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男孩生活中最大的挑战

http://www.sina.com.cn    男孩当绅士女孩做淑女 

  男孩生活中最大的挑战

  责任心是男孩健康成长的基石,也是男孩成为绅士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像小海这样没有责任心的男孩,他的成长是不完整的,而这份不完整,将会极大地限制他将来的人生走向和生活模式。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男孩的成长特点谈起。

  我们在前文谈到,男孩和女孩一样,带着同样的对关心和信任的需求来到世上。当男孩还是一名可爱的小男婴的时候,他们就显示出了与女孩不同的特点。比如,男婴总是瞪着小眼睛左顾右盼,不像女婴那样能够长时间对着你笑,以致很多缺乏经验的妈妈们误以为,男婴不需要妈妈太多的拥抱。事实上,这个时期的男孩恰恰需要父母更多的关心(只是他们还不会表达),需要父母给予触摸的满足,否则,他们今后的情感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男孩按照体内的男性蓝图渐渐长大,有趣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对关心的需要减少了,对信任的需要渐渐增多。于是我们看到,小男孩从妈妈的怀抱里挣脱出来,固执地要去爬一座他还没有能力去爬的玩具山。——在男性荷尔蒙的影响下,男孩即使还没有掌握挑战世界的技能,已经开始跃跃欲动,希望大展拳脚了。就在女孩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关心,以获得安全感的时候,男孩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信任,以证明自己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有能力追求成功。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恰恰给予了男孩太多的关心而不是信任,男孩就会觉得父母不承认他的能力,不相信他能够把事情做好,不相信他能够照顾好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男孩对信任的需要是结合着责任感而发展的。如果男孩获得了明确的信息:他能够并且确实做到了让父母幸福,男孩就会受到激励,干劲更足,信心百倍地继续关心他人,承担责任;如果男孩收到的是反面的信号,就会变得脆弱并且漠不关心——男孩会想:“我做什么都不能使父母开心,那我还来做什么?”父母们需要知道,要求一个不被信任的男孩去承担责任,照顾自己,关心别人,是对他最大的挑战。

  责任感是男孩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男孩幼儿阶段所表现出的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如幼儿自己要求独立吃饭,试穿衣服,手脏了自己洗……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尝试的愿望会包含更多内容,如男孩要求发展自己的爱好,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交自己的朋友,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如果家长能够逐步放手,给予男孩相应的信任,男孩的责任心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循序渐进地培养起来。如果家长不懂得及时放手,男孩就会像故事里的小海一样,克制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变得越来越冷漠,心怀敌意而难以管理。

  男孩的责任感是怎样遗失的?

  有一对双胞胎兄妹,当他们回答别人的询问时,总是哥哥回答,妹妹只是做些简单的补充,哥哥的性格大方开朗,并且很有责任感,妹妹则性格内向、腼腆,有些胆小怕事。这两种不同性格的背后,则是奶奶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你是哥哥,要爱护、保护妹妹,这是哥哥的责任。”正是哥哥的责任,让哥哥从小担起保护人的角色,而妹妹则是被保护人的角色,不同的角色,造成了二人不同的个性品格。

  当男孩被信任,被认为有能力并被接受的时候,他会关心更多的事物,没有什么比信任更能促使男孩建立起责任感了。反过来,信任的缺失最终也必将导致男孩责任感的缺失。在信任之外,还有一些因素使我们必须提及的,因为信任的缺失往往伴随着他们而来:

  ○ 越俎代庖,包办一切,使男孩产生依赖感。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方面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会认为孩子小而把所有的事都帮助他做,使孩子失去了主动、独立做事的机会。一旦孩子长大了,到了小学高年级或是中学,想让他独立地做一些事,并有责任感,这时孩子却并不具备责任感。于是,父母开始埋怨、着急,认为孩子不懂事,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回报。

  小海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遗憾的是,时下很多家长都是如此,他们总认为孩子还小,处处不放心,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什么事都替孩子安排好、处理好,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替孩子解决所有的问题……包办的背后是对男孩的不信任,而这样的男孩,其责任感在萌芽状态就被抹杀掉了,又如何期待他们“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承担起责任呢?

  一旦产生这种情况,家长们就会感到压力和疲惫。权威儿科博士詹姆斯告诫家长们说:“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所以说,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家长们毕竟不能包办男孩的一生,当男孩走入社会、独自面对风雨的时候,谁来替他包办呢?

  ○ 破坏性的批评。在孩子的教育上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是“拇指文化”,专拣孩子的优点,竖起大拇指表扬孩子;东方则是“食指文化”,专挑孩子的毛病,伸出食指指责孩子。

  然而对于男孩来说,信任、接受和赞赏恰恰是给予他们力量的秘密。赏识会让男孩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才能被派上用场,价值得到体现,因此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破坏性的批评则会造成男孩的逆反心态,让男孩放弃关心他人,变得厌烦一切,难以管教并产生学习问题。特别当男孩一件事没有做好,招致家长破坏性的批评,男孩会认为这是家长对自己的否定,这未免太痛苦了。通常有哪些使孩子产生痛苦和破坏性的话语呢?

  使用难听的字眼——傻瓜!骗子!不中用的东西!废物!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跟你那笨爸爸一样!

  非难——叫你不要做,你还要做,真是不可救药!

  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还敢顶嘴!

  威胁——你再不学好,妈妈就不爱你了!滚出去!

  央求——我求你看一会英语吧,儿子!

  贿赂——只要你这次考100分,我就给你1000块零花钱。

  挖苦——洗碗,你就打碗,真行,以后还要做大事,做梦去吧!

  ○ 过分严厉,使孩子不敢负责,怕失败,怕惩罚。“你要是考不上大学,妈妈就不想活了!”“这次数学必须考90分以上,否则就别进这个家!”还记得我们在第三节里讲的那个望子成龙的故事吗?小伟本来是个天资聪慧的男孩,但是因为父母对他的期望值太高了,总是对孩子不满意,最终导致了小伟的神经失常。我们设想,如果小伟的父母尊重孩子的天赋和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小伟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吗?揠苗助长不会使小苗长得更快,只会适得其反。孩子不敢负责任,是因为他感觉自己付不起责任。

  ○ 家长专横,以自己认为的标准要求孩子、强迫男孩。一旦被强迫就没有责任了。8岁的爱迪生上学仅仅3个月就被学校开除,因为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而且总是喜欢问老师一些怪问题。比如:为什么1+1=2?老师觉得问这种问题的孩子,简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糊涂虫”。爱迪生的妈妈跟学校理论无效,决定自己教育孩子。她发现儿子偏爱物理、化学,就给他买了这些方面的书,甚至把实验室借给她,任由他自由探索。如果爱迪生没有这样智慧的妈妈,而是被逼迫像别的孩子一样,乖乖地学“1+1=2”,爱迪生还会有以后的成就吗?恐怕他也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小糊涂虫吧!而如今的人们,恐怕也就享受不到电灯所带来的便利了!

  ○ 家长的负面榜样作用。蒙蒙的爸爸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人,他吸毒,有很多女朋友,总是找不到工作又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还爱贬低那些有成就的人。跟爸爸离婚后,妈妈带着蒙蒙搬出去,通常,当蒙蒙从爸爸那里读完周末回家后,行为就会变得蛮横无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妈妈让蒙蒙远离爸爸,因为一个粗鲁残暴、不负责任的坏爸爸是不可能给儿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