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婴幼儿 > 家庭教育 > 《孩子来自天堂》

 犯错误没关系
 《孩子来自天堂》


  除了惟一和独特之外,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还带着自己的一大堆麻烦和问题。没有哪个孩子是完美的。所有的孩子都会犯错误。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期待孩子不犯错误是向他们传达了一个既残忍也不正确的人生信息,设置了一个永远无法企及的标准。当父母期待完美时,孩子只会感觉到自己不够格,没有能力达到父母的标准。

  父母需要根据孩子天生具有的能力不断调整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值。在每一个年龄,
孩子的能力会自然发生变化。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能力。如果孩子在某一个方面弱,他们就需要更多的帮助,而且,有时候需要父母对他们给予支持。不应该让孩子觉得犯了错误就说明他们有问题。太多令人羞愧的信息会使孩子觉得自己不好,不值得尊重,或者自己出了什么毛病。他们会觉得很失败,并失去天生的动力和信心。

  从纯真无邪到承担责任

  小孩子在九岁之前无法应付令他们羞愧的信息,而又不感到自己负有责任。作为对孩子所犯错误的反应,任何形式的惩罚、批评或者生气,最终都会向孩子传达出令他们羞愧的信息。当出了问题时,除非有其他人承担起责任,否则,孩子会过分地自责。

  在九岁之前,孩子无法区分“我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和“我不好”之间的差别。九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能进行逻辑思考。孩子会有这样的反应:“如果我做了坏事,那么我就是坏人。”或者“如果我做得不够好,那么我就不够好。”

  如果没有自我意识,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误时就没有可以归咎的依据。如果她犯了一个错误,那么她就是一个错误。当一个孩子承担太多责任时,父母可以通过把责任揽过去来纠正这种倾向。当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事情承担起责任时,孩子就不再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了。

  很多成年人因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以及感觉自己不值得尊重而倍受折磨,就是因为他们还不能区分行为和人之间的差异。当他们犯了错误时,他们认定是自己不够好。尽管这些成年人能够进行有逻辑性的思考,但他们在九岁之前没有体验过内心的纯真。他们甚至可能会理性地判断出自己不坏,但内心依然觉得自己不好或者不值得尊重。

  拥有健康的自尊心的成年人会接受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从这些错误中学习。下面是一些有关健康的成年人如何理性地对待错误的例子。

  •如果我做了不好的事,不是我不好,而是因为我了解不够。

  •如果我做了不好的事,不是我不好,因为我也做了很多好的事情。

  •如果我做了不好的事,不是我不好,因为现在我可以从错误中学习,以后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我做了不好的事,不是我不好,因为我可以改正、弥补。

  •如果我做了不好的事,不是我不好,因为我已经尽力了。其他人也会犯错误,他们并不坏。

  •如果我做了不好的事,不是我不好,因为我不是故意那么做的。

  •如果我做了不好的事,不是我不好,因为那只是偶然。

  •如果我做的事情不够好,我自己还是很好的,因为我正在学,很快我就会足够好了。

  •如果我做的事情不够好,我自己还是很好的,因为没人期望我完美。

  •如果我做的事情不够好,我自己还是很好的,因为今天我病了,感觉不舒服,或者今天很累。

  •如果我做的事情不够好,我自己还是很好的,因为今天的挑战比平时的要难一些。

  •如果我做的事情不够好,我自己还是很好的,因为没有人每一次都会赢。

  •如果我做的事情不够好,我自己还是很好的,因为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可以改正。

  •如果我做的事情不够好,我自己还是很好的,因为其他人也做不到。

  上述每一个例子都能运用逻辑思考区分“我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和“我不好”之间的差别。对孩子发展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年龄低于九岁的孩子没有逻辑思考的能力。太看重孩子的错误,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好或者不合格。积极的养育技巧更关注对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问题本身。明白了自己是好孩子之后,孩子就愿意听从你的指导,愿意合作了,而感到羞愧的孩子会封闭自己。

  令人羞愧的信息总是会起反作用。在孩子九岁之后,可以用某种方式让孩子承担责任并弥补他们所犯的错误。孩子的头九年应该是纯真无邪的,在接下来的九年里,孩子将学会承担责任。在孩子到了九岁的时候,他或她才做好了通过弥补过失来承担责任的准备。孩子不到九岁的时候,父母应该忽略孩子的错误,或者采取不置可否的态度。

  如果孩子过早地被迫感觉到要为错误负责,他们就会开始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坏并且不值得尊重。没有纯真感作为坚实基础,孩子天生具有的自我纠正能力就得不到发展的机会。

  不要用羞辱或者惩罚来纠正孩子的行为,要运用积极养育的五个新技巧。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问题上,只需要提出你的希望。不要盯着问题不放——要面向未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孩子打翻花瓶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错误上一点用也没有。只需要说一些关心、热情的话就行了,例如:“哦,这个漂亮的花瓶打碎了。在花瓶周围活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小心,它们很容易打碎。我们先停下所有的事情,把碎片收拾一下吧。”

  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心烦意乱不会提高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只会让孩子更加困惑,阻碍孩子的发展。当孩子打碎花瓶时,母亲可能会觉得:“我必须要让他知道这样不行,他要听我的话。”积极养育的新技巧让这种令人羞愧的信息显得多余。母亲真正想要的结果是让孩子更加合作。五种技巧可以帮助实现这个目标。

  要孩子承认打翻了花瓶甚至都不重要。因为害怕惩罚或者责备,有些孩子会否认事情跟自己有关。在这个例子中,真正的问题是孩子对父母的恐惧,而不是他的否认。特别是对于年龄低于九岁的孩子而言,把他置于被告席上反复盘问,以证明他有罪,这样做一点价值也没有。这种做法把太多注意力集中在了问题上,而不是对问题的解决上。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办法激励孩子更加合作。

