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起学习合理的期待

http://www.sina.com.cn    恩比育儿 

  ——读《谁来安慰牛蒂?》

  “牛蒂”的故事是芬兰著名的奇幻文学大师托芙·杨松(1914~2001)的作品之一。主要讲述了一个叫“牛蒂”的小男孩,他一个人居住在遥远的森林里,没有家人,也没有朋友,常常会感到害怕与孤单。特别是夜晚降临时,窗外的一切更是让他胆战心惊。终于有一天,小牛蒂不想再忍受,于是“冲出家门”逃出了自己的小屋……尽管他渴望朋友,渴望得到安慰,但他只会悄悄躲藏在角落里,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牛蒂继续和孤单相伴。直到有一天,牛蒂在海边捡到了一个“漂流瓶”,瓶子里有一张纸条,是一个叫“图伊图”的女孩子的求助信。图伊图像他一样,独自居住,常常被夜晚的“鬼怪”惊吓,渴望有人去安慰她、帮助她。牛蒂是多么能理解图伊图啊,因为他也是那么孤单与无助。于是,牛蒂决定去找图伊图,不管前方的路怎样,他突然有了无尽的勇气……最终牛蒂历经坎坷找到了图伊图,从此他们开始了幸福的生活,直到永远……

  “牛蒂”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讲这个小男孩如何走出了孤单和恐惧、最终找到朋友和幸福的故事。然而,内容和结果似乎与“谁来安慰牛蒂”这个题目反差极大——原本以为书中会出现一个“谁”,他或她会来安慰牛蒂;而结果却是,谁也没有出现,反而是牛蒂去安慰了另一个小女孩图伊图。原本还以为是一个启发我们去关爱“弱者”的故事,看完才知道,原来是告诉“弱者”——只有自己说出“弱”的时候,他人才会明白你需要帮助;世界之大,没有人会那么巧就注意到你,而且知道你需要帮助。也许有人会说,这本书可以用来启发孩子“学会表达”或者“学会勇敢”,当然。但我和女儿一起看时,最大的感触却是——它传递出不一样的“人际期待”,它告诉孩子“他人并不会特意‘关注’到你,或者说他人并没有责任或义务应该来‘安慰’你”,这似乎与我们通常“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处处都有爱”的教育有很大不同——在我们的理解中,似乎“我”有了困难,就一定或者应该有人来帮助我啊!

  “竹子开花啰喂,

  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

  ……

  请让我来帮助你,

  就像帮助我自己,

  请让我去关心你,

  就像关心我们自己,

  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

  像我一样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对这首由程琳演唱的歌曲《熊猫咪咪》印象极为深刻,特别感动于心的就是当咪咪遭遇危机时,“我”是那样渴望去帮助她、那样主动去爱她。类似这样的人际间的主动关怀,在我们的文化宣传中比比皆是。诸如:“乐于助人,助人为乐”、“一人有难,众人相帮”、“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些传播固然非常重要,弘扬人与人之间有助、有爱、有真情,但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让我们形成这样的认知定势:只要有困难,就会有他人来帮助;我们的困难,别人一定或者应该能看到——于是,原本应该“主动求助”,却成为“被动等待”;或者当发现现实中太多的时候“一切只能你自己扛”或者你“一个人独自流泪到天亮”时,徒增对他人的失望与怨恨……而事实上,也许人际互动本来就是这样,“你”的困难“我”凭什么就该看到,“你”的问题“我”凭什么就该知晓呢?

  《谁来安慰牛蒂?》中有几句非常动人的语句:

  “怯生生的小牛蒂避开喧闹,在角落里悄悄躲藏。开心的人们,有谁来对牛蒂说:把背对着别人的人,怎么能找到好朋友?”

  “牛蒂仍然是一个人,孤单单……谁来安慰牛蒂,并且对他说:如果你一直这么胆怯,没有人会注意你。”

  “谁能来安慰牛蒂,告诉他:孤独的人怎能快乐?即使你身处美丽的海边,拥有美丽的贝壳。”

  ……

  和2岁多的女儿一起初看时,女儿会指着图片中很多的形象问,“他们为什么看不见牛蒂?”在她看来,牛蒂和很多人不是就在一起吗?那些人怎么就看不到可怜的小牛蒂呢?于是,我耐心地告诉女儿,“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都很忙啊,牛蒂那么小,如果他躲在旁边,谁也看不到他啊;如果他不说话,谁也不知道他需要朋友,需要安慰啊!”我知道,对于这个年龄的女儿来说,弄明白“牛蒂要想得到安慰,必须主动——上前和人说话,告诉他人‘我需要帮助’,对他人说‘可以做我的朋友吗’等等”还有些困难,因为在她的经验中似乎她总能被我看到、有什么需要似乎总能被满足似的。但我也知道,迟早她会发现“妈妈也会犯错,妈妈也有不知道、做不到的事情”,“失望”后将开始更真实的“对妈妈的期待”——

  女儿快3岁的时候,已经拥有丰富的词汇,但有些发音依然模糊。有一天早上,女儿刚睡醒就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妈妈,我要XXX!”

