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望错了最要命(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3日 13:56  做好父母这件事 

  借鉴的智慧

  之一

  满腔羡慕和一声叹息

  故事一:古时候,有一个叫牛缺的学问家到邯郸去拜见赵君,在路上遇到了强盗,他们把他的衣服、车、马全抢走了。但是牛缺离开时,还是高高兴兴的,看不出一点痛苦和忧愁。强盗们感到奇怪,忍不住回来问他为什么还这么高兴,他说:“君子不因为身外之物而损伤自己。”强盗说:“太贤明了!”

  一会儿,强盗们互相议论说:“以他的贤明去见赵君,如果说到我们的行为,一定会对我们不利,不如杀了他。”于是追上去杀了牛缺。

  别人听到这个故事,互相告诫:碰到强盗,不要像牛缺那样。不久,一个燕国人到秦国去,路上又遇到了强盗。想起别人的劝告,便和强盗尽力争夺,一会儿就寡不敌众被强盗抢走了东西,他又追上去低声下气地请求要回财物,强盗恼怒地说:“我们让你活下来已经够宽宏大量了,你却还不停地追我们,我们的行踪将要因你而暴露了!既然已经当了强盗,就没什么仁慈了!”于是,便又杀了他。

  故事二:春秋时候,鲁国一个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喜好学问,一个喜好兵法。喜好学问的儿子用学问去游说齐侯,齐侯任用他,让他做自己儿子的老师;爱好兵法的儿子用兵法去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让他做军官。两个儿子都得到了丰厚的俸禄,使他们原本贫困的家富足而且荣耀。施氏的邻居孟氏非常羡慕,便请教施氏谋取功名的方法,施氏便把两个儿子的情况告诉了孟氏。于是孟氏的一个儿子用学问去游说秦王,秦王很生气地说:“当今各国都是弱肉强食,如果用仁义治国,必然灭亡。”于是对他施以宫刑。另一个儿子用兵法去游说卫侯,卫侯说:“我国是弱国,被夹在大国之间,大国我就服从,小国我就安抚,这才是求平安之道,如果逞强动武,我国很快就会灭亡。如果让你全身而归,你到别国,会给我国带来很大的祸患。”于是对他处以刖型。

  两个儿子回来后,孟氏十分恼火,便斥责施氏。施氏说:“合于时势的昌盛,违背时势的灭亡。你的儿子所学的与我们相同,结果却与我们相反,这是违背时势的缘故,而不是行为本身的荒谬。天下的道理没有永远对的,也没有永远错的。过去用的,现在或许要抛弃;现在抛弃的,将来可能要用到。用或不用,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啊。”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家庭教育浪潮的兴起及广大家长教育意识的觉醒,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以及经验的借鉴。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需要什么,市场上很快就会出现什么,当父母们渴望孩子考学成功时,便出现了《轻轻松松上×××》、《我家出了个××博士》、《×××女孩》、《×××男孩》;当父母们渴望孩子摆脱平庸时,市场上又出现了《天才与俗物》……面对这些教育“神话”,大家怦然心动;为了孩子,家长们纷纷慷慨解囊,买下了许多家庭教育指导书籍,可是读后却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教益。一般来说,他们都对书中成功事例极度羡慕,并因此对作者提出的观点完全认同;但是,在随后的实践中,他们却发现书中的内容与现实有着巨大差距,很多经验根本无法运用,所以最后只能以一声叹息结束。许多家长不禁焦虑地问:为什么那么好的经验我就用不上?究竟什么样的经验才适合我的孩子呢?

  家长的焦虑疑惑充分说明,机械地照搬、模仿不仅不能给我们真正的帮助,还会让我们陷入新的困境,情况因此变得更糟。我们要向别人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但是我们首先要科学地对待学习和借鉴本身。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对“教育神话”的追问

  借鉴中之所以存在问题,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成功者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借鉴者方面的原因。我们先来讨论成功者方面的原因,主要谈两点。

  一、成功者的经验等于成功的原因吗

  市面上曾经流行过这样一本书———《我家走出四个博士》,书的作者是李振霞教授。我有幸听过一场李教授的报告。我发现她的四个孩子不仅学历高,而且都不是那种高分低能的人,而李教授所说的“父母和孩子实现双赢”,也确实不是一句空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再对李教授的经验进行分析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客观地讲,李教授的教育经验确实有独到之处,但于此同时我发现,李教授的经验也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尽管她的事实是那么有力。比如说,她建议父母在家庭内部创造学习的氛围,这看起来很合理,但是,细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

  就社会发展的观点来看,提倡建立学习型家庭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就任何一个非学习型的家庭来讲,建立学习型氛围是谈何容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那些处于半文盲状态的商贩、农民、工人家庭里,父母怎么能创造出像李教授家那样的学习氛围呢?

  不同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有不同的促进或破坏作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里的孩子成功了,我们就建议大家创造学习氛围;那么,假如一个商贩家庭的孩子成功了,而且孩子的确从父母早出晚归的奔波中受到了激励,那我们是不是就要建议家长都起早卖菜呢?又比如说,李教授建议给孩子讲故事,她说从小就给孩子讲杨家将、董存瑞的故事,后来她的一个孩子就舍身从水中救人。但是,她给孩子讲董存瑞的时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在30多年后的今天,还有几个孩子能听得进去董存瑞的故事呢?

