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家庭教育 > 《父母的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 正文
星期六下午,张珊去楼下的小杂货店买鸡蛋,5岁的小胖也跟着去了。在回家的电梯里,张珊发现小胖正津津有味地嚼着泡泡糖。张珊没给小胖买泡泡糖,那他的泡泡糖是哪来的?很快,张珊猜到是小胖乘店主与自己闲聊不注意自己在货架上拿的。
回到家里,张珊打开电视,调到小胖喜欢看的少儿频道。一边看动画片,一边与小胖聊天。
“小胖,你这泡泡糖是自己从刘阿姨(杂货店店主)那里拿的,对吧?”张珊问。
“嗯。”小胖点点头。
“我小时候也拿过别人店里的橡皮擦,现在还觉得不好意思。”
“为什么呀?”小胖扭过头来问张珊。
“因为我没给人家钱。”
小胖有些不以为然地说:“我看刘阿姨货架上有那么多泡泡糖,我拿一块有什么关系。”
于是,张珊耐心地告诉小胖,说刘阿姨很辛苦,要卖很多很的泡泡糖和其他东西,才能挣到足够的钱来付房租、送小宝(刘阿姨的孩子,跟小胖在一个幼儿园)上幼儿园,等等。
“哦。我再也不拿刘阿姨的东西了!”小胖终于明白了要给刘阿姨付钱的道理。“妈妈,那我们什么时候去给刘阿姨钱?”
“你真是个像小童童(一部小胖喜欢的动画片主人公)一样聪明的孩子。”张珊抚摸了一下小胖的小脑袋。
这就是一位高情商妈妈!
当张珊发现小胖“偷”了东西以后,她并没有暴跳如雷,这说明她善于识别和调整自己的感情。回到家,打开电视,让小胖看他喜欢的节目,这就是张珊在发挥利用感情的能力,营造一种有利于与小胖沟通的气氛。
张珊说自己小时候也拿过店里的橡皮擦没有给钱,这同样是在发挥利用感情的能力,目的是希望引起小胖感情上的共鸣。由于得到了小胖感情上的共鸣,于是,张姗开始讲刘阿姨虽然有很多泡泡糖但需要赚钱的道理。尽管这种道理在成年人看来很浅显,但对于小胖来说仍属于“大道理”,不过,小胖还是接受了,因为他的感情状态完全是向张珊开放的。
“妈妈,那我们什么时候去给刘阿姨钱?”改正自己的错误,是小胖的自觉行为,而不是迫于妈妈的压力或威胁,这说明张珊很顺利地对小胖的感情进行了调整。当然,如果张姗的处理方法没有引发小胖感情上的共鸣,那小胖就不可能主动提出要给刘阿姨钱。
如果张珊情商不是很高,那这件事的结局又是什么样子呢?结局有可能是这样的:当张珊猜到小胖的泡泡糖是“偷”来的之后,马上会质问小胖为什么要偷人家的东西。面对暴跳如雷的妈妈,小胖自然说不出(或者不敢说)“偷”东西的理由。于是,张珊拖着小胖回到小卖部,在向刘阿姨补了钱之后,让小胖进行道歉,保证今后不再这样做了。张珊之所以让小胖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小胖“长记性”,今后不再做类似的事情。
在张珊看来,这事就到此为止了。但是,事情的结局远比张珊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屈于妈妈的压力,小胖向刘阿姨道了歉,但小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在很多家长眼里小小年纪没什么自尊心可言——于是产生了报复的念头:“这次我被你们抓住了,那下次我就会注意不被你们抓住!”反正我“偷东西”已经是个“坏孩子”了,那我就破罐子破摔,干脆坏就坏到底——尽管小胖没有这么明确的思路,但潜意识会驱使他这么去做。因而,他有可能会去再偷东西,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毁掉自己的一生。如果张珊想到了这么一种可能,那她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其实,孩子们经常会做出许多类似小胖这种“偷东西”的行为,他们之所以“偷东西”,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品性很坏,而是他们不懂成人世界的规矩造成的。当然,拿别人的东西又不被发现,这事很刺激,因而很好玩,这就是孩子的逻辑。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不要马上“上纲上线”,定性为人品问题,因为这样的行为只能称之为“不当行为” ——因为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年龄相称,符合他们的行为逻辑。如果家长们自己夸大这种不当行为的后果,给孩子贴上“问题少年”的标签,从而给孩子重罚让他们“长记性”,那结局无非是这么两种:一是孩子报复家长,叛逆性越来越强,最后变成真正的“问题少年”;另一种是孩子服服帖帖,对家长逆来顺受,最终变成一个缺乏自尊和自爱的人。
反思:在一般情况下,发现孩子做出不当行为后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