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家长费尽心思、斥重金要把孩子送进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的时候,一些父母、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长却对身边的基础教育有着诸多不满,并涉足学科教育——让孩子在家上学,亲力亲为做起了老师,或者让孩子进入个人办的私塾、学堂。他们的做法可行吗?
如今,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已经不少孩子开始“在家上学”。他们的父母认为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手段等多个方面都不能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能高速有效地吸收到有用的知识,于是,亲自担当起老师的角色,或者亲戚朋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几位家长相互协作,形成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等;教学阶段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
家长主张因材施教
陶女士曾在一所民办学校做英语培训,儿子铭铭上了半年幼儿园后她就辞职了,此后一直在家亲自教儿子,孩子现已8岁了。陶女士介绍,一、二、三年级数学作为课外书让儿子自己看,而她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儿子上午半天读书,下午活动,如动手训练、游戏等。陶女士说等读完初中课程,会让儿子自己决定是上高中还是继续在家学习、直接考大学。
宋先生原来是一名教师,从儿子3岁起辞去工作全心全意带孩子“在家上学”。他安排的语文课内容是读四书五经和古典名著;英语更侧重口语、听力。宋先生强调,在自己的教育中,更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
据媒体报道,浙江嘉兴的袁小逸只上过一年的幼儿园,就“在家上学”了。如今12岁的她已学完了高中课程,并且掌握了英、日、法三种外语,还会小提琴和钢琴两种乐器。袁小逸曾在10岁的时候回到初中课堂,但一去就不习惯那种模式,大病一场,其结果自然是继续回家。袁小逸的爸爸袁鸿林索性办起了“私塾”,目前已有十多名小朋友加入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满于目前教育体制,其中一些人身体力行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是什么促使他们做出如此与众不同的决定?
在一个网站的父母论坛上,家长林女士坦言:“教育应该像妈妈给孩子做的饭一样,是营养可口的、独特的”。家长张女士说:“公立学校教育功利化,竞争压力也大。‘在家上学’孩子能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文化、更自由。家长也可以更好地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成长。”网友“性情中人”直言:“学校教育抹杀了孩子的个性。而父母做老师,可以更好地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不拘泥于任何一套教材,教学也更个性化,能做到因材施教。”也有网友评论:“在家上学”是对公立教育不满的真实写照,应鼓励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
小学堂不断出现
在北京的回龙观,有一个名为“日日新”的学堂,它是4个家庭为了4个孩子读书、在2006年互助办起来的小学堂。现在日日新学堂在沙河边上建起了一座法式校舍,幼儿园部有100个孩子,小学部有50个学生。虽然已经发展成了学堂的形式,但家长自助的特点并没有改变。日日新学堂的家长经常参与学校的事务。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校长王晓峰说:“达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是我们最低的教学目标,我们的课程体系和效果其实超越了新课标。”他认为,公办学校的大班教学、齐头并进、标准统一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今天家长的需要。
据报道,曾经当过公办小学校长的叶万红,为了自己的孩子在广州搬过四五次家、在幼儿园附近租房住。今年,孩子要上小学了,她却找不到满意的学校。在几位家长的鼓励下,她办起了六月小学堂。教学内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每天上午是知识类课程,下午是美术、音乐课,所有课程都采用老师和孩子们分享的方式学习。而在云南的大理,苍山学堂也于今年暑期开学。
“在家上学”有联盟
“在家上学”有不少志同道合者,其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较多。这些家长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的有海外教育背景,从事着相对自由且高薪的职业,他们普遍对现行的教育制度抱有怀疑态度。浙江省义乌市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总徐雪金就是其中之一,去年12月他创办了“在家上学联盟”网站;10个月后,网站会员超过1800人。打开这个网站,记者发现已经有上海、广东、北京、成都、南昌、深圳、浙江等十几个联盟部落。网站上有各类教育信息,方便全国各地家长交流,增进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互荐教材,提供同城联络平台,为在家的孩子找到学伴、玩伴。
在“在家上学联盟”网站中,家长们总结出几个放弃公办教育的必备条件:父母每天至少有半天时间陪伴子女,因为孩子非常需要有个伴。所以目前的盟友中,全职妈妈居多;家长不断学习,扩展知识层面,跟孩子一起成长,从而不断接受教育新理念;教育模式没定律,可以按学校课本来教,也可以按孩子兴趣来教。他们一致认为,每家的教育都是一条路,家长要因材施教,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路。需要借鉴,但更多的要靠个人摸索。
与体制博弈需要付出更多代价
记者了解到,不少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希望孩子日后出国留学,也有的让孩子在国内发展。无论出国与否,他们长大后还是要接受来自学校的集体教育,这就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家庭中的成长环境不同;即便在学堂或私塾中上学,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同学伙伴,形成社会关系,比家长单独教学有一定优势,但也比不上学校的交友范围广。不可否认,孩子在学校,不止是学知识,更多的是学习如何与人交流、相处、合作、学会关心他人,也有机会了解到更多家庭之外的世界,有更宽阔的视野,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说,“在家上学”并不能完全替代正规学校。
我们常说,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长。脱离了学校的教育,家长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那么,家长的心态、知识水平、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家长有财力、有时间,自认为了解孩子,并不等于会教育孩子。父母的教学资格、教育能力如何考量、谁来监督教学质量等,都是问题。即便在这方面比较发达的英国,效果也并不令人满意。有数据显示,英国自2000年以来选择“在家上学”的学生人数增长了近两倍,但教学质量、监管等等问题都是社会普遍担忧的,英国1/4“在家上学”的学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
可以说,家长通过课外教育来弥补学校的不足是可行的,但是想因此来替代现行教育模式是不现实的。在家上学的成功案例虽多,但是成功往往不可复制,并且成本太高。
当下,“在家上学”无疑是另类选择,这种教育模式会遇到很多困境,最突出的一点是:现有的教育制度对此并不认可,孩子长大后的“出路”很可能会遇到麻烦。早在2006年,面对京、沪等地出现的“私塾”潮,教育部就曾明确表示,“私塾”违反《义务教育法》,与体制博弈,最终很可能让孩子付出代价,甚至影响到其人生发展。(本报记者 陈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