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习时不要影响别人说话

http://www.sina.com.cn    《100分没什么了不起》 

有人会认为我的题目写得不对,明明是孩子学习的时候别人不能说话,以免影响了孩子,我怎么说孩子学习时不要影响别人说话呢?是的,我确实是这个观点,我觉得孩子学习时不能强求别人一点声音也不出。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小孩子的日记,说下课后,他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到窗前,突然发现外面飘起了雪花,兴奋地大叫:“哎呀,下雪啦,下雪啦!”不幸的是这句话被老师听到了,老师一声令下:罚款一元!

这让我瞠目结舌。我们暂且不来批判“罚款”这种惩罚手段,仅就事情本身而言,学生在下课的时候大声惊呼了一句“下雪啦”,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要受罚?强求“安静”,也不能发展到“变态”的地步啊!

在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安静”的要求实在是过于苛刻了。为了给孩子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他人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学校里,孩子们在被要求上课不准说话之余,还被要求下课时不准高声喧哗,在走廊里不准大声说话、不准跑,甚至连上户外活动课时也不准大声。学校里检查“纪律”的老师和学生大有人在,在校园里或者走廊里被捉住,会给班级扣分,在班级里被捉住,会给小组扣分。

在这种强制性的“安静教育”之下,学校里和班级里确实安静了很多,可这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孩子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学校又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即使是一名小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时间也要长达六七个小时,强行要求一个孩子每天两次、每次时间长达三四个小时不能随意跑跳,不能大声说话,这简直就是一种野蛮了。难道安静就意味着文明吗?就意味着对别人的尊重吗?真是谬论

在家里也一样,家长也会特别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孩子学起习来,全家人大气都不出,走路也轻手轻脚的,即使父母之间说说话,都要关到屋子里小声地去说,电视更是断然不敢开的,即便是开,也把声音调到最低。孩子学习,简直就成了怕受惊的小兔。家里人的正常生活需求全部被孩子的学习左右。可孩子的学习就因此好了吗?如果这样就能让孩子学习好,那也太简单了,那么学习不好的孩子简直就太少了。

造成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绝对不是环境是否安静这个简单的原因。相反的,仅就学习环境这方面来讲,孩子天生并不需要刻意营造出来的安静空间,所有怕声的孩子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只有顺应自然天性的环境才适合环境中的万物生长。将南方的热带植物强行种植在冰天雪地的北方户外,就像将活鱼放在开水里养一样不切实际,结果一样的非死即重伤。孩子当然也一样。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他们需要的环境是正常的、自然的,不要有制造出来的噪音,也不需要刻意强求出来的安静,在具备各种正常声音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的孩子,能自然地养成抗干扰的能力。毛泽东年轻时为了强化自己学习的抗干扰,还专门在闹市里读书呢!这种适应性是惊人的,是已经养成某种习惯的成年人无法在短期内做到的。

昕昕爸爸有一位同事,他的孩子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厦门大学。我曾经说过,我们这里是个小城,并非北京等大城市,孩子们不享有大城市孩子的低分数线录取特权,每个相对好一些的学校在我们这种小城市的招生率是不被详细计算的,全自治区也只有几个名额而已。这个孩子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厦门大学,可见她的分数是极高的。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在孩子小学的时候,这位同事便和他的妻子分开了,孩子归了他。他本来就爱喝酒,这下没了妻子的约束,几乎每天都要聚齐几个人来家里吃吃喝喝。他家的房子不大,书桌也只有一张,摆在客厅里。每天晚上,电视都正常打开,父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在书桌前写作业。逢有人来喝酒,电视照样打开,酒桌上照样猜拳行令,孩子仍旧坐在书桌前写作业,这已经成了习惯。

按照常理来讲,这样的家庭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学习。但这个孩子偏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着优异的成绩。有人说这位父亲受老天照顾了,这么个家还能教育出这么有出息的孩子。也有人向他“取经”,他就说自己没什么“经”,这孩子从小就不怕吵,家里不论有多热闹,也睡得着觉,上学以后也不怕吵,写起作业来,就像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一样。

“经”其实就在这里,不论这个家庭有多么嘈杂的声音,从来也没有人考虑过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空间,孩子适应了这些声音之后,这些声音便是正常的了。

对于那个孩子的家庭来说,我们的家庭是非常正常的了。但我和昕昕的爸爸从来没有刻意地为了昕昕而“安静”过。从她出生时起,我们便没为声音操过心,该说话就说话,该用锤子时就用锤子,该看电视时就看电视,家里全部是正常的声音,甚至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都可以参与到我们看电视的队伍里来。在这一点上,我们和那位同事的家庭“声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让我欣慰的是,昕昕一向睡眠质量良好,学习成绩优秀。

为孩子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比人为地为他制造环境更有利于培养他独立生存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不可能把孩子当作温室里的花朵,为他创造出一个完全处于理想状态中的生长环境。让孩子拥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是为他创造了一种能够随身携带的并能永久适应的好  环境。

对于环境声音的问题,如果家长表现得过于苛刻,孩子在做事时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声音上来,就会养成每到做事的时候就竖起耳朵搜索声音,并不断排除声音的习惯。心思都放在了这上面,还怎么专心学习?家人的声音可以消除,邻居的声音也可以消除,但所有的声音都能消除吗?户外车辆的声音、人群的嘈杂声、商贩的叫卖声、工地施工中发出的声音等,父母有能力为孩子一一消除吗?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保证无噪音的环境中置业的,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十几年如一日地不大声说话,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做到孩子在家的时候不遇到一点需要发出声音的事,所以,我们还是不要为孩子养成这种习惯的好。有了这种习惯的孩子,即使真的能处于安静的环境中,也是不能全部安心学习的,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在学习时搜寻外界声音的习惯,到那时,即使是听到走路声,他们也是受不了的,这就成神经质了。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没有过不惯的环境,特别是他看到周围的人都过着同样的生活。”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天生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环境中的所有声响都会对他造成干扰。况且,为了一个人的“怕声”,就强求全家人不准出声,继而发动全家人去不断地阻止任何声源。这个时候,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而是孩子的学习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了。这种冲突是单独的人与大环境之间的,力量悬殊,结果可以预料。所以,我们成年人,在声音的问题上,应该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学会与环境和谐相处,不要对声音太过苛求。

特别提示

对于环境声音的问题,家长不要过于敏感,否则会感染孩子,让孩子注意力转移到声音上来,这会养成每到做事的时候就竖起耳朵搜索声音并不断排除声音的习惯。心思都放在了这上面,还能集中精力学习吗?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家庭教育  学习  说话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