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省永州市驱车前往双牌县,一路山高水秀,林木茂密。这里曾是柳宗元笔下“永州之野产异蛇”的瘴疠之地,但如今稻田片片,蛙声阵阵,潇水蜿蜒曲折流向湘江,奇峰幽谷难掩灵秀之气。
炎夏时节,著名编剧作家陈彤来到双牌,与双牌县一中的师生们交流阅读和写作的经验。这里是由红云红河集团与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主办的“红云图书室”大型公益活动“名家进校园”的第二站,也是全国500所已经建立“红云图书室”的贫困地区中小学之一。从2007年起,红云红河集团联合中国青年报社每年向百余所贫困地区中小学捐赠优秀图书,建立了“红云图书室”。
阅读成就人生 写作改变命运
清晨,近千名师生坐在学校操场上,等待着这场题为“阅读成就人生,写作改变命运”的讲座。
陈彤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走上创作之路的经历。她坦言,自己的文学创作是从一场“灾难”开始的。几年前的一次严重的疾病使作为记者的她无法再回到从前的工作状态。在医生的鼓励下,她开始尝试写小说。“在小说中,可以借别人的名义把自己的生活梳理一遍,然后,无论有多少悲欢离合,最后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陈彤笑着说,在写作中,自己的许多情绪都找到了出口。
出版了《有限怀念,无限悲伤》、《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左手握右手》等作品后,著名编剧王海鴒找到陈彤,二人开始合作编写连续剧剧本,此刻陈彤开始走上专业的写作道路,她说:“正是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
陈彤告诉孩子们,尽管成年以后才开始文学创作,但写作的功底却是年少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我中学的时候从浙江转学到北京,不会说普通话,与人交流十分困难。被同学们嘲笑的时候,我就埋头去读书,当时我并不知道读书会有多少好处,但是只要一读书,我就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忘记了讥笑和讽刺。”
遇到喜欢的书,陈彤还把它背下来,慢慢地普通话也流利起来。后来,老师经常叫她在课堂上背书,而陈彤“只要站起来背书,就感到自信,不再是一个从小地方来的、怯懦的女孩子了。”
广泛阅读使陈彤在拿起笔开始文学创作的时候,“十多年前读过的书经过这么多年的咀嚼消化,从自己的笔下流淌出来。所以我感到,少年时代的阅读成就了我的人生。”
她鼓励孩子们,“不管遇到任何事让你烦恼,就去读书吧!只要10分钟,沉静到书的世界中去,感受多样化的文学之美,就能平静下来。阅读会成就你们每一个人的人生!”
陈彤对自己中学经历的回忆让孩子们找到了共鸣,提问的小手都举得高高的。他们问:“陈老师,我们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办?”
陈彤又分享了自己刚当记者时候的一个故事,编辑布置的第一个任务是写关于北京大风降温的新闻。“我想,降温就降呗,那有什么可写的呀?”陈彤说,后来编辑指导她,到街头去,看看人们的穿着和形态;到动物园去,看看动物是什么样儿了?“慢慢地,我找到了感觉。写作文需要你对生活的观察,把你看到的最细微的变化写下来,都是好作文。”
孩子们的问题越来越多:“怎么写读后感?”“怎么培养阅读兴趣?”还有的想知道:“您为什么会当记者?”求知和交流的热情让陈彤回答不过来,有的学生因得不到提问的机会,一心急,干脆跑上讲台发问。结果其他学生纷纷效仿,冲上台来提问题的孩子们排起了长队。
面对热情的同学们,陈彤给每一位提问的孩子赠送了笔记本,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多,把陈彤围得水泄不通,笔记本发完了,陈彤让学生们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一一留下地址。回到北京后,陈彤如约给20名学生邮寄了礼物。
只有多阅读 写作文才不会空洞无物
初三252班的盘若男是顶着烈日冲上讲台向陈彤发问的学生之一。她最想向陈老师寻求答案的问题是遇到了挫折应该怎么办?陈彤却告诉她,“到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吧!读书是熬过这段时间的最好方法。”
