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困惑: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挺聪明的,但就是不听我们的话,多动、坐不住。上课也不遵守纪律,经常搞小动作,打扰别人,听课效率也低。一开始我们认为孩子不听话是由于自己教育不当造成的,可严加管教之后仍然不见成效,孩子也总说管不住自己。
分析学习类型很重要
对此,记者采访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学习能力开发指导师、全纳教育副总经理王文捷,他指出:一些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差而好动、坐不住,或因听觉记忆或视觉记忆差而不能集中注意力等,往往是由于学习能力低导致的。
据了解,学习能力是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感知、认知、自控力、理解、记忆、运动能力等诸多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些能力一旦成形,就将伴随人的一生,也决定了人的未来。”王老师说,“儿童的学习能力分为观察型、聆听型、触觉——运动型三种。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学业特征、生活特征以及人际交往方面来分析孩子的学习类型。触觉——运动型的孩子好动,总喜欢把自己的身体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喜欢节奏感强、技巧高的活动。正因如此,他们很容易被老师扣上多动症的帽子。因此,只有先找到孩子的学习类型,掌握这一类型的行为特征,才能科学应用有效的训练方法帮孩子克服难以改正的坏习惯。”
提升注意力是主要目标
根据孩子上课扰乱课堂秩序、小动作多、易分心等行为特征,家长应该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为主要目标。注意力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具体事物,或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一事物上来,同时无法抑制对无关事物的注意。
人的注意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之分:前者指自觉的、有目的的、要做出努力的注意活动;后者指的是不自觉的、无目的的、不自主的注意。幼年时期的儿童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增长,有意注意才逐渐发展完善。但是如果在幼儿时期孩子受到过多的不随意注意的刺激,就会影响有意注意的发展。
这时,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游戏活动,以对“口令的判断”、“游戏反应的灵敏度”等基础训练内容提升孩子注意的广度和宽度,同时也为其他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要错过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现如今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过分保护,运动、玩耍不足的现象,使儿童良性刺激不足,致使学习能力失调的儿童越来越多,同时,处在上学时期的学生又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科学习上,家长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当孩子具备一定的感知、理解、记忆等综合的学习能力后,再去学习新的内容时就会更快、更准确。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学习能力也在逐渐发展完善,家长如果在幼儿时期没有予以重视,错过最佳的学习能力培养期,想补救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为此,王老师给出儿童成长各关键期相应的能力训练,供家长们参考:0-3岁,是视觉包括立体知觉,颜色知觉,空间知觉的发育关键期;3-4岁是语言、个性养成的关键期;4-5岁是记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身体感觉、手、眼双侧协调合作发展时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理概念的关键期,是视听认知,手眼协调,空间关系明确的发展阶段;5-6岁是掌握语言规则,理解词汇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期;6岁左右是儿童创造能力开始发展的关键期;7岁是抽象思维发展期;8岁是思维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时期;9-12岁是从理论出发对抽象逻辑思维进行系统形式运算能力的关键期。 本刊记者 鹿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