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孩子尊重老师

http://www.sina.com.cn    《培养有领导力的孩子》 

  美国“流浪”记

  3岁前,我和爸妈“流浪”了3个城市后,最后,我们在密州安居至今。当然,除了美国三个城市的辗转,我像是“美国幼童形象大使”,出游过中国、加拿大。我的儿童时代大致在这里度过:从伊州的芝城搬到密州的诺城。我进入这里的一家蒙台梭利(由意大利女教育家、医生玛丽亚·蒙台梭利在1870~1952年改革教育孩子方法的全球性幼儿园);后来,经过一对一的两轮考试,我又成为W天才小学学龄前的六位学生之一;我在此遇到了另外两个学龄前的女生:阿什莉、埃莉诺;3年后,阿什沃思老师从W小学转到另外一所学校;我从学龄前一直上到现在……

  NO.1  我在诺城的第一个朋友

  我家从芝城搬移到诺城之时是我孩童时的一大变化。我在芝加哥已经有一些邻居小朋友。那时,2岁的我常把“芝加哥”喊成“阿加哥”,似乎英文单词“Chicago”中的开头“Chi”的发音很难从我的小嘴里吐出。而且,这发音“Chi”听上去有点像妈妈当年劝我脱下尿布,催我拉尿尿鼓动时的口哨声。这样,我稍不留意,还把“阿加哥”干脆又简化成“阿哥”了。妈妈说怎么整个“芝加哥”城都成了我的“阿哥”了,这真是莫名其妙。“芝加哥”的市中心当然比诺城的小市中心热闹、拥挤多了。

  诺城就不那么热闹、拥挤了。这里一切似乎都不一样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这里的第一个朋友奥丽维亚和她的弟弟哈里森。他们家也和我家一样暂时住在诺城的一个公寓区。

  自那以后,我们两家成了朋友。真巧,他们家刚从威州搬来密州不久。住了一年公寓后,我们两家又先后在L市买了房子安居下来。这样,我在密州的第一年再也不孤单了。我真高兴我在两岁多时就认识了奥丽维亚和哈里森。从此,我和他们成了朋友,再也不必只和爸妈玩了,要不那太无聊了。好哇!我常到他们家去玩。一次,奥丽维亚来我家玩,我正在吃晚餐。3岁多的奥丽维亚就自愿喂2岁多的我吃饭,她开导说:“说‘ahhh’!”当我的小嘴一张开说“ahhh”时,她就赶紧把一大瓢饭菜塞进我的小嘴!那晚,我们在玩晚餐“娃娃家”时,我吃的晚餐比平时的更多。我现在想来,觉得此事真好笑!

  NO.2  再见,阿什沃思老师!

  当阿什沃思老师从W小学转到另外一所学校时,我实在太难过了,我哭得一塌糊涂。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她走了,我只希望她能尽快回来!我心里乱极了。阿什沃思老师离开我校是因为大多数公立学校教育基金的削减。一个叫马德琳的女生哭了,另一个叫罗宾的女生也哭了。我们举着一个横幅标语,上面写道:“再见,阿什沃思老师!”我们并在横幅标语上注明我们会写信给她。

  我实在很难受。阿什沃思老师将在另一所学校做学龄前老师。我真希望她能回来,我想念她。我们曾经是笔友。我猜想她大概已经忘记我们是笔友了。她肯定在忙于教学,我已经很久没看到她了。我真的很想念她,她是一个很亲切、很有趣的老师:她带领我们疯跳迪斯科;在万圣节临近的时候,她也和我们一样穿鬼装、逗乐;她让我们偷偷溜进电脑房;她带我们去过很多有趣的地方。我特别想念她,并在心里呼唤着:“欢迎阿什沃思老师再访W小学!”

  如果阿什沃思老师还记得寄信给我,我一定会立即回信,并提醒她:“您有电子邮件地址吗?”这样一来,我们的联系就容易多了。

  最近,我或许会寄信给她。当她离开我校不久,我喜欢的另一个体育老师也因同样的原因而离开了我们,我大喊倒霉。在妈妈的鼓动下,我写信给本州的州长反映我们学生的感受。最近,我收到了带有州长签名的回信!我一定要告诉阿什沃思老师我们学生因为失去她这样的好老师而多么痛心。

  辛璐(8岁)

  2004年10月14日于美国中西部

  妈妈点评

  这里,女儿写了对一位教师的留恋之情。在周一到周五的每天,师生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更不用说那些寄宿学校师生在一起的时间了。所以,在人的成长中,“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或教授应该起着和家长同样、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我的父母从教一生。几十年里,从他们这里最早一批毕业的学生的孩子也成了我父母的学生。作为教师的父母忙碌地致力于中小学教育,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师生情有着比较具体的感受。在我自己小学时的最初两年,班主任刘老师因为住家搬迁而工作调离,我也曾经哭闹过。在她离去的最初半年里,我经常梦见她。后来,忙碌的母亲带我乘公共汽车去见这位调到城市另一头的铁路学校任教的刘老师。我的“恋师情结”才得以疏解。

  学生们对男女老师自小通常有这种几乎像“恋母情结”的“恋师情结”,这表现在他们争做老师宠儿的比赛中。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赞扬、批评,甚至偏见可以影响学生一辈子。如果老师说:你以后会成为总统、将军、经理、作家、教师……学生就可能兢兢业业,向着那个目标迈进,直到见证老师当年的预言。这就叫做心想事成。

  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应侧重爱心、平等的精神,鼓励、赞扬应该多于批评、偏见。即使批评也要委婉,让学生易于接受。美国学校的老师更多地用“101句赞扬”的话。一位访问学者曾带着初中生女儿来美国游学一年。回中国后,她在作文本上谈到了如下真实体验:“为了方便家长,减少环境污染,每天,美国各处有黄色校车接送学生……”哪知,老师在作文本评语上写道:“你去美国一年,就找不着北了?”过了两年后,我再见到那女孩时,她回答吃食上的多项选择时,常说:“随便!”老师的教导有意无意地一“疏忽”,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是非价值观!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一些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校长甚至教师必须是从教多年的教育博士。一个教师的言行要影响多少“恋师情结”的学子?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