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传的“虎妈”(蔡美儿)十大家规
1.不准夜不归宿2.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
3.不准参加校园演出4.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
5.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6.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
7.不准有科目低于A
8.除体育话剧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
9.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
10.不准不练习钢琴及小提琴
虎年岁末,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法学教授蔡美儿的《虎妈战歌》一书因讲述自己对女儿的严厉教养方式而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关于中美教育的论战。近日,一些美国父母和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家长对记者畅谈了自己的教子经验,如何定义成功和快乐也许能反映出这场论战的根本原因。
定义成功注重品格
“我对孩子未来的成功并没有固定的期许,”休斯敦42岁的工程师吉尔伯特·萨尔迪瓦儿女双全,他们都在上小学。萨尔迪瓦教育孩子的方式在与其有相似教育和经济背景的美国人中比较有代表性。
萨尔迪瓦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会从小教育孩子有明确的是非观,学到该学的技能,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如果孩子能做到这几点,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发展如何,我都认为孩子是成功的。如果孩子有幸福的家庭,经济上独立,对社会有贡献,这样的人生就是一种成功的人生。”
他认为,父母为孩子作出牺牲必然是为孩子好,但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时,父母应通过说理的方式让他们去学,但有时也需来点“强制措施”。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比较重要的,但只要孩子尽了力,即使成绩不理想,也没有理由责怪孩子。
萨尔迪瓦说,应让孩子多参加课外班,多学一些技能,这对他们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很重要。应鼓励孩子多冒险,尝试新的事物,孩子通过看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自信心就会慢慢建立起来。
和“虎妈”一样,萨尔迪瓦有时也责备孩子,但他会更多使用鼓励的语言。他说,批评孩子时,他会针对孩子的决定或行为,而不会使用“你真笨”一类的语言贬低孩子的人格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爱他们,这样他们就会更积极地听从父母的建议。
在休斯敦华裔咨询师冯恬文看来,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是看他能不能做一个好人,品格是否完美,是否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冯恬文早年因求学来到美国,一双儿女都在美国出生,她对孩子的教育基本算是中西合璧。她说,父母的牺牲本意上来说肯定是为孩子好,但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再怎么“填鸭”也没用。
在培养孩子自信心方面,冯恬文主张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积累经验。“我不会像《虎妈战歌》中的那个妈妈,用‘垃圾’等残酷的语言训孩子,我会给他们讲道理,他们明白了道理,自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教育是出于爱
美国广播公司电视台前副总裁哈维·佐丁对“虎妈”的育儿经非常不赞成。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对孩子太严厉容易导致他们性格乖戾,缺乏社交技巧和领导才能,而这两样本领更容易使孩子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佐丁对中国一些学校现在转变一心抓学习、设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玩的做法表示赞同。他认为这样才能让中小学生变得更活跃和更快乐,他们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来美生活已4年的休斯敦舞蹈教师傅晶有一个10岁的儿子。她说,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照顾孩子的态度,让人感触很深。
傅晶说,父母为孩子做牺牲是应该的,这不光是指在金钱和体力上的付出。傅晶经常可以看到来接孩子下舞蹈课的美国家长说“你做得太棒了”、“爸爸妈妈为你骄傲”。美国父母注重对孩子鼓励,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说“你可不可以做得更好”。傅晶在中国也教过舞蹈课,可能孩子的某个动作没做好,父母一着急,就会“宝宝,你脚没伸直,膝盖没伸直”地嚷起来。
对于自己的孩子,傅晶表示她会尽量使用鼓励的语言,而绝对不会使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因为,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教育他是出于对他的爱,这样他才能够接受,才能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