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招打开与孩子的沟通之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7日 09:51  黑龙江新闻网-家庭保健报 

  有些父母总抱怨,搞不懂孩子的一些做法,您不妨试试以下几个方法,然后就会发现,读懂孩子的心思并不是一件难事。

  平等相处

  小明已经5岁了,在家里,父母叫他做事情时常常会这样说,“去把杯子拿来”、“把报纸拿来”、“赶快去弹钢琴”。虽然有时候小明很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可是每每听到这样的话,他反倒没有了动力。

  点评:这些话,大人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孩子的感受却会有很大的不同。孩子虽小,但同样不喜欢命令式口吻。所以,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事情时,如果总是不能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身份,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会常常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说得越多,就可能越没有效果,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学会倾听

  3岁的晓晓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宠爱他。晓晓的爱好是看图画书,爸爸妈妈一回来,他就会手舞足蹈地汇报自己的“读后感”,但由于说话不清楚,爸爸往往听到一半就去看报纸了,妈妈也似听非听,任由晓晓自说自话。

  点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往往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好好倾听。每当孩子与父母说话时,父母应尽可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会感到受尊重和鼓励,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勿做对比

  “你看,隔壁的小涛都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你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人家?”上幼儿园大班的菲菲现在最怕听到妈妈说这些,原来她还经常和小涛一块玩,可自从听了妈妈的唠叨后,她再也不想和小涛一起玩了。

  点评:孩子由于抽象思维仍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在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时候,不要给他们一个笼统的“好孩子”、“坏孩子”的概念,而应该具体和清楚,更多时候还需要一个样本。不过,这个样本最好是从故事书、动画片中寻找。家长若是以孩子身边的人为例,恐怕会为孩子将来建立人际关系制造难题。本报综合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沟通  教育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