我让你做的事情你没有做。”
“你这么大了,还不懂事。”
“你真让我头疼。”
“你有问题。”
“我很忙,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做了。”
尽管这些信息都不是父母直接想要表达的,但孩子听到的就是这些。所有这些间接信息和责备破坏了积极养育的可能结果。在你练习这些技巧之后,你会发现不带责备或威胁的直接信息会有效得多。
要想更清楚地理解这一点,想象一下你可以勘查孩子大脑的活动。当你问“你能不能”时,他的左脑可能会活动,对你真正的意思迷惑不解。如果你用“……好吗”或者“……行吗”,他的右脑可能会活动,动机中枢可能会被激活。
用“……好吗”或者“……行吗”就避开了孩子的大部分抵制并请他参与其中。
假设你是一个孩子,听到下面这两句不同的话,“你可不可以上床睡觉去,别说话了?”或者“你睡觉去,别说话了好吗?”起初,感觉好像“你可不可以”更礼貌些,而“你睡觉去,别说话了好吗?”似乎更有威严些,可能控制意味太强了。然后,如果你再感觉一下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不可以”听起来礼貌,但也隐含着一个命令:“我在礼貌地要求你,但你最好去做,否则的话……。”然后,考虑一下“你睡觉去,别再说话了好吗?”似乎在请你合作。如果你想反对,尽可以反对。很显然,我们想传达给孩子的正是这个信息。当我们命令孩子时,实际上是在妨碍他们学会合作。
这些措辞上的小小改变会对结果造成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小男孩而言。“……好吗”或者“……行吗”不仅对小男孩更起作用,而且对成年男性也有效。女性倾向于抵制别人的要求,而且通常以间接的方式抵制。不仅男人需要这种直接的要求,孩子也需要,甚至更加需要。
“可不可以”和“能不能”传达出的是令孩子困惑的信息,久而久之,孩子合作的愿望就变得麻木了。你是父母,如果你已经不相信她可以完成你所提出的那个要求,那么你就不该问她。当你说“你能不能关掉电视?”时,你并不是真的在问孩子是否有能力关掉电视,你是希望他们关掉电视,你的言外之意是他们没有好的理由可以不关电视。
当我女儿劳伦还是婴儿时,我就开始使用这种方法,起初是因为我希望让我的三个女儿做好准备,使她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成功地处理人际关系。正如我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中所说的那样,在处理两性关系时,女人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是如何以一种激发男人而不是排斥他们的方式来寻求支持。在童年时代,没有人教女孩子们如何要求她们想要的东西。
我知道,教孩子的最好方法是用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因此,为了教她们,我开始用“……好吗”或者“……行吗”来要求她们做事。让我高兴的是,她们很容易就学会了。当劳伦在学前班说“请帮我一下好吗?”或者“不要那样跟我说话好吗?”或者“我今天很辛苦,请给我读一个故事好吗?”时,其他孩子的父母非常惊讶。
尽管我的意图是教她们如何最有效地提出要求,这一点,她们确实学会了,后来我发现用“……好吗”或者“……行吗”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让她们更加愿意合作。现在,那些为了使孩子更加合作而使用明确而直接的方式说出“……好吗”、“……行吗”的父母,正准备用它们来让孩子掌握如何要求并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艺术。
抛弃修辞性的问题
比“你能不能”和“你可不可以”更糟糕的是修辞性的问题。如果你要在游说演讲中发表高见,那么用修辞性的问话没问题,但如果想要对方合作,修辞性的问题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每一个修辞性的问题都有一个隐含的信息。在养育孩子中,这些隐含信息通常是负面的、责备的信息,慈爱的父母不愿意直接说出来,而是隐含在修辞性的信息中。很多母亲甚至意识不到她们给出的是一个负面信息,但只需要一点点反省,就能很容易辨别出来。
为了让孩子听话,女性特别喜欢用修辞性的问题。当母亲想让孩子打扫他的房间时,她不说“你打扫一下你的房间好吗?”而是先说一句让孩子感到羞愧和自责的修辞性的话,例如“房间怎么还是这么乱?”让我们看一些例子。
修辞性问题可能隐含的信息房间怎么还这么乱?你本应该打扫好房间了。你不好。你是个懒虫。你不听话,你应该听话的。等等。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你行为举止不成熟。你的行为让我尴尬。你很孩子气。你应该改改了。为什么打你弟弟?你居然打弟弟,你太坏了。你真的很蠢。你没有理由打你弟弟,而你竟然还是打了。你还好吧?你有什么事做错了。你表现很奇怪。除非你有好的理由,否则无法为你的行为找借口……很恶劣。你怎么能忘了做那件事?你要么真的很蠢,要么就是很顽劣、很没有同情心。你总给我添麻烦。什么事也不能依靠你。你怎么还在这儿说话?你该睡觉了。你真是个顽劣的孩子。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你总是不听。
父母在提出要求前不要再使用这些修辞性的问题,那么孩子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否则孩子就会不再听你说话。避免修辞性的问题不仅有助于让孩子合作,而且可以使孩子少接触拙劣的沟通技巧。修辞性的问题不仅对孩子不起作用,而且使得父母无法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于传达出的负面信息负有责任。没有对这些负面信息的清醒认识,我们就很难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与我们合作。
要直截了当 (略)
不要解释(略)
不要长篇大论地说教
比在提要求之前进行解释更糟糕的是长篇大论的说教——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打弟弟很不好。打人是不对的。明天不要再打他了好吗?”说这样的话只会起到反作用,不仅听起来生硬、做作,而且没有效果。当然,以这种方式申明一项规则或者政策是可以的,但不要用来激发孩子。如果用关于好坏的说教来激励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会失去合作的兴趣,反而会试图从自己的错误中找到正确的东西,从不好的事物中寻找好的事物。不到九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这些需要费脑子思考的事情,而九岁之后,他们就不再听你说了。