  孩子不需要通过惩罚或者说教来认识到花瓶多么昂贵或珍贵。在六七岁前,孩子甚至还不理解金钱的价值。对孩子来说,五元,五百元,或者五千元,都是一回事。如果父母运用积极养育的五个技巧,孩子将来自然会更加小心,更加周到,不仅仅是对花瓶如此,对其他一切事情也会如此。聪明的父母不会用羞辱或者惩罚来削弱孩子合作的意愿,而会忽略错误,注重错误之后的解决工作。

  即使是九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他或者她犯了错后否认错误,那么盯着错误也没多少用处。十多岁的孩子通常相信,如果你不能证明他们做了什么,那么就好像他们真的没做过一样。聪明的父母不是试图去证明孩子的错误,而是认识到了更大的问题:十多岁的孩子觉得自己做出解释是不安全的。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只能简单地向孩子解释如果她对打碎的花瓶负责会怎样,然后就让这件事过去。当孩子意识到她只需要清理一下花瓶的碎片,而不会有更大的惩罚,或者不会失去父母的爱,那么她会更容易感觉到自己负有责任,以后她会对自己的错误负责。

  谁的错?

  从积极养育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七岁的孩子打碎花瓶时,那不是她的错。她才七岁,不能期望她明白花瓶的价值。即使她能明白花瓶的价值,也不能期望她能记住。七岁的孩子在玩耍时,有时会打碎东西。即使父母告诉过孩子不要碰花瓶,那仍然不是她的错,因为孩子在那段时间里忘记了你的话。从一种真正的意义上来说,她已经失去控制了。当孩子失去控制的时候,发生的事情都不是她的错。

  如果汽车的刹车失灵了,那不是你的错,而是汽车失控了。不是因为你的错误才撞了车,因为你什么也做不了。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汽车的刹车失灵了,就是你的错。汽车是你的,当你撞入别人家的栅栏时,是你在驾车。从负责纠正错误的角度来看,就是你的错误。毕竟得有人赔偿损失。

  但责任还是不太明确。可能是汽车修理工的错,他没有注意到问题,没有修理。那么是由你来赔偿,还是由你的汽车修理工来赔偿呢?也许是汽车经销商的错,因为他卖给你一辆有瑕疵的车。也许是汽车制造商的错,因为那种型号的车应该被召回。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决定过错和责任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往往需要很多专家律师和法官来判断。如果成年人在没有律师和法官的情况下都不能判断是谁的过失,我们怎么能期望孩子能够做到呢?

  幸运的是,积极养育的技巧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不会为了使孩子以后更合作就逼他们为错误付出代价。如果以这种方式来养育孩子,他们长大以后将会有更强的责任感、合作精神以及改正自己错误的动力,就可以减少对律师、法官和法庭的需要。

  学习承担责任

  不要教孩子因为犯错就觉得自己不好,我们需要教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承担起弥补自己错误的责任。有些父母很乐意不再惩罚孩子或不再让孩子为错误付出代价,但他们担心孩子因此学不会承担责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

  不管怎么说,如果认识不到错误,就无法从错误中学习或者承担起弥补错误的责任。对于成年人来说,这种责任对于自我纠正当然是极为重要的,但对孩子来说,就不是这样了。孩子不需要通过承担责任来从错误中学习。婴儿完全没有任何自我意识,但依然在不断地学习和自我纠正。

  责任感是指清醒地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孩子在九岁前还没发展出这种自我意识。九岁之前的自我纠正都是在不具有责任感的情况下自动发生的。孩子没有“谁犯了错误”这种自我意识。纯真的孩子能够自我纠正,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事,而是为了模仿父母,为了跟父母合作。

  当孩子被要求作出解释并对自己的错误负责时,就限制了孩子通过模仿和合作来进行自我纠正的天生能力。这种自我纠正对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生活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

  对责任感和责任心的意识来源于对犯错误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因为犯错误感到不安。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也不会受到惩罚或失去父母之爱从而具有安全感的体验,九年之后孩子就会形成承担适当责任的意识。当犯了错误确实没事的时候,那么孩子就可以安全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有意识地从错误中学习。

  孩子天生具有自我纠正的能力

  孩子犯错之后能够自动地进行自我纠正。孩子或者成年人犯错之后不做自我纠正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觉得承认错误是不安全的。这种自然的自我纠正的反应需要使犯错误者感到即使犯了错误,自己也是安全的。

  如果孩子对犯错误感到害怕,他们就失去了自我纠正的天生能力。

  对犯错误的焦虑只会增加犯错误的机会。因为犯错而惩罚或者羞辱孩子,只会让他们更紧张,并削弱他们天生的自我纠正能力。父母要记住,孩子来自天堂。自我纠正是一个自动的过程,主要靠模仿和合作来完成,而不是靠惩罚和羞辱来实现。

  孩子的学习曲线 (略)

  重复必不可少(略)

  从错误中学习(略)

  学会弥补过失(略)

  不要惩罚,要作出调整(略)

  孩子犯错时作何反应(略)

  尽了力就够了(略)

  如果不允许孩子犯错误(略)

  隐瞒错误,不说出真相(略)

  离异家庭的孩子(略)

  不设定高标准或冒险(略)

  为错误辩解,或者责怪他人(略)

  风险中的少年(略)

  自我贬低和自我惩罚(略)

  犯错误没关系 (略)



    关键字:犯错  谁的错  承担  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900,000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热力推荐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