  李教授教育的成功应该说不容置疑,可是李教授介绍的成功经验却问题百出,这很矛盾吗?NO!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解释一下: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未必是一个优秀的教练员,一个人身体好决不能就由此推论他是健康专家。李教授自身成功了,并不意味着她能指导别人获得成功,“当别人的教练”;李教授的自认为的“经验”并不一定等于她真正成功的原因,更为准确地说,成功者所认为的经验并不等于成功的经验,前者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而后者是规律本身,两者往往相去甚远,还有可能毫不相关。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由一种原因促成的,而是一种结果多种原因,即一果多因。人们在梳理成功的原因时,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而且还要分辨出各种因素在促成结果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总结经验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进一步说,一个成功者能否把握他自己的成功过程,是一个问号。

  由此看来,我们在借鉴别人的经验的时候,不应轻易地接受,还要开动脑筋、睁开眼睛,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

  二、所有的成功都是值得借鉴的吗

  所有的成功都值得借鉴吗?非也。有些成功属于特例,并没有什么推广的价值;有些成功的途径本身就存在问题。这两种情况在钢琴王子郎朗身上就有一个集中的体现。

  《爸爸的心就这么高》曾是书市上的一本惹人注目的畅销书,书中讲述了钢琴天才郎朗的奋斗经历和他的父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郎朗的确是钢琴演奏领域的一个奇才,他继承了父亲争强好胜的天性、极高的天分和开朗的性格。在他们的成功经验里,父亲的苛刻要求、细心关照、全力支持,对于孩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忽略,足以证明这本书对读者并不是特别地负责任。

  首先,郎朗的天分绝对是万里挑一,爸爸的心就这么高的前提是孩子的天分就这么高,我们应该注意到,父亲近乎苛刻的要求是以孩子超人的天资为基础的。郎朗的事迹,实际上是一个特例,已经超出通常情况的范围了,并没有太多的借鉴价值。如果不明确地声明这些,就很容易对家长形成误导。

  其次,书中提到的父亲对孩子实施的体罚方式并不值得提倡。郎朗的父亲对孩子的体罚强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像,而且曾经一度逼孩子走向悲剧的边缘,这是十分不足取的。

  再次,贯穿全书的强烈的功利意识也是应该批判的。书中,朗朗的全家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在进行一种赌博般的孤注一掷,孩子出人头地成为了他们人生最大的追求,艺术是他们的手段,孩子获奖成为全家人的最高期望。我们不难想到,孩子成功了,全家人当然会高兴得热泪盈眶,然而,失败了呢?获奖和出人头地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这种功利心将会成全这些少数人(天分高且机遇好的人)而伤害其他的多数人。我认为这首先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

  如果说李教授的事例说明“一果多因”的道理,那么,郎朗的例子应该给我们带来“多因一果”的启示。我们要达到一个结果,方式、方法和途径都是多样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比如说,要获得财富,有的人靠的是自己的劳动,有的人靠的是自己的知识,还有的人靠的是自己的智慧;但是,买彩票也可能有发财的机会,赌徒也可以腰缠万贯。难道我们也要学习他们,通过后面这两种途径致富吗?

  从另一个方面说,一个失败结局的出现,也有多种原因。有些人自己很努力,选择也很正确,但是依然失败了,为什么呢?也许只是背运而已。比如,一个老练的渔夫,有很高超的技术,也选对了捕鱼的路线,但是天气突变,他很可能空手而归。相反,一个懒惰的农夫,也能在树桩前捡到一只因慌不择路而撞死的兔子。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偶然因素,它们可能影响我们做事的结果,难道我们会因此而舍弃勤奋去守株待兔吗?

  在家庭教育中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有借鉴的价值,也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没有借鉴的价值。无论成功或者失败,别人的结果对我们的意义并不大,关键是要从别人做事情的方式和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危险的捷径心理

  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只求答案不问思路,学数学只要知道得数就行,学政治只要知道标准答案就行,这些学生很难取得好成绩;有些成年人在单位里也是这样,他们最希望领导告诉他们工作该如何做,却害怕领导让他“看着办”,这些人是很难当上领导的,他们也算不上好的下属。

  与之非常相似的是,许多家长都曾经问过我,有没有现成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方案。其实,我们只要冷静地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家长的这种期待本身就有问题,他们的这种“捷径心理”和学生只求答案不问思路又有什么区别呢?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人格传递,人格的传递是与家长自身的人格特征紧密联系的。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人格,面对这么复杂而巨大的差异,我们最佳的、也是惟一的选择,就是因人制宜。这种人格传递所需要的因人制宜的程度,是技能训练所需要的因人制宜程度远远不能比拟的。我们怎么可能提出一个现成的、完整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案呢?难道人世间会有包治百病的药吗?

  那么,在捷径心理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一方面是一种思维上的惰性,长时间的深入思考是艰苦的,惰性心理使人们不愿进行思考。于是人们就有了这样的潜意识———要是能直接从别人那里获得答案或者结果,那就太好了!另一方面,很多人在心理上也存在惯性,他们已经习惯了听从和执行别人的命令,而不是自己去思考、发挥和随机应变。当他们面对问题时,往往找不到思考和判断的立足点,同时他们对自己也缺乏信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怀有的捷径心理往往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受误导,在时间和经济等方面蒙受损失;另一种结果就是致使家长不立足于自己的现实、不会开发和运用自己的智慧。

  所以,也许我们每一位家长都需要经常对自己说:开动脑筋,相信自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教育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