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宝都会“借用”一些“外物”部分来代替、缓解对妈妈的依赖,有时是一块柔软的毛毯、一件旧的衣服、一个玩具,有时是被子的边缘、衣服的袖口等等。宝宝各种各样的“依恋物”都能投射出他们的内心。
恋物宝宝案例
“毛毯宝宝”:彬彬1岁半了,我们也是最近发现他有个古怪的爱好,就是喜欢睡觉时把毯子的一角紧紧抓着贴着嘴巴,时不时地还用嘴巴“嘬嘬”。开始我和老公觉得这可能是小孩子好玩吧,没想到到现在还是这样子。我们就搞不懂了,是不是他没吃饱啊?还是肚里长虫了?这种动作会改掉吗?我们就怕他长大也改不了这个毛病。
——彬彬妈妈
剖析宝宝真实心理:
彬彬觉得很不满意啊!小时候睡觉都有妈妈搂着抱着,如果自己饿了,或睡不着了,头一转,就是妈妈温暖的乳房,彬彬小嘴一吸,好香甜的奶水就进彬彬肚子啦! 彬彬做噩梦了,妈妈就小屁股上拍拍,唱好听的儿歌给彬彬听。可现在妈妈说彬彬长大了,要自己一个人睡,彬彬大多数时候也喜欢自己睡,随便翻来覆去多自由,有时也想妈妈抱抱一起睡,可妈妈不是每次都答应。彬彬就动脑筋,发现毯子如果紧紧抱着,真有妈妈的感觉啊! 彬彬想“嘬”就“嘬”,就像小时候一哭奶水就来了,好方便哟!
“玩具宝宝”:我家晨晨今年两岁,小家伙虎头虎脑的,人见人爱,我也喜欢带他到同学、同事家玩,让他多接触社会。但他有个小毛病,就是到什么地方都带着他那个脏兮兮的泰迪小熊,像个小姑娘一样。我知道这是他妈妈买给他的,小家伙喜欢,但也没必要随身携带吧?关键是他还不让大人洗,你说这地上扔来扔去的,多脏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晨晨爸爸
剖析宝宝真实心理:
为什么老是要给我买玩具,虽然我也喜欢不同的玩具,但是我和2岁以前不一样啦!以前大人给我什么我就只能玩什么,现在我要自己做主,我来选玩具,我不喜欢就不玩!我最不喜欢爸爸在别人面前对我的表现呢,扔给我一个玩具,然后说:“去玩吧!别吵啊!”我偏不!我就不玩你给我的玩具,爸爸就一副不满意,又不能发作的样子,哈哈!真好玩!有时面对陌生的叔叔阿姨我也会害怕,我就带着妈妈送我的小泰迪,它从小陪我的呢!爸爸就说我像小姑娘!哇!我偏不放!我偏不给他洗!我就是喜欢这样的泰迪!爸爸你就不高兴去吧!
“旧衣服宝宝”:嫂嫂和哥哥半年前离婚了,侄女韵韵归哥哥,我们都觉得小孩子很可怜,经常买吃的穿的给她。韵韵其它什么都挺好的,就是时时刻刻地喜欢穿以前的旧衣服,我们说都穿不下了,扔了算了,小姑娘就是不肯,让我们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韵韵姑姑
剖析宝宝真实心理:
妈妈突然就不见了,韵韵想妈妈,可是爸爸和姑姑都说妈妈不要韵韵了,要韵韵做勇敢的小女孩!我要勇敢!勇敢!因为韵韵不哭,开心的时候爸爸姑姑们也很高兴。但是韵韵太想妈妈了,韵韵偷偷地想妈妈,这件衣服是妈妈买给韵韵的,韵韵如果一直穿着,就好像妈妈从没离开过一样。姑姑不给我穿,说破了脏了,可是拿走了,妈妈就再也不在了,韵韵突然好害怕,不想再勇敢了。我要穿那件衣服!
爸爸妈妈应对攻略
1.父母情绪微澜不惊
看完以上的内容,想必爸妈们都能更好地理解自家宝宝的一些小“怪癖”了,心情上会轻松一些。所以应对的第一步,就是当看到宝宝又出现类似情况,能够稳定自己的情绪,不再如往常那样:“啊呀,跟你说了多少遍,你怎么还那样啊!”尽量以忽略的态度代替。
2.安全防范及时跟进
如果宝宝的行为次数不多,那么爸妈们要给宝宝充分的心理成长空间,让他能自己慢慢产生变化,而爸妈此时能做的就是加强安全防护,比如悄悄地做好毯子、毛绒玩具的清洁工作;破旧的玩具及时修理,避免伤到宝宝或误吞。
3.行为调控防患未然
如果觉得此类行为太过频繁,可以运用一些手段进行调控:想玩旧玩具时通过讲故事、运动等其他活动来转移注意力;给毯子增加一些特殊难闻的气味等。
4.客观诱因亡羊补牢
如果家庭的确出现可能让宝宝无法“心理消化”的事件(比如父母离异、亲人病亡、突然分离),就要及时做好补救工作:平时要细微观察宝宝的情绪波动,给予理解和支持;把事情的真相委婉、拟人化地传递给他,防止宝宝自我归咎。
5.细微把握宝宝的情绪
婴幼儿的情绪本身比较多变,所以有时宝宝真的有严重的情绪,爸妈也可能会忽略。其实最重要的是“有心”,根据宝宝一向的情绪特点,加强行为的观察;同时宝宝的很多情绪反应会以生理的方式表达,如果出现突然的饮食、睡眠、排便、排尿的异常,爸妈们就要提高警惕了。
6.安全情感重新搭建
宝宝虽然一天天长大,但是渴望亲情的心理是一直在那里的。当他遇到挫折、难过伤心的时候,特别需要依恋,爸妈们要经常提供宝宝“保护”的情感港湾。偶尔地发发嗲、撒撒娇是完全可以理解,应该提供的,此条对爸爸特别强调哦!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