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是亲骂是爱”是种虐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08:15  华商网-华商报 

  现在都是一家一个孩子,心疼还来不及,谁能忍心虐待自己的孩子?”昨日,记者就虐待儿童的问题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大家都表示,现在除了家长患有精神疾病等少数情况外,虐待儿童的情况应该非常少见了。然而,有关专家的观点却与这样的看法大相径庭。

  据陕西省防止虐待与忽视儿童协会会长、儿童虐待防治中心负责人焦富勇教授介绍,目前联合国已经把虐待、艾滋病、战争、生存条件欠佳和失学列为威胁儿童健康成长的五大首要因素,世界上每天就有540名儿童死于虐待。在我国,虐待儿童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据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4.1%的儿童在成长期曾受到不同程度的虐待,防治儿童虐待已经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社会工作。

  -别用“表情暴力”虐待你的孩子

  据焦富勇介绍,虐待儿童的范畴有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虐待及性虐待四种,其中以情感虐待和忽视虐待最为常见,却又最不易被发现。

  焦富勇指出,情感虐待是指监护人不能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而且还经常有一些对儿童心理健康和发展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如过分限制孩子的行动、自由,诋毁、嘲讽、威胁和恐吓、歧视、排斥以及其他类型的语言或行为。大家往往以为孩子小不知道什么,其实儿童的情感非常敏感,据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婴儿在2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分辨出成人的表情是高兴还是厌恶。他说,情感虐待不仅可能来自父母、亲戚,还可能来自学校的老师、同学。

  忽视虐待则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在完全具备能力的情况下,没有为儿童的健康、教育、心理发育、营养和安全等方面提供应有的帮助,出现这种“冷暴力”在我国家庭中的比例已经达到28%。这是因为一些家长光顾着忙自己的事业疏忽了对孩子的精神关爱和情感沟通,导致小孩心理发育出现了偏差;而更多的家长则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强迫小孩参加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忽视了孩子对玩耍及与同龄人交往的需求,这样也可能导致小孩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失常或变态,且往往还会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使其学习能力下降,难以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厌学、离家出走甚至自残、自杀。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冷暴力”虐待带给儿童的伤害绝不亚于身体虐待。

  -家长期望值太高也能导致虐待

  在我们这个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体的社会中,虐待儿童事件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分析其原因,焦富勇说,首要原因就是受“打是亲、骂是爱”、“棍棒下面出孝子”的传统文化影响,相当一部分家长仍然笃信着“不打不成器”的“教子圣经”,随意打骂、体罚孩子,而孩子所受的不单单是皮肉之苦,更是对其自尊心的打击,成年后很有可能成为有暴力倾向的人。根据国外的调查结果显示,少年时经历过父母体罚的频率与他们日后酗酒、自杀、抑郁的几率成正比。其次,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父母在工作上遭受到重大挫折,如失业、收入减少等,孩子很可能会成为父母的出气筒。第三,越来越多的离异家庭、单亲家庭,未婚生子又弃之不养等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虐待儿童事件的增多。

  -免费救治机构在陕受冷遇

  虐待不仅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而且这种心理阴影很可能会伴随其一生,因此除了对受虐儿童的身体损伤进行医学救治之外,对其心理和情感损伤也应当给予耐心、细致的治疗和关怀。200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出资在陕西成立了陕西省防止虐待与忽视儿童协会、儿童虐待防治中心。这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全部免费救治受虐儿童的机构,但出乎组织者意料的是,前来接受救治的儿童却寥寥无几,该中心设立一年半的时间,只有100例左右受虐儿童前来救治,平均每月救助人数不到6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局面呢?

  陕西省医学会会长李鸿光认为原因有三:首先,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已经属于虐待了,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严重伤害。其次,虐待孩子的人一般都会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的行为,出现生理伤害顶多也就是找个借口到一般医院治一下,而这种单纯的医学治疗并不能消除孩子内心的阴影。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西安有这么一个专门的救治机构,更不知道在这里所有的治疗费用是全免的,所以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相关链接

  在美国,如果刚生完孩子的父母不能向医院展示一款合格的婴儿汽车座椅,这个孩子休想出医院的大门。校车在美国是不可侵犯的特权车,校车在路边等候孩子上下车的时候会闪红灯,这个时候同方向经过的汽车都必须停车。如果闯校车的红灯,罚款将比闯路口红灯还严厉,罚金高达1000美元。

  在加拿大,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一个人在家待着,必须有保护人;警察发现这样的孩子一个人在家待着,会立即将他带走,直至父母向警察局缴重额罚款,才能将孩子领回。

  在英国,打孩子下重手而留下印痕的话就是犯罪,最高可能面临5年监禁。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