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孩真正提升自信心了吗?

  《孩子都是老灵魂》

  【过动症】你的小孩真正提升自信心了吗?

  原来他从小就是个好动的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赞美及鼓励,也许是不得法,又或许是父母亲的方式不正确,他一直有那种“我什么都做不好”的感觉,由于一直被指正、被责备,他开始容易犯错及缺乏自信心。身为身心科医师的我,之所以会领悟到这件事,得由一个过动症的孩子谈起。这孩子大约在小学四年级时被诊断出过动症,便开始使用“利他能”这种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的药物。

  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明明孩子是缺乏耐心、注意力不易集中,为何还要吃“中枢神经兴奋剂”呢?这我们就要从安非他命谈起了。

  安非他命也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人在吸食安非他命之后(通常是将结晶的安非他命放在玻璃吸食器内,用打火机加热,令安非他命结晶体挥发成烟雾,再予吸食)会产生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较有精神,能提升注意力及自信,仿佛精神百倍、信心满满似的。据说过去日本神风特攻队出任务前都会来一口,后来因为安非他命有降低食欲的作用,也曾被当做减肥药物。

  那位孩子目前已是初二的学生,来看我之前,每天平均吃四颗利他能,有时甚至会多吃;评估之下,认为他已达药物依赖的程度,于是我一方面探究原因,一方面试图想办法将药物逐渐减量。当时,我根据过去治疗许多安非他命滥用的青少年及成年人的经验,想起了他们临床上共同的心理机制:缺乏自信。人可能在一时好奇下使用安非他命,但若心理及心灵健全的人使用一两次或一阵子,不会产生太大的副作用,或好奇心过了就不会再使用。倘若使用后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幻听、幻视、多疑心及被害妄想,或渐渐成为药物滥用者,则表示这个人的家庭、心理及心灵早就出现问题了,安非他命只是后来的帮凶而已。

  那些滥用安非他命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声音是:“你怎么那么笨,这个也做错,那个也做不对!”他觉得自己不管如何表现,得到的都是指责、否定及批评;在内心深处,他一直想力求表现,得到赞美及肯定,却是充满了强烈的自卑感。

  于是,我开始探讨利他能使用过量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原来他从小就是个好动的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赞美及鼓励,也许是不得法,又或许是父母亲的方式不正确,他一直有那种“我什么都做不好”的感觉,由于一直被指正、被责备,他开始容易犯错及缺乏自信心。

  这孩子内心的自卑感日益形成,逐渐影响到他整个人格及学习的成效。他告诉我,吃了利他能之后,比较有自信,考试可以考个八、九十分,如果没有吃,只能考三、四十分;吃了药后,信心增强,注意力也能集中,上课可以专心及学到东西,也比较不会和同学产生冲突。

  我恍然大悟,原来利他能这种药,其实和安非他命的作用类似,都是“化学性”地令人提升自信心。一旦信心增加,注意力就专注了,学习成效也变好,有了自信心及成就感相助,当然就不易因内心的自卑及挫败情绪和其他同学起冲突。但是,各位亲爱的父母,这只是药物化学性的假象,请问你的小孩真正提升自信心了吗?还是,我们其实是为了那短视的成绩进步而“因小失大”?

  接下来,我开始和这位少年及其父母共同拟订治疗计划——我们并非立即减药,而是承认,药物“化学性”地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令孩子不再一直处于挫败及自卑的心境当中;但是,我们不想一直依赖药物。一系列的亲子治疗性互动于是展开。

  我引导父母,如何发自内心地“赏识你的小孩”,如何在心态、言语、行为上给予孩子正面的回馈,令孩子重新产生自信心,能将父母对自己的肯定、鼓励及赞美“内化”,形成人生的信念及正面情感的基础,成为一个心理—生理的机制,以取代利他能之前的作用及角色——但这回依赖的可不是药物,而是自己内在的心理力量。

