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孩子学会等待

  目前,有不少孩子性子特别急,控制不住情绪,想要什么马上就要求家长照办,一不称心就又哭又闹,使家长束手无策。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影响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所以,家长必须教孩子学会等待。

  大清早,李女士还在迷迷糊糊的时候,两岁的儿子又开始嚷嚷:“奶粉,奶粉,宝宝要吃奶粉,妈妈泡,妈妈泡。”边嚷边急切地哭起来。李女士一边坐起来穿衣服,一边安慰说:“好了,好了,别哭了,妈妈这就去泡了。”奶粉泡好了,李女士摸了一下,有点儿烫,于是说:“宝宝,奶粉烫,我们等一会儿吃。”可儿子就是不听,越哭越响:“宝宝吃,宝宝吃。”李女士不睬他,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一会儿,儿子不哭了,坐在床上开始自己玩起来。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边哭边要某样东西,而家长一边手忙脚乱地找,一边还要哄孩子:“好了,好了,马上好了。”要知道,耐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

  延缓满足孩子的需要也能培养孩子的等待意识,不少年轻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看见一件价格较贵的玩具,吵嚷着要家长买,可买来没几天就弃之一旁,这就是所谓的来得容易去得快。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欲望的满足程度与期待心理成正比。期待之情越迫切,其欲望的满足程度就越强烈。因此,家长对孩子不必有求必应。逛商店时,告诉孩子为什么有的东西要现在买,有的东西现在不能买;星期天自己要加班,就告诉孩子去公园玩只能放在下个星期。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父母可以有意制造一种时空的距离,适当吊吊孩子的“胃口”。这种间接的等待能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爱惜财物的习惯。

  有一次,沈女士跟五岁的儿子约好上午要去他的阿姨家玩。刚吃完早餐,儿子就来催沈女士:“妈妈走呀,到阿姨家去。”

  “妈妈还要洗衣服,等妈妈洗好衣服,我们再去。”

  儿子不答应了:“不要,不要,我要到阿姨家去。”

  “现在不洗衣服,明天就没有衣服换了。你先去玩一会儿,等20分钟,妈妈洗完了,我们再走。”

  “不,不,我要现在就去。”

  沈女士了解儿子此刻的心理,知道他等不及了。为了让儿子明白什么是等待,沈女士不再理他了。

  过了大约20分钟,儿子又来催沈女士了:“妈妈,衣服洗好了,我们走吧。”

  这时,衣服的确洗好了,但为了使儿子有耐心,沈女士并没有立刻动身,而是让他再等一等:“妈妈的车需要充一会儿电,你再等一会儿。”

  儿子不乐意了,大哭大闹起来:“妈妈坏,妈妈坏,我就要现在去。”

  “扬扬,你要学会等。你再这样的话,妈妈就不带你去阿姨家了。”

  又过了10分钟,沈女士推好车,对儿子说:“好了,电充好了,我们可以走了。”

  儿子不声不响地走过来,爬上车,也不跟沈女士说话。沈女士知道儿子还在生气,于是对他说:“扬扬,你要知道什么事都不能太着急,必须有一定时间的等待。刚才没到时间,所以我们不能走。现在我们走了,是因为时间到了。你要记住,做任何一件事都要等到能做的时候才能做好。”

  孩子的要求是很多的,如果我们想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那么就会成为他们的奴隶,就算是忙得四脚朝天也不会让他们得到一半的满足。让孩子懂得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要求,即便父母非常爱他,也不能让他认为自己的要求总排在第一位。

  当然,家长在引导孩子时,自己必须有耐心。如果自己都没耐心,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只有让孩子学会等待,那么,孩子才会更健康地成长。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教育  引导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