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警惕模仿成人的危险

http://www.sina.com.cn    《儿童的利益》 

  如今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种学家、医生,总之所有相对于儿童未来和人类未来而探讨儿童现实的人们在其辩论中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

  儿童有自己的某种特性吗?儿童拥有自己特有的现实(哪怕它是过渡性的),或只是一个过渡阶段呢?我们在所有的学科中都发现了对儿童这种模棱两可和复杂的定义。

  这是一个假命题,因为童年和成人年龄之间的心理分界并不十分明确。谁能感觉自己是成人呢?当然有一些身体标准:性腺的成熟,骨骼发育的完成,可以用曲线表示、在“壮年”达到顶峰时趋于平缓的发育过程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成长,细胞年龄等),儿童是一个准成人……而成人则是一个准老人。

  为了操纵儿童,人们并不把他当作一个将来的成人去尊重他,不把他当作一个人,似乎他没有这个未来。

  赋予儿童一种魔力的小说家和诗人们也使这种非现实或另类世界的传奇、这种使人公然不把儿童当作完整的人看待的天使化处理方法变得更有可信度。皮埃尔·艾玛纽埃尔写到:“要维护绝对美好、独特且不可代替的儿童大陆。”出于这样的考虑,他把儿童压缩到一种非人,同时也是非真实的状态。

  儿童真的都是诗人。成人也可能做诗人,但他忘记了他过去也曾经是儿童。他已经丧失了这种感觉。圣约翰·佩尔斯是一名成人,但他身上保存了儿童大陆,从中喷发了诗歌的源泉。诗歌总是以隐性的状态存在着,只有教育,或者更确切地说只有知识的教育才可能破坏一名儿童身上的诗歌潜质。

  幼儿想象成人就是自己将来拥有其力量的样子(应该使他摆脱这个念头,我们每个人直到四五岁都一直被这个念头所控制)。儿童真的想获得这个成人的力量,此外他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才根据一种能被别人理解的编码学习其抚养者所讲语言。他想要像这些成人一样表达自己。倘若某些儿童学不好语言,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独有的、与成人语言不同的语言编码。在他们中间,诗人就是那些已经接受工具性即大众语言的人,这种语言使人能够使用应该表示其他意义的词语彼此进行交流,同时他们继续像《美丽的橘子树》主人公那样对“他们的树”、对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生命、对他们身上所保存的想象中的事物讲话。他们为此使用一种用其他方式编码的语言,其中核心的东西是音乐和形象,同时也是在交流语言中不具有实用功能的格律:这是一种快乐语言,不是随便哪种快乐,而是人们无法阻止、对他们来说必不可少的快乐,是创造的快乐;诗人不写诗的话就会为此痛苦至死。他会为此而断气。人们之所以写作,是因为他们不写作的话就会病倒。然而最经常发生的是儿童不去发展自己的特别之处,而是想象自己长成身边成人的样子。虽然他身上带有这些人的基因,但他需要长成和他们不同的样子。我想,在拿撒勒(Nazareth)的耶稣下述箴言给我的感受中,让我喜欢的正是这一点:“让小孩子到我的身边来。”在耶稣讲话的时候,“我”代表的是身为上帝之子的我(“在摩西和亚伯拉罕出生之前,我是……我将与你们一起呆到地老天荒。”我们处在一种被人们称为基督教时代的文明中,至少在西方如此。这种箴言阐明了西方文化,但它们与主人对奴隶、强者对弱者、成人对儿童的占有欲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说与今天人类任何人相异的一个人,而这些人似乎是儿童的唯一榜样。让孩子们成长为与你们完全不同的人,耶稣的话在我看来就是这个意思。

  要根除儿童身上将父亲视为榜样、认为他无所不知并模仿他去成长的“魔力幻觉”很困难,然而是必要的。在这之后,“像爸爸(或者妈妈)今天所做的那样去做”就被“像其他男孩(或者女孩)那样去做”所代替;这是寻求一种为其他人所承认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总是对一种英勇形象不可避免的异化。他要根据自己的生命之源、自己的欲望成长为“他”,而不是为了取悦另外一个人,哪怕这个人是他十分尊重的父亲。

  我认为这就是精神分析学所带来的预防心智能量丧失的教育新观念。如果人们能够使用这种观念去培养教师和教育者,这些人士将学会如何帮助儿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的现况和自己的感觉长成自己要长成的样子,而不只是根据另外一个人在他眼中所拥有的让他羡慕的东西去做。这个人应对他强调:“你问我的建议,我就告诉你,但只有当你想这么做的时候方可照这个建议去做,因为它只有话语交流的价值。这是上一代人对让你疑惑之事的反应。你需要讲出你的疑惑,我也回答了你,但不能把我说的话当成一种真理,这只是我的看法而已。因为人都需要交流,所以我把自己对你所提问题的思考告诉你,但尤其不要盲目照这个建议去做。多向其他人问一下,这样你就能自己找到自己所提问题的答案。”重要的是,这番话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讲给他听:不要模仿,永远也不要盲从另外一个人,哪怕他是大人,对让自己感到疑惑的事要去寻找自己的答案。“你在寻找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你应怎样做才可能找到它……当你找到它之后,告诉我它是什么、你是怎样找到它的,我们一起谈谈。”教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任何时候都是如此。成人应该致力于让孩子摆脱对自己的模仿,对自己知识、方法和局限的盲从或者说对他人的抗拒,哪怕自己在他眼中魅力十足;应注意防止孩子把不加批评地服从另外一个人当成壮举,同时防止想让孩子听话的人把让孩子不加批评地服从自己指挥的行为当成壮举。把童年时期的人视为一个另类世界中的人的做法极具欺骗性,把他们一起关进一个想象中的神奇圈子将导致精神贫瘠。成人的角色是在儿童尚处在家庭环境中的时候就鼓励并帮助他融入社会,使其成为其中的有生元素。为了支持他的成长,必须着眼于他的成长来看待他,并对被他视为成长目标的成人给予信任。现在的悲剧就是:自人们不再把儿童视为一名小诗人,当成一个有梦想、有自己别样世界的孩子开始,人们就引入了强制性的榜样:“你是一个准成人,但这是参照我自己这个成人的样子而言的。”而孩子虽然真的是一名准成人,但其风格尚未产生,它尚待创造,应该由孩子自己去找到。

