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北京商报 

  案例

  小雯上一年级了,妈妈有一天在整理小雯的书包时,发现了一个好看的笔套,就问小雯:“这个笔套是哪来的呀?”小雯心不在焉地回答,“佳佳的,我说好看,就拿回来了”。“不是你的东西,不能要。”妈妈严肃地告诉小雯。“那明天还给她不就行了。”小雯不以为然地说。

  第二天,妈妈与小雯一起练琴时,小雯突然趴到妈妈耳边悄悄地说,“老师让你给她打个电话”。妈妈问道:“为什么呀?”“因为我今天把小瑞的笔放到我的笔袋里了。”妈妈一听,非常生气,“昨天不是刚跟你说,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吗”?妈妈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也气得够呛,从未挨过打的小雯第一次挨打……

  家长讨论

  -家长甲:我儿子也出现过这种情况,老师告诉我,他把幼儿园的印章拿回了家,老师还特别提醒我,“不要训斥他,有意无意地问问,了解他是怎么想的”?我按照老师的办法问他,他说“我特别喜欢,我还想在家也用印章画画”。我告诉他:“这个东西不是你的,如果你想要,一定要经过别人的同意。”孩子答应了。

  -家长乙:我也为这事儿打过孩子,当时的确是太生气了。可后来想想,打他也没解决问题。后来我又跟孩子谈了一次,问他“知道为什么挨打”?他一脸迷茫地说,“因为我拿了别人的东西,我不就是拿来玩两天吗?不行就还呗”。其实他还是没明白“拿了别人的东西有多严重”。

  -家长丙:想想孩子还那么小,有时候不太明白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只是想要便拿回。他可能认为自己想要就得满足。当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时,家长要告诉她,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并督促他(她)还回去。只要即时提醒,孩子会做到的。

  专家解读

  -儿童教育专家 邢爱玲

  孩子出现拿别人东西的问题时,家长一定要在第一次就非常重视,让孩子分清物品的所有权很重要。家长们分析得很对,大人对于孩子拿别人东西的问题看得很严重,害怕孩子养成习惯,变成“偷”。这种担心是要有,但不能过于焦虑。现在的孩子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这就会造成孩子一旦需要,就想拥有。在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过程中,这种想法也会延续,缺乏所有权的概念,对于自己和别人的东西不能很好地区分,即使知道是别人的东西,因为想要,也会不考虑是否属于自己,就想拥有。这是造成孩子“拿”别人东西的最主要原因。

  孩子发生“拿别人东西”的问题,家长要学会冷静,首先要思考:

  -孩子是否缺乏所有权的概念,不太会区分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

  -对孩子的满足是否过当,孩子有需求,家长就会满足?

  -孩子的需求不敢跟家长说,怕挨批评?

  关注、引导孩子的方式:

  -让孩子了解“物品”的所有权,即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他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才能使用。在家中也要建立这种所有权的意识。将孩子的东西与成人的东西区分开,孩子在需要使用家长的东西时,必须征求父母的同意。家长也要在使用孩子的物品时,征求孩子的意见。

  -对孩子的需要适度满足。现在的家庭对孩子的需要往往满足过度造成孩子一种思维习惯:我想要就能有,我想要就得有。孩子的需要如果不能满足,就会出现“强占”或“私拿”,这是孩子思维的一个误区。因此在满足孩子的需求时,不能一味地全部满足,有些要求可以让孩子通过努力去实现。

  -让孩子乐于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对于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很重要。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要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让孩子乐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你是不是也想要一个小瑞那样的笔呀?你可以用你的零花钱买一个。”孩子每天回到家,都要与他(她)聊聊在幼儿园或在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让孩子养成与家长说“心事”的习惯。

  -家长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一定是渐进的,有时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法不适当才导致孩子出现某些问题。用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孩子最多知道这件事让父母特别生气,下次不能做,或者下次不能让他们知道。心平气和但态度坚决才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明天你一定要还回去”、“你如果再不还,我会帮你去还,那样你愿意吗”?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尊心已经很强了,他会考虑自己的“面子”,会在乎别人的看法。

  -家长对孩子的发展要有正确的判断。有的家长在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后,认为孩子的行为是“偷”,这就是以成人的心理判断孩子的行为是“故意”的,而孩子这时的行为往往是“无意”的。而在家长提醒后孩子还不改,就判断为“故意”,如果想通过一次教育就纠正孩子的行为,那教育不就太简单了吗?要对孩子的心理成熟水平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才能使家长站在孩子角度,理解并解决问题。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犯错  心理  父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