  当孩子的自信心逐渐产生,整个人格朝向正面及有信心的方向发展,你会发现,学习必然会进步,人际关系也会变好,而且,根本就不需要用药。

  【过动症】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大人

  如果你的小孩将来是个棒球选手,而他最伟大的天赋是盗垒,简直就是个不世出的天才盗垒王,那我大概也很难想象他从小可以乖乖地坐在教室里上课,应该会经常扭动,坐也坐不定,站也站不住,因为那小小的身躯里藏着一个具有伟大爆发力的运动灵魂啊!根据新时代大师赛斯的理论,人的意识可分为“九大家族”,每个意识家族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及能力。比如说,有一种意识家族专精于疗愈,虽然这个家族的人们不一定是医生或护士,也许只是个便利商店的员工,但不知怎地,当人们看到这个店员时,特别能产生温暖亲切的感觉,也许和他聊个几句,便发现对方很能够了解自己的感受,而自己的情绪被抚平了。

  另一种意识家族,则特别擅长身体表演及运动方面的能力,比如伟大的芭蕾舞者、杰出的运动家,大概都是这个家族的成员;此外,还有一种家族特别喜欢当老师,他们不见得有多聪明,或有多高的发明天分及创造力,但他们很擅长将所学所知化为浅显易懂的说法,令他人学习得津津有味,也特别能够鼓励人们、有教无类,令学习者感到自己被重视及启发。

  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是这九大意识家族的成员之一,多多少少都传承了他所属那个意识家族的特殊天赋及能力。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制度及方式,并非建立在对人类九大意识家族的认识上,事实上只适合少数一两个意识家族。对大多数意识家族而言,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一种“非适性教育”或“歧视教育”。

  比如说,许多被诊断为过动症的小孩,他根本是属于“身体表演者及运动员”那类意识家族的成员。请大家想象一下退休的篮球天王麦克·乔丹,回到他的童年——我实在很难想象他可以四、五十分钟都坐在教室里的椅子上和所有小朋友一样乖乖学习。这样说好了,如果你的小孩将来是个棒球选手,而他最伟大的天赋是盗垒,简直就是个不世出的天才盗垒王,那我大概也很难想象他从小可以乖乖地坐在教室里上课,应该会经常扭动,坐也坐不定,站也站不住,因为那小小的身躯里藏着一个具有伟大爆发力的运动灵魂啊!

  若你的小孩是那种冲动型的孩子,在学校动不动就和同学起言语或肢体冲突,而受到老师的责罚及家长的责备——请各位不要误会,我不是在将所有这类行为合理化,或为这样的小孩找借口。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的小孩会成为未来奥运跆拳道金牌选手,目前只是尚未完全学会如何妥善驾驭自己过人的反应及体能。在一直不断的冲动背后,也许这个小孩需要的是大人的引导及教导,把他的冲动化为运动场上高人一等的反应力。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小孩相当早熟,有自己的主见及思想,有时甚至会反驳父母及师长的管教,从不好好顺服老师的教导,也不见得与班上的同学相处和谐;那么,让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力,他的思想及行为如此的鹤立鸡群,是否将来会成为当代的伟大哲学家,带领全人类跳脱制式的思维方式及僵化的行为模式?或是成为全国最大反对党的领袖,总是能够挑战权威、为弱势发言、为人民谋福利呢?

  那么,那伟大的运动员及最大反对党的领袖,会不会在小时候被诊断出过动症,然后被当做一种“病”,给予抗过动症药物的治疗,只因为父母要他乖乖地专心学习、成绩优秀?

  我常说一句话: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大人。现代的教育方式非常褊狭,对“运动家及身体表演者”这类意识家族的孩子,根本就不公平——他们也许必须身体一边动,才能一边学习,或者必须通过身体的律动才能学习。

  我期待我们的父母、教育者及医师,能够多了解孩子天生的潜能,而不是“错教”或“错医”了。

  【忧郁症】不晓得自己活着干嘛?