不管孩子多大,向他们说教的惟一时机是在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时。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跟他们说话。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总是向孩子提太多建议,进行太多说教。当父母用说教来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或者告诉他们为什么错了时,尤其让孩子感到厌烦。在这两种情况中,说教不仅没有任何价值,而且还会起反作用。下面就是一个说教的例子:
“你弟弟不是故意要伤害你的,他只是在玩,不小心撞到你了。相处融洽的最好办法是用语言,而不是用拳头。打人只会让问题更严重。如果学校里比你大的孩子打你,你会觉得很不高兴。同样,你打你弟弟,他也会不高兴。比打更好的办法是使用语言。你不用打他,可以这么说:‘我不喜欢有人打我,请不要再打我了。’如果他继续,那就重复你的话。要记住你没有必要打他。总是有其他办法的。有时候你走开就好了。另一方面,如果你想打架,我很高兴看一场摔跤比赛,或者我们可以戴上拳击手套比试比试。如果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保护你,那么学学如何保护自己还是有好处的,但和弟弟打架就不好了。你们两个人都知道怎么说话,任何时候都可以向我寻求帮助……所以不要打你弟弟了。”
除非孩子确实要求了,否则,这些话尽管可能很好并对孩子很有用,但只会导致更强烈的抵制。
不要用感觉来控制孩子
感觉的分享要在地位同等的人之间进行。为了帮助孩子训练识别、交流感觉的重要技巧,父母会犯一个错误——说话时用“我觉得”。很多书中都建议你要不断地跟孩子交流你的感觉。尽管这个建议是善意的,但说到让孩子合作,这种建议经常起反作用。
有人教导父母们用下面这个简单的公式来让孩子合作。
当abc的时候,我觉得123,因为我希望xyz。
例如,“当你爬树的时候,我觉得担心你会摔下来。我希望你下来。”
或者“当你打弟弟的时候,我觉得生气,因为我希望你们不要打架而要和睦相处。”
这个公式以及其他类似公式可以帮助孩子们交流彼此的感受,或者帮助大人们交流彼此的感受。而在跨辈交流时就不起作用了。父母是主导者,当他们与孩子交流自己的消极情绪想以此激发孩子的行为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对父母负有过多的责任。结果,他们会因为自己让父母不安而感到自责并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者他们会觉得被控制了,从而不愿意合作。父母的消极情绪不应该告诉孩子。对于主导者来说,与孩子站在同等地位是不合适的。你一旦表达了消极情绪,就失去了大部分的控制权以及促使孩子合作的力量。
跟孩子交流自己的情绪的父母会很纳闷:“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权力如此抗拒?”实际上,当这些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完全不再跟父母交流。很多成年男性在听妻子述说感受时很痛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小时候就是这样被母亲的感受所控制的。有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母亲或者父亲会说:“你这么做我很失望。(我辛苦工作以便让你有一个好的生活,而你竟然连试一下都不愿意)我希望你按我说的去做。”这个孩子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感觉难受,要么不在乎。这两个选择都不健康。
当父母感到烦躁,需要谈谈感受时,应该到另一个成年人那里寻找安慰和支持。期望你的孩子给你情感上的支持是不合适的。当然,跟孩子分享积极的感受会很好,但你的消极情绪会被孩子当作控制他的一种形式而加以拒绝。
有些父母以为,如果他们说“我真的很生气”,这样的威吓会激发孩子跟自己合作。这种话肯定能威慑到孩子,但这是一种基于害怕的方式,最终会使孩子失去服从你意愿的兴趣。用感觉来控制孩子会让某些孩子顺从,但不是合作。很多孩子,特别是男孩子,会对你置之不理。他们不再听你说,甚至连看都不看你一眼。
很多父母用“我觉得”的陈述来训练孩子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感觉。如果你不是用这种话语来激发孩子做某件事情,那么效果可能会好一点。最好是当孩子问你感觉如何时,或者当你感觉到孩子想要问你时,再这么说。
促使孩子合作的魔力词语
简单的回顾和练习
孩子抵制时该怎么办
当你第一次使用这种新方法时,会给孩子很多权力。他们可能会笑你,会说不。不要着急——这种情况的发生是预料之中的。他们要么会很开心地合作,要么会很开心地拒绝。毕竟,别人要求你的事情你总是会去做吗?我希望不是。
在孩子九岁前,用“让我们”这个短语提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效果都很不错。而孩子九岁之后,再说“让我们整理一下这个房间吧”会有一点做作,除非你准备和他一起打扫卫生。要想记住使用魔力词语“让我们”,是需要练习的,但最终会成为习惯。
当孩子拒绝你最初的要求时,就该采取第二个步骤了。第一步骤的这些技巧对于创造合作的基础是必需的。当孩子拒绝你最初的要求时,就需要采用第二步骤的技巧。经过大量实践之后,当你的孩子逐渐习惯了积极养育的各种技巧时,第一步骤的技巧会更有效。在刚开始的时候,如果孩子已经习惯了被害怕所控制,就需要第一步骤为第二、第三、第四步骤打好基础。之后,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你只需要提出要求,你的孩子(包括十几岁的孩子)就会合作。在下一章里,我们将会讨论第二步骤,学习通过理解孩子来将孩子的抵制降至最低限度的新技巧。当孩子拒绝合作时,第二步骤会把他们的抵制降至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