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意识到,音乐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并在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石家庄市长安区音乐教师刘萍介绍,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让孩子有音乐相伴
家长可以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让音乐伴随着孩子的活动。如起床时,播放一些活泼、有力的乐曲;吃饭时,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乐曲;临睡前,播放一些轻松、安静的乐曲。在游戏中,可以让孩子跟随音乐的节拍有节奏地做动作(律动),如打拍子、踏步、跳舞等,这可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给孩子讲故事时,也可选择和谐的乐曲作伴奏,增强情感的渲染。
给孩子播放乐曲时,首先可选用一些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如儿童声乐、动画片中的音乐等。此外,可选用古典音乐作品,如莫扎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和《月光奏鸣曲》、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舒曼的《童年情景》、德彪西的《儿童乐园》等。
☆音乐老师精心选择
一些家长准备让孩子学一件乐器,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或让孩子学习唱歌,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对于孩子接受艺术熏陶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必须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如果不顾及孩子本人的兴趣,强制他们去学,就违背了音乐教育的初衷。
此外,对老师的选择也需要谨慎。首先,要了解老师的专业程度,其是否科班出身,研究该乐器有多久,获奖情况等等。第二,了解老师的教学能力,如教学经验如何,教学成效如何;还可以从侧面了解该老师是否有责任心,是否有爱心。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老师的情况,家长还可以与老师事先商定试用期,在试用期内观察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孩子的学习效果,以便最后作出正确的决定。
本报记者: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