盘若男在讲座结束后细细地品味了这句话。她仰起小脸,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是不是说,在书里面总会找到一两句话语让我得到鼓励呢?我以前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在书中看到一些名人名言,会觉得自己生出了许多勇气来。”
初一学生蒋小夏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一位作家。“我今天才知道,作家是这么好玩的一份工作,而且,原来作家也不是从小就会写作文、会编故事的!”她说,自己喜欢看课外书,有时也借来作文书,抄下好词好句,但仍苦恼写不出好作文。陈彤告诉她,“如果你读了很多文章的话,会发现鲁迅、林语堂、朱自清的风格都不一样,但都是好文章。文章没有定式,只要言之有物,有自己的风格就行。”
蒋小夏说:“陈老师说,也许10年、20年后,你们中有人成了优秀的作家,写的书能让很多人看到。我就在想,那会是我吗?”她的两眼满怀憧憬。
双牌一中团委书记、语文老师邓敏娟说,初中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最让孩子们发怵的还是写作文,因为经历太少,生活贫乏,常常提起笔来无话可说,写出的作文“言之无物”,满篇“口水话”。老师教起来也头疼,不知该如何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改变他们写作文“枯燥”、“无聊”的现象。
“陈彤老师的讲座讲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子’上。只有多阅读,思路才开阔,才有自己的思考,写出作文来才不会空洞无物。”邓敏娟老师说,陈老师的经历分享能帮助许多学生克服懒惰、畏难、功利的心理,多读书、勤练笔,才能写出好作文。
“红云图书”是学校藏书中的精品
邓敏娟说,她几乎每次去学校图书室,都会借出五六十本书,分发给同学们互相传阅。尤其是2009年双牌一中建立了“红云图书室”后,书籍种类增加,更贴近学生生活和阅读兴趣,学生们读书的积极性更强了。
初三学生周岁茹是语文老师们眼中“阅读和写作水平比较高”的孩子,她可是红云图书室的常客。这个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小姑娘,很喜欢借“很厚很厚的书”,每次读完了以后内心都觉得特别充实和满足。到现在为止,她已经读完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还读了大量奇妙的科幻故事。
“写作文的时候,有些词句会从脑子里自动蹦出来,我明白了,原来这就叫‘神来之笔’,其实都是平时的积累。”周岁茹说。感悟到阅读带来的好处之后,她往图书室跑得更勤了。
初一学生戴君奕则是一个“三国迷”。老师们打开他的作文本,里面篇篇作文都必提到三国故事。这个想当外交官的瘦小男孩说,从六年级开始就读《三国演义》,已经读了不下10遍。
他侃侃而谈:“赵子龙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张飞在当阳桥上一声吼,一言一行都吸引着我。现在我正看着《隋唐演义》,从李渊起兵一路到大唐鼎盛,再到如何衰落,我都细细读出味道来,积累了不少名言名句。”如果不是面对面交谈,难以想象这样流畅的口头表达出自一名初一学生。
戴君奕说,家中藏书不少,但他还是有空就往图书室跑,看看有什么新书。他从图书室里还借阅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徐霞客游记》等书籍,“这些书都引人入胜啊!”
事实上,双牌县一中一直有优良的阅读氛围。学校自己编制印刷了《阅读古代经典校本教材》,规定每周一、三、五的晨读课都用来大声朗读经典文章。文学社、演讲比赛等活动也定期开展,“建书香校园,铸人文精神”的理想被刻在校园非常醒目的地方,用来激励师生们。
在简朴整洁的“红云图书室”里,受赠书籍被陈列在专门的书架上。管理图书室的老师说,原来的图书质量比较低,内容单一,并且以教辅书为主,学生们常常转了一圈又空着手出来了。“红云图书室”捐赠的这几百册书籍上架后,学生们特别高兴,争相借阅,都说“图书室也跟书店一样有最新的书了”。
校党总支书记蒋汉福说,学校的藏书质量越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就会越高,好的书籍能让学生萌生五彩斑斓的梦想。
在双牌一中的图书室里,至今仍保存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报纸,尽管它们发黄了,却几乎没有破损。蒋汉福说,学校一直精心保管每一本书、每一张报纸,而对于“红云图书室”的书籍将更为妥善细心地保管,因为“这是学校藏书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