  “什么,你要什么?”

  “XXX!”

  “亲爱的宝贝,妈妈还是没听清楚,是什么?”

  “XXX!”

  “能再说一遍吗?”

  “XXX!”

  天哪,在没有任何情境的提示下,竟然越着急越弄不明白女儿要什么,最后女儿急得哇哇大哭起来,因为不被理解——“连最亲爱的妈妈,都听不懂我要什么……”

  我抱起女儿轻轻安抚,当走进书房时女儿突然指着《恐龙大陆》喊“XXX”,恍然大悟,原来是“第七本”——她最爱看的那套丛书的第七本《三角龙的大决战》。是啊,这几天她都很迷恐龙的,怎么一时就想不起来呢?一边为自己的“愚钝”吃惊,一边赶紧拿书给女儿……

  在亲子相处中,总会有类似这样的“不理解”或“不被理解”吧。有时候,可能是爸爸妈妈不理解孩子,犹如上文中的我;有时候,可能是孩子不理解爸爸妈妈,比如“我都说过N遍了,你怎么还没反应?”有意思的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这样的“不理解”或“不被理解”会升级,会演变为愤怒或悲伤呢?

  “你这孩子,要我说几遍你才能听懂啊!”——爸爸因为孩子的“不理解”而大动肝火了;

  “妈妈,我跟你说过这个不能动的!”——孩子因为妈妈的“不理解”而伤心恼怒。

  ……

  事实上,孩子为什么一定就能“听懂”爸爸的话?妈妈为什么就一定能“理解”“这个不能动”呢?

  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爸爸之所以为孩子的“不理解”而动怒,是因为他假设“说几遍孩子就应该能听懂”,但结果却迥然;孩子之所以为妈妈的“不理解”而伤心,是因为她假设“和妈妈说过了,妈妈应该能知道”,而结果却不竟然。至于我的女儿,也是因为她太“高估”了我,以为“妈妈应该什么都听得懂”,结果却大出意料,以至失望大哭啊。

  当这样的“不理解”发生时,也许我们可以要求对方“说得更明白些”,或者“听得更仔细、认真些”,也许可以反省自己“以后要说得更清楚些”,或者“更好地倾听”。除此以外,或者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停下来,看看我们对他人或事情的期待是否合理?就像牛蒂的故事一样,如果我们坚信:我孤单,就会有朋友来安慰我;我即使藏起来,也会有人看到我。尽管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但更多的也许只有失望,乃至伤心与愤怒了。不如换一份期待——“并非我说了孩子就能懂”,“妈妈不一定就能听懂我说的”,那么也就自然会换一种情绪与做法——“这个问题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或许太难,也许换一种说法他更容易懂”,“妈妈很忙,或许我说的时候她根本没有注意到,也许在旁边写张字条就可以了”。

  那一天晚上,再一次和女儿看了牛蒂的故事,告诉女儿,“宝贝,你知道那些人为什么看不见牛蒂吗?是因为牛蒂藏起来了。只有牛蒂自己说出来,别人才会知道他需要什么呀!”“今天早上,你哭了,因为妈妈没听懂你要什么,妈妈也很着急。可是,妈妈也有不知道的时候,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是妈妈的小老师,知道吗,很小的时候,你就会用声音告诉妈妈舒服还是不舒服了。所以,以后妈妈有什么不懂的,你一定要想办法告诉妈妈哦。”……

  作为父母,从一开始就将世界的真实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知道父母或者他人的限制与无知,更合理地设定期待,更理性地看待人际互动,或许日后会更少等待与失望,更多主动与灵活吧——

  有一次和女儿在河边散步,女儿突然指着桥栏的一个图形说,“妈妈,这真像X!”

  “像什么?宝贝,能再说一遍吗?”

  “像X,天上的X!”女儿边说边指向天空。

  “喔哦,是的,是很像‘云’!”

  那一天特别开心,不仅是因为终于理解了女儿,更为女儿能用更理性的方法帮助我理解。相信女儿已经知道,“妈妈也有限制,也会不理解我,她需要我帮她!”而我也对自己有了更好的期待,“用心做妈妈,但不指望事事如意。不管怎样,有女儿的帮助,我总会更容易做妈妈的!”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教育  策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