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BB“性本善”为何“爱行恶”

http://www.sina.com.cn    爱美网 微博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善良的,但是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好像并不是这样,他们身上也有“性不善”的一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丧失了善良的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本性,然而由于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孩子正在逐渐丧失这种本性,看看下面的两个例子,相信家长会有所深思。

  “行恶”事件:排斥弱势群体

  佑佑病了,戴着大口罩来到幼儿园,老师对大家说:“小朋友们,佑佑今天感冒了,我们一起来好好关心他、照顾他,好不好?”小朋友们看着佑佑的大口罩,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佑佑像往常一样跑向好朋友安安:“安安,给你看爸爸昨晚买给我的悠悠球!”没想到安安反射性地弹开了:“你有病,不要过来!”佑佑愣在一旁,孤独地捧着悠悠球坐了一个上午。

  午饭时间到了,小朋友们成群结队来到饭桌前,佑佑也小心翼翼地坐下,摘下口罩准备吃饭。同桌的元元一见佑佑摘下口罩,立刻尖叫起来:“不要坐在这里!你会传染给我们的!”其他小朋友也厌嫌地看着佑佑,不让佑佑坐在自己身边。

  感言:

  患了伤病的小伙伴是集体中的“弱势分子”,理应得到同情和关爱,但佑佑在幼儿园的一天却充满了无助和难堪。不少孩子将病痛、残疾、或者甚至只是倒霉的小伙伴列入了“隔离”队伍,在排斥和嘲弄之下,突显出这些孩子日渐冷漠、自私、缺乏同情的心。

  “行恶”事件:对小动物的麻木残忍

  东东和小朋友们在院子里踢球,有人起哄说:“谁能瞄准踢中王爷爷家屋檐下的燕子窝?”正玩得兴高采烈的东东大喊了一声:“我!”随后一个飞脚……“砰”的一声,两只雏燕随着球一起滚落到地上,痛苦地拍动着羽翼未丰的翅膀。小朋友们兴奋地围上去,拿起小石块扔雏燕玩。

  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天真无邪的孩子对弱小生灵原本应抱有天生的亲切感和爱心,但是东东及小伙伴们“不知轻重”的冷漠表现却让我们感到无比心寒。其间流露的爱心缺失、麻木和残忍,难道仅仅归咎于孩子们的“不懂事”和“淘气”?

  “行恶”事件:暴戾的报复战

  小区广场上,康康和小哥哥打起架来。事情原本是小哥哥挑起的:他看见了康康漂亮的滑板车,想借来玩,康康不干,小哥哥就仗着自己的身高优势一把推倒了康康,抢过滑板车。康康自然不甘心受欺负,三番五次挥拳冲上前,却都被小哥哥轻易反击回来。小哥哥还对康康挑衅说:“你要是没本事拿回滑板车,它就归我了!”康康气得满脸通红,小拳头攥得紧紧的。这时,他看见小哥哥滑着滑板车靠近了大台阶的边上,就猛地朝小哥哥冲去,狠狠一推!来不及躲避的小哥哥尖叫一声,连着滑板车一起摔下了十几级的台阶……

  本来只是孩子之间平常的争执和打闹,占理一方的康康却没有采取正确的途径去为自己争回权益,反而采取了极端手段,最终酿成伤害事故。孩子对问题的错误处理反映了其认知上的缺陷,恶意的暴戾行为背后是一颗温和、善良心灵的流失。

  剖析:孩子为何性不善?

  家长行为观念的影响

  不少家长本身就对孩子是否需要善良心存犹豫——虽然知道善良是人际和谐的根本,但又生怕孩子会因为不合时宜的善良而导致软弱吃亏。家长对孩子面面俱到的保护和“非常态”事故的提醒,如提妨患者传染疾病,陌生人搭讪时不要回应等等,早早为孩子的心灵竖起了壁垒,无形中给孩子种下自私、冷漠的性格之因,这些都是善良之心的天敌。另一方面,家长是孩子的教育者及指航仪,孩子的一切行为发展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家长的粗暴会使孩子暴戾,家长的尖锐会使孩子刻薄,家长的软弱会使孩子消极,家长的冷漠会使孩子恶劣。

  恶作剧心态的萌芽

  从孩子的心态上来看,有的时候他只是想引起人们的注意,以为恶作剧是赢得别人注意的方式,尤其当得到同伴的附和及赞赏时,孩子更觉从中获得无比的快感。他们折断花木、虐打小动物、嘲笑弱势群体,往往认为只是参与了一场游戏,而不知道自己表现出了错误及恶意的行为。孩子的“不知轻重”反映出他们缺乏道德界限,忽视了“劣行”为他人带来的伤害。这样的孩子若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教育,最终则有可能走向冷漠、暴戾和残忍,发生诸如早前硫酸泼熊、虐猫等令人心寒发指的事件。

  不良环境的污染侵蚀

  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的渗透也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欺骗、虚假、冷漠、暴力等实例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远比书本上千篇一律、空洞平淡的劝善童话要生动得多。当孩子们知道现在街上的乞丐大多是团伙骗乞,路见不平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后才能决定是否挺身而出,酒楼食肆的野生动物比山林里多得多,过马路时来扶老奶奶的陌生人可能就是伺机下手的小偷时,他们的善良及热忱也在社会不良风气的阴霾中逐渐被冲淡、消散。

  善良是包含很深内涵的概念,不仅表现在孩子的行为举止、待人处世上,对孩子的内心、观念也有严格要求,包括了丰富的爱心、由衷的同情心、坦率的宽容心以及坚定的抗恶决心。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善良学习,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充满善心和爱心的人呢?