  青少年也许因为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课业压力及感情的挫败,而产生一些忧郁症状:缺乏动力、思想黑暗、悲观、不想出门、想休学、情绪不稳及睡眠障碍,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晓得自己活着是为什么,人生有何意义,为何要念书,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青少年忧郁症,指的是初中到大学阶段的学生,也许因为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课业压力及感情的挫败,而产生一些忧郁症状:缺乏动力、思想黑暗、悲观、不想出门、想休学、情绪不稳及睡眠障碍,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晓得自己活着是为什么?人生有何意义,为何要念书,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有些人甚至觉得——也许死掉是个不错的选择。

  身为精神科医师,我经常是既纳闷又心疼,明明是一群花样年华的年轻人,理应充满了活力、欢笑、朝气及未来无限的可能性,为什么内心却如此的空虚、负面及暗淡无光?于是,我开始探究他们成长历程及家庭背景的种种样貌。

  第一种是家庭看似健全,父母并未离异或去世,但孩子从小却在一种“被忽略”的环境下长大——父母各忙各的,也许忙于生计以及应付生活中琐琐碎碎的痛苦,也许急着照顾下面更小的弟弟妹妹,根本无心顾及这个孩子。

  孩子就在过度早熟及独立的情况下长大,他的任何需求所得到的响应是:“别吵!我们在忙,有什么事自己解决!”于是,孩子在内心形成这样的想法:“我一定要搞定自己,任何情感或实质的依赖与需求,都是惹人不悦、麻烦别人的,我才不要成为别人的负担呢!”

  第二种是父母早期离异——想当然,单亲的爸爸或妈妈既要照顾小孩,又要忙着赚钱养家,哪还有余力经常地陪伴孩子、和孩子谈谈内心的感受?也许常说:“真希望你们早一点长大,这样我就不必负担那么重了!”

  更糟的是,父母或许是自己不想面对那段离婚的伤痛,也鸵鸟心态地以为只要大家都不提,孩子就不会在意。其实错了!孩子不但在意,而且在意得要命,孩子不想提,或许也是怕父母伤心。但是,孩子内心的疑惑、失落感及负面影响,因着家人的避而不谈,从来没有机会被好好地处理及面对,也形成了孩子早年的忧郁性格。

  第三种是父母之一早期过世,由于这是因病、因命运、因意外,你无法责怪任何人,但孩子内心却出现了“空洞感”,那是一种对爱的感觉——被他人陪伴、照顾感受的需求未被满足的“空虚感”。

  孩子在早年阶段,因着父母爱他、照顾他、在乎他的感觉,而令孩子也可以爱自己、照顾自己以及在乎自己的感觉。可是,“如果从小没有人在乎我,那我又为什么要在乎我自己?我活在一个没有人在乎我的世界里有什么意义?”这样的孩子在生命当中,会很快养成“放弃”的心态,他们不论在学业、感情或将来的工作上,遭遇挫折、失败或拒绝之后,都很容易采取退缩及放弃的态度,以致成年的生涯总是郁郁寡欢,也许可以和朋友吃喝玩乐,但内心总有一种很深的空洞及空虚感,觉得纵然放弃一切也无所谓,反正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要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呢?早期的发现及介入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父母的忽略、早期离异或其中一方的去世,我的处理原则是:“宁可假设有,也不愿轻易放过!”因为触及这类内心话题,小孩子常会以“没有哇!”或“不知道!”一笔带过,青少年则自尊心强,也许根本不会承认,大人们也就跟着忽略了,但其实是不可以的。

  在治疗上,我会从同理及照顾孩子的感受开始进行:“小时候会不会觉得没有爸爸好像很奇怪?”“有时会不会羡慕别的小孩,希望有个妈妈可以在身边照顾自己、听自己说说心里的感觉?”“好像同学都有个爸爸可以带他们打棒球、解决学校的事,会不会觉得自己遇到功课及生活上的困难,都没有人可以问、没有人可以支持?”

  当孩子内心这些对爱匮乏的感觉被看见、被呵护、被在乎、被照顾到了,整个人生因为具有踏实的内在感受,而将可以重新灿烂地扬帆出航。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