  大多数时候,儿童在他们所遭受的悲剧性生存状况中被奉承或者被奴役,在人们对待他们的两种极端态度之间摇摆不定:人们要么温情脉脉地望着他们的绿色乐园说:“好好享受它,就像我们从前一直到你们这个年龄所做的那样”;要么用手指着一种榜样教训孩子去模仿。这两种态度都包含了一种具有压迫性的墨守成规思想。这种思想掩盖了事实:来到世上的儿童本应使我们明白,人是从其他地方来的生命,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为了给自己的时代带来某种新的东西。

  成人对儿童所持有的这两种态度表面看起来截然不同,但二者都是对未成年人的劫持。儿童要么被禁闭起来,要么被利用;他轮番成为大人童年的梦想、怀旧的幻想、迷人的花园,以及权力控制对象、听话的徒儿、忠心耿耿的奴仆和合格的继承人。

  我认为,这是儿童生存状况永远的悲剧: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种欲望生命,他被模仿父母的欲望所诱惑,后者则很高兴被孩子模仿。成人没有让儿童日复一日地进行自己的创新并依照他自己的方向和欲望来成长,而是认为如果孩子听他的话就会一帆风顺、遭遇更少的危险。为什么不能汲取身体医学的做法呢?儿童很小就为预防疾病危险接种疫苗,难道我们不能从他很小开始就让他对过分模仿和认同的危险产生免疫力吗?他必然要经过这个阶段,因为他很小,对“长大后的他”有直觉,已经是一个人的他想模仿成人的样子。儿童不会像成人那样去找用纸牌算命的人来预知自己的未来。对于“我长大后将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他回答自己说:“我将成为‘他’或者‘她’,所以我知道自己将来什么样。”儿童知道自己的将来,那就是变成和他经常相处的那个成人的模样。起先他对这个人的性别不加区别,后来则以与自己同性别的成人为榜样,直到有一天他彻底失望,不想再要任何未来。此外他也变得更加真实,但对于社会来说他仍处于危险当中,因为如果他自己不认同父母的话,父母也就不再认同他。这就是问题。也是因为儿童不寻找对未来的认知,所以死亡对于他们并不像对于畏惧死亡的成人来说成为一个问题。儿童不是这样,他日复一日地活着。

  一旦他以儿童的方式耗尽了这些潜能,他从中走出来时已是青少年,然后将长大成人。但这一切他都无法预见,并且正因为如此,所有以精神分析学为基础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没有真正找到问题所在:确实,他们要做的不是描写外部世界的无意识过程,而是领悟以其独有方式经历这些过程的那个人的言语和行动。

  人就是这样度过童年时代的:出现了问题,不用做任何计划,眼前就有求助对象:一位哥哥,一位养父,一棵树,天空飞过的一架飞机……他已经标好了自己的道路和领地,并无意识地仿效大人成长。如果他想了结,那么总有一条小河在附近流过,总有一棵树可以从上面跳下去,要么他就到另外一个人那里去……他走完10公里,然后拦车搭乘。这非常有限。儿童不寻求知道自己的未来;他制造未来,创造未来。他不谨慎,也没有任何保留。他根据自己的欲望行事,并承担后果。

  在儿童与自然的关系中,他的拟人倾向既不属于科学也不属于诗歌:一切都集中在一起。或许这是人类意识确实尚未将事物分为不同学科的时候。一切都仿佛是人到河里取金沙来造房子,而不是事先从中分离出金块。我们发现的就是这种整体性,不是在儿童这一类人身上,而是在每个人生命中的儿童身上。集中谈论童年也许已经是一种进步了(总之是方法论上的进步)……要谈的是每个男人、每个女人的童年。绝对是这样:“所有儿童”或者“童年”……当我蓦然说“儿童”的时候,我会十分恼火,因为我们习惯上说“儿童”,但这种抽象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它毫无意义。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个儿童”,“某个儿童”,同样也要说“一个成人”和“一个女人”;“女人”,这是不存在的。“所有儿童”的说法也很危险,它囊括了一切,而更应该说“某些儿童”或者“某个儿童”。我们可以说:童年状态的人类。不然我们就又落入了“非成年”或者“准成年”的陷阱,这是抽象的,因此是不存在的。

  我们可以将儿童比作一棵树,它在春天的时候还没有结出果实。它对世界、对灾害性气候、对宇宙没有反应,这不同于它在结出果实后的表现。在童年状态,每个人都是这种怀有创造潜力的生命,但他浑然不知,即使在幻想中有所想象,他也不予重视。这种缺乏预见是难能可贵的,它与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希望以及自信相呼应。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影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