  让孩子接触宣扬真善美的卡通片及书籍

  当下,许多为孩子“度身订做”的卡通、书籍并没有很好地承担传播真善美的职责,也没有将重点放在描写温情和童真上,跳跃的排版、浓重的色彩、过分渲染暴力手段等等潮流,对孩子的心智发展及善良心态无疑是不利的。正因如此,家长要为孩子把好关,细心筛选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卡通及书籍,如《西游记》(告诉孩子什么是正义与理想)、《宝莲灯》(教孩子懂得信念与亲情)、《花仙子》(让孩子明白了善良与勇气是通向成功最好的钥匙)……

  以身作则,当孩子受到外界污染时及时引导

  家长是孩子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对象,作为参照标准及学习榜样,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在孩子心里烙下印象,“善良示例”的模范作用也不例外。有的家长认为,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大人面对的环境及问题毕竟比孩子所接触的复杂,很难在孩子面前时刻示范绝对的“善良标准”。其实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孩子自然会在成长中逐渐熟悉社会规则及人情世故,一味为孩子的心灵竖起壁垒,将孩子的体验与真情隔绝,使他体会不到助人为乐的成就感,感受不到无私奉献的满足感,反而对孩子日后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利,毕竟生活中善良之光闪烁的地方仍然是主流。但当孩子真的受到来自外界的恶性影响、不当污染时,帮助孩子辨明是非,坚定地站在善良与正义的一方,家长更是责无旁贷。

  留心孩子的成长环境及伙伴间的互相影响

  切勿忽视来自孩子身边的力量,当孩子认识第一位邻居,结识幼儿园里的第一位小朋友,就标志着开始踏入人际交往圈子,独立面对社会,独立思考问题。当孩子以自身并不圆熟的视角开始解读世界时,起初总是很容易产生“趋众心理”,被身边的人和事所影响,无论这种影响是好是坏,是善是恶。这时,家长便需要随时留意孩子的细微变化,熟悉他的生活圈子,了解孩子的习惯及喜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环境及伙伴能相互带动,一起进步;当不良的风气、伙伴或意识出现时,家长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做好孩子合格的“监护者”。

  为孩子营造表达善意的实践机会,赏识孩子的善良举动

  理论及意识的灌溉永远不及实践机会的力量大、影响深,在关注孩子“善心”的同时,别忘了为孩子营造表达“善行”的机会。善良是品德,只有将其化为具体的实践,才能体现价值所在。家长在具体操作时,不要把善良行为上升到太神圣的高度,这会让孩子误以为,只有发生重大事件或原则性分歧时才需要表现善良。不妨从身边小事开始教育,例如,当爸爸下班时,主动为其端来热茶,表示爱心;当妈妈生病时,帮忙分担一些家务,表示体贴及理解;当看到老奶奶行动不便时,上前搀扶、耐心引路,表示乖巧和懂事;当看到大孩子欺负小弟弟小妹妹时,上前劝说阻止,表示正义及勇敢……久而久之,孩子便会熟知表达善意的行为方式,养成行善的习惯。同时,当孩子做了体现善良的行为时,家长要适时夸奖,赏识孩子的善良举动,真诚的鼓励能让孩子体会到满足感及成就感,明白善良是好孩子的必备品德。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学会互助及感恩

  这“两心”就像善良的左膀和右臂,是衡量善良与否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孩子的“善良教育”中的重点学习课程之一。由于成长环境的单一,大多数独生孩子们的自我观念较重,遇事自然优先考虑自己,常常忽略他人的处境及需要,而且难免带有高傲、自私的劣习,觉得人人为我是天经地义。这些都是培养孩子同情心及爱心最大的拦路虎。为了使孩子学习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心怀慈悲,对人对事常怀感激之心,家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培养。常给孩子讲些蕴含哲理的小故事,引导他向善;多让孩子与同龄人接触,让他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和平等的个体;以孩子的名义带领他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让他体会助人的乐趣;当孩子得到来自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时,适时教育他表达感激。让孩子明白,生活总是在真善美之间不断流动及循环,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参与及推动。

  日常生活中,家长向孩子表达关爱的方式有许多:以身作则,给予孩子的种种帮助必须具有正面意义;对孩子的善良表现适时赞美,对错误也要及时批评指正;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重视,信任孩子,了解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透过语言动作,让孩子体会家长的关爱;等等。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影响 
  • 新闻北京等6市将为外地户籍人员办出入境证件
  • 体育英超-托雷斯破门 切尔西4-2胜登榜首
  • 娱乐张伟平指艺谋单方面分手:应给我个说法
  • 财经电商价格战恶评如潮 收益或难抵信用透支
  • 科技探秘硅谷“梦想大街”:谷歌诞生地(图)
  • 博客随船记者蒋晓峰:保钓过程全记录(图)
  • 读书文革时期的女流氓(图) 1979小平猛批越南
  • 教育孩子学英语年龄越来越小 父母充满焦虑
  • 育儿违规爽身粉或致中毒 保姆虐婴(图)
  • 健康分辨市面上不同种类盐 咳嗽吃啥好得快
  • 女性紧身胸衣外穿风潮 周迅杨幂复古妆容pk
  • 尚品香氛国度的情欲之水 因爱之名的催情食物
  • 星座哪种面相克夫 测试你会爱错人吗
  • 收藏伦敦奥运邮票销量不及北京奥运两成
  • 热点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