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种策略矫治宝宝攻击行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0日 08:31  《妈妈宝宝》 

  如果有一天,小家伙回家时哭成一团,身上脏兮兮,脸上落下指甲抓过的两道红红的痕迹;或者听到门铃响,打开门就看到一张怒气冲冲的妈妈面孔,人家一手拎着正在擦眼泪的陌生小孩,另一只手上揪着的却是自家可怜巴巴闯了祸的孩子,你会作何感想呢?

  解读攻击性行为

  从孩子融入群体生活那一天开始,父母头痛的日子也就多了一起来。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人东西……被打、被骂、被推、被踢、被抢……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都会不可避免地经历这些事情。

  先做后说、手比嘴快,这是3岁之内宝宝的最大特点。宝宝是天生的学习者,打架就是宝宝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样打打闹闹的生活中,宝宝一点一点习得了与人交往的经验,懂得了以最恰当的方式与周围的人融洽相处。

  虽然宝宝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但却未必带有目的性。他的逻辑很简单:看到别人的玩具很漂亮,而自己没有,心里就会升起想要的欲望。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伸手去拿。如果别人不给,他就可能会抢,甚至很自然地用咬或打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通常被咬被打的宝宝会感到痛而松开手,于是他就顺理成章地得到了玩具。这样,咬人的宝宝就会获得这样的经验:通过攻击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宝宝的攻击性行为就会因此受到强化。

  攻击性行为形成原因

  1 父母教育方式不当

  当小宝宝第一次做出攻击性行为时,大多数成人会觉得十分有趣,他们常常通过不断逗引宝宝进一步攻击他人来取乐。这无形中就传递给宝宝一种错误的信息,那就是攻击别人是一件十分有趣、能获得成人首肯的游戏。宝宝会乐此不疲,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攻击别人的习惯。

  只要宝宝做错事,有些父母就不分青红皂白打他一顿。挨打的宝宝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并且将这种情绪“转嫁”到比他弱小的其他人身上。还有些父母担心宝宝在外被其他孩子欺负,于是就教育自己的宝宝:“如果有人欺侮你,你就狠狠揍他。”这对宝宝的攻击性行为无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 受不良环境影响

  由于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差,所以很容易模仿周围的人或影视镜头里的攻击行为。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孩子容易出现攻击行为。也就是说,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也是产生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宝宝情绪恶劣

  2~3岁宝宝还不会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他们感觉自己被父母忽略、缺乏安全感、情绪受到压抑或者因为嫉妒别的孩子等,就很容易采取攻击性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以达到吸引父母注意力的目的。

  矫治宝宝攻击行为的10种策略

  1 为宝宝创设良好的环境

  与成人相比,宝宝的行为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一个有多种多样玩具、充裕的玩耍时间及良好气氛的环境中,孩子的攻击行为将大大减少。因此,家有小暴君的父母应提供足够的空间、玩具、书籍和其他娱乐器具供宝宝选择。在选择玩具与娱乐器具时,应尽可能避免刀枪等明显有攻击倾向的玩具,也不要让宝贝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行为  健康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