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进深秋,面对秋风萧瑟和满地落叶,大人孩子都有点悲秋的情绪。近日,济南的邢女士打来电话,说家里养了多年,差不多是跟孩子一起长大的宠物狗前两周因病死去了,女儿欣欣两周来一直茶饭不思。前日,欣欣竟然问,“ 妈妈,你和爸爸会死吗?”邢女士被孩子突如其来的提问问得措手不及,“孩子这么小,我究竟该不该跟她谈死亡的话题?”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冯夏婷表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开始有机会接触到死亡。如小动物、植物以及亲人都可能在他的成长经历中死亡,甚至孩子自己也可能亲身经历过意外。这时,家长如何为孩子讲解死亡便显得异常重要,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学习死亡这个课题。
5岁孩子能参加亲人葬礼吗
小圆妈妈:孩子的爷爷去世了,他表现得非常难过,因为爷爷平时对孩子特别好。我们现在纠结于“到底让不让孩子去参加爷爷的遗体告别”,不知道孩子能不能承受得了。
专家解析: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房间会如何布置,爷爷的遗体会摆放在何处,以及告别是怎样的。还可以事先告诉孩子,也许大家会因为难过和思念而哭起来。如果可以瞻仰遗容,要提前告诉孩子,爷爷的身体和他活着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而且不要指望孩子也会表现得像你一样悲痛,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死了就是永远也不能回来了。如果你担心这种经历会让孩子不愉快而避免让他去参加葬礼的话,他也许会感觉自己被排斥在外。但是,如果孩子自己不愿去,不要勉强他。
家长讲解死亡的常见答案
●“他在睡觉。”
这会让孩子不仅对死亡疑惑,而且对睡觉疑惑。为什么睡着了总不醒来?情形严重时,他的牵挂和疑惑有可能让他开始对睡觉产生恐惧或者抗拒。
●“爷爷去了很远的地方,去和奶奶 见 面了。”
如此说,让孩子可以接受,而且那种亲人之间爱的连接可以传达。但一定时间之后,孩子也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不能去见奶奶,爷爷为什么还不回来,他们为什么不来跟我们一起?家长要解释的东西也会不少。
●“不要说这种话(关于死亡的),小孩子懂什么。”
这将孩子的疑惑挡在心里,让他觉得死亡是一个让人不耻或不敢提起的事,应该是很可怕的,会带来不幸。如果孩子已经在害怕死亡这件事,家长这样应对,孩子会感觉更无助。
●“以后科技发达了,人不会死的。”
对死亡产生恐惧时,有人希望“长生不老”。家长的这种说法,不仅没有帮孩子应对死亡的问题,反倒让他活在幻想中。这可能是家长玩笑式的回答,有时也不能说不是家长本身对死亡恐惧的心理的投射。
●“他去了天堂。”
这种说法不算不合适,是常见的比较温情的说法。但最好能再深入一些,去了天堂做什么。比如,那里是他的另一个世界,会有人照顾他,陪他散步,跟他一起吃东西。暂时,我们没有办法在一起,要祝福他。同时,我们也要照顾好自己,让他觉得安心。如果孩子还是常常提起,可以适当拿故去的人的照片等物件来怀念。要告诉孩子,我们在家人的关爱中生活着。
讲解死亡因孩子年龄而异
第一阶段是3~5岁阶段,此时期的孩子认为“死亡”就像睡觉或去很遥远的地方玩一样,如爸爸去上班。死去就如同睡觉一样,是生命的中断而不是结束。此时的儿童几乎将死亡看做是生存的一部分,你死掉一会儿,又醒来一会儿,又死掉一会儿。
第二个阶段大约是在5~9岁阶段,这阶段的孩子已经知道、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也包括自己身上的事情。他们关心的是别人的死亡,甚至会心生恐惧和不安,尤其在亲人去世之后。
第三阶段在9~12岁,这时期的孩子已经知道死是人一生都不可避免的,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包括自己。这时的孩子也开始主动地去避免死亡,例如,有病时会主动要求吃药,甚至能忍痛要求打针。
生命教育不到位可致孩子轻生
未解死亡的问题,一般来说不会影响生活,但有时候对于死亡的疑惑和恐惧会衍生出其他问题。比如,遭遇周边亲朋突如其来的死亡会令孩子不知所措,被伤心恐惧所控,长大了或许都还有一个心结。还有,若没有好的指引,孩子常常会感觉不安全。总之,孩子得不到有效的生命教育,甚至可能发展到轻生。
努力减轻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1.让孩子了解到生命的宝贵。亲人离世,大人不要一直沉浸在痛苦中,这样孩子感受到的就是死亡让人多么痛苦。告诉孩子,你看,去世会让亲人伤心难过,所以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2.给孩子进行认识生命全程的教育。平常可以让他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照片,去世的长辈以前的照片,或者通过图书、电影进行教育。让孩子了解了生命的过程,会减轻他对死亡的恐惧。
3.如果孩子怕死,可以问他,为什么怕死?怕怎样死去?找出原因。比如黑暗让孩子觉得有威胁,可以关了灯,陪在他身边,让他坚持,过一会儿,可以问问他感受到了什么,告诉他家里很安全。
4.如果孩子因见过亲人临终前的抢救场面而感到恐惧的话,可以解释给他听,那是因为医生很想挽救那位亲人。所有死亡都是有对应的原因,让孩子在怀念死去的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如果是孩子发生过意外,则家长要给予其更多的爱抚和交流,让他找回安全感和勇气。
美国家长咋给孩子讲“死亡”
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总是作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并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绝大多数美国家长是将“死亡”视为一种“情感知识”存入孩子的“知识库”的。他们断言:可能有那么一天,家中一只小狗小猫或家庭成员真的死亡时,孩子便能动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识”,来理解他将面临的事情。
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甚至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