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留守儿童,
爸爸妈妈是卑微的农民工。
为了撑起这个家,
长年累月地在外面飘荡。
装饰着别人的梦,
自己的梦却在空中。
我是一个留守儿童,
想念我的爸爸妈妈,
还常常满眼泪花。
爷爷姥姥的家,叔叔阿姨的家,
怎比得爸爸妈妈和我那个家,
不需要多大。
我是一个留守儿童,
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有空?
我也想和别的孩子一样,
携爸爸的手,拉妈妈的手,
去湖面泛舟,细数满天星斗。
湖南邵阳县五峰铺镇板桥小学,唯一一栋楼的墙壁上水泥糊成的黑板报上,用粉笔写着这样一首诗。
邵阳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0多万名,留守儿童有5万多名,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0%,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县”。去年7月,该县联手东莞市妇联组织19名留守儿童南下“寻亲”,并与东莞的爱心家庭结成爱心对子。今年7月,18户东莞爱心家庭的父母带着20名小朋友来到邵阳县进行两天的回访,体验农家的生活。
你的体验,是我日常生活的全部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邵阳县小溪市乡的土地。为了能让东莞来的王泽、文珏菲体验一把采摘蘑菇的乐趣,陈媛、陈莹两姐妹决定带小伙伴去屋后山中玩耍。
“山腰上就有蘑菇采了,我扶你上去。”轻车熟路的陈媛拉着文珏菲走在队伍最前面,妹妹陈莹紧随其后,而小胖子王泽却迟迟不肯迈步。
“这坡太陡了,我不敢往上爬。”11岁的王泽尝试着爬了几步,但还是退了下来,脸上一副后悔表情,嘴里不停念叨:“早知道这么难爬,我就不来了。”
回到村里,王泽的母亲安玉红小声地说“孩子没吃过什么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会受不了,这次带他来,就是让他看看同龄的农村孩子怎么生活、学习。”安玉红是东莞市妇联首位公开招聘的“新莞人”副主席,对在东莞打工的外地人,她有一种特有的亲切感。
为了让城里的小伙伴感受农活不易,陈媛拿出了家里为自己特制的小锄头,做起了锄草示范,只见一锄、一拨、一翻,一小撮杂草就已被连根拔除。
“这个容易,让我来,让我来。”站在一旁的王泽上前抢过锄头,也有模有样地锄起草来。因用力不当,他一锄头下去,把泥土翻出了不少,杂草却是“毫发无损”,引得身边的文珏菲哈哈大笑。
王泽与陈媛,年纪相仿,生活却有着强烈的对比:王泽和其他成长在城市的孩子一样,只要负责读好书;在农村读寄宿的陈媛,除了每周要走两个小时山路去读书,周末回家还要煮饭、洗衣、做农活、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家里没有洗衣机,平时爷爷奶奶的衣服也都是我洗。”陈媛的回答很淡定。在王泽看来是新鲜的事物、新鲜的体验,于她而言,却是每天循环重复的全部生活。
你的任性,是我整个童年的梦想
黄砖、木门、青瓦,这个3居室是11岁留守儿童隆佳仪的家。在过去的10年里,她和爷爷相依为命。
隆佳仪正和结对伙伴黄煦茵在田里挖百合,半个多小时里挖出的百合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虽然太阳十分耀眼,但累得满脸通红的两人并没有放下锄头。
“我这个女儿平时有些任性、喜欢和别人攀比,总觉得父母天生就欠了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又差。”返回隆佳仪的家中,母亲袁燕云的一句话,让女儿黄煦茵流下了眼泪,这个不服输的小姑娘觉得很委屈。
这时,一旁的隆佳仪上前轻轻拂去她的眼泪,小声安慰起小伙伴。一个细小的举动,表现出和她年纪不相符的成熟懂事,打动了在场的人。
“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有时候真的很想他们,尤其是下雨天睡不着的时候,特别特别想。”小佳仪的话,让母亲黄细梅很自责。过去的10年中,她只回家5次,每次时间不会超过一周,陪女儿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次为了照顾公公,黄细梅已辞去工作回家了。
“如果让你去东莞读书,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你愿意吗?”小佳仪低着头思考了很久:“爷爷一起去的话我愿意。”
“要是爷爷去不了呢?”“没有人照顾爷爷怎么办?那我还是留下来吧!”
隆佳仪下个学期将要读初中,在这次小升初考试里,她得到全学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想留在家乡学习,长大以后要做一名老师,教出一批一批的好学生,让他们把家乡建设得和东莞一样好。”
看着黄煦茵向母亲撒娇,隆佳仪的目光中透着无法掩藏的羡慕。做不到在母亲怀中撒娇,隆佳仪只能迅速成长起来。
你的理想,是我未来前进的方向
“我英语还不错。”“我数学在班里排第一。”你一言、我一语,14岁的留守儿童陈健伟和16岁的东莞孩子石敬烽很快成为了知己,石敬烽母亲赵美容露出会心的微笑。
陈健伟在一岁半的时候就没有了母亲,童年与爷爷奶奶一同度过,父亲一直在东莞打工,一周跟家里通一次电话。“要总是这样,我想我会忘记爸爸的模样。”
正午时分刚过,陈健伟就拉着石敬烽来到自家田里,手把手教这位东莞的哥哥如何分辨西瓜是否成熟,并摘下最大的一个西瓜。
将西瓜洗净切开,懂事的陈健伟首先拿起一块,送到爷爷手中,这让石敬烽感慨颇深:“健伟一个人留在家中要照顾爷爷,还能保持学习成绩这么好,和他比起来我觉得自己真是太不懂事了。”
“参与,就是让孩子能够理解‘幸福’的意义,体验农村留守儿童的艰辛,让他养成独立的精神。”赵美容说。
两个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起点的孩子,都心怀着同一个理想。坐在板凳上的石敬烽将手搭在陈健伟的肩膀上,认真地告诉他:“学习是公平的,我们一起努力吧。”
和石敬烽一样,陈健伟的理想是“长大当一名警察,维护社会治安”。陈健伟说得斩钉截铁,没有可供参考的备份答案。这个对别人而言只是多种选择当中的一种职业,却是陈健伟未来的唯一期许,是他整个童年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