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宝宝需要怎样的幼儿园?

  每年四五月,都是宝宝进幼儿园的报名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宝宝的“入园大事”自是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随着申城人口出生总数连续4年突破18万,上海学前教育已经进入高峰期。眼下,年轻父母最纠结的莫过于:宝宝需要进一所怎样的幼儿园?

  判断幼儿园的标准

  对于家长来说,让孩子进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是第一考。在他们眼中,公办园和民办园最明显的区别在收费上:公办园收费较低,最低每月学费150元(二级幼儿园),最高800元(示范园)。而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总体要比公办园高出不少。对此,幼教专家指出,公办园因为政府承担了充分的办学经费,加之具有服务社会的使命,所以学费不可能很高,但绝不意味着它的办学质量会比收费高昂的民办园差。

  “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要看幼儿园的教育内涵。为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办学的民办园也会不错。如果是没有资质的或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民办园,家长可要当心了。”静安区南西幼儿园园长洪晓琴支招:“家长不妨去打听一下幼儿园的实际运行情况,如果是‘重教轻保’型的,偏科或只关注兴趣班,忽略孩子健康生活和安全保育的,这样的幼儿园不会好。”

  而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张明红则力“挺”公办幼儿园:“公办园师资过硬,由于相应的培训和学习较多,老师的专业成长得以保障。”

  “公办园一般都是划地段招生的,可以满足大多数孩子的成长需要。而民办园可以满足家长的选择性需求。”在上海市教委幼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幼华看来,很多民办园在硬件上很舍得投入,园所环境相当不错,教学内容特色鲜明,家长可以按照孩子的个性需求和自身的价值取向,来选择合适的幼儿园。“比如有的家长想让孩子从小在艺术方面得到较好的熏陶,便可以选择以实施艺术教育为特色的民办幼儿园。”

  好老师比名牌幼儿园更重要

  就如学校有名校一样,幼儿园也有“名园”。不少家长会舍近求远,要求“择园”,送宝宝进“名园”,导致一些热门幼儿园的报名与录取比例高达4比1。对此,幼教专家均表示:追求“名园”没有必要。

  “近10年特别是近5年来,随着区域教育‘均衡、优质’的目标引领,尤其是教育投入的增多,区域之间幼儿园的差距越变越小。”静安区南西幼儿园园长洪晓琴直接否定了“名园说”。“拿静安区来说,公办园早已没有二级幼儿园了,12所一级幼儿园中,示范园也有3所。各家幼儿园的师资力量都差不多,而示范园也正在努力把特色教育辐射到更广的范围。”

  浦东新区金囡幼儿园园长曹莉萍则指出,如果一定要给示范园和一级园打分的话,它们肯定都是90分以上,细微的差别在于示范园可能是95分,一级园可能是93分。而这两分的差距,出于硬件设施、综合管理、家园互动等多方面的考量,有时并不直接与教育有关。“仅仅为了这两分的差距,就牺牲掉孩子每天至少1小时的睡眠和活动时间,这种舍近求远得不偿失。”

  “就近入园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市教委幼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幼华认为,每天早起赶路上幼儿园,势必会影响宝宝睡眠。与其把这些时间花在路上,不如早点去幼儿园参加体育锻炼和其他活动,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更有好处。“3-6岁的成长,最需要关注的还是健康和安全。”

  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张明红干脆表示“幼儿园名不名无所谓”:“每所公办幼儿园的环境、设施、课程都是统一的,连玩具都一样,差别不大。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比硬件更重要!”

  幼儿园没有真正的面试

  招生时摆个小桌子,老师接收报名材料时,会跟小朋友聊几句,或是拿一点玩具给他玩玩,问他几个问题,这就是公办幼儿园的“面试”,对于不少家长而言“如临大敌”的面试,在幼教专家眼中,却是不值一提:这种“面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了,但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试。幼儿园老师只不过想借此对孩子有一定的了解,而不是以此为门槛来挑选孩子。

  “招生时老师和孩子交流,是为了消除孩子的陌生感和恐惧感。”静安区南西幼儿园园长洪晓琴劝诫家长们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叮嘱孩子“在老师面前不要乱说哦!一定要有礼貌,一定要听话!”而应该让孩子在老师面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自然放松才好。

  而浦东新区金囡幼儿园园长曹莉萍亦表示:所谓的面试只是幼儿园了解孩子基本情况的一种渠道,老师顺便观察一下孩子的特点。“当然,对于极少数智力发展确实有严重问题的儿童,或是身体有残疾的孩子,幼儿园会建议家长送到特殊学校,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对于有些民办幼儿园由于供不应求而通过面试筛选学生的做法,幼教专家表示“不提倡”,更不建议家长为了准备面试而给孩子施加压力。

  不要送宝宝去全托

  对于繁忙的家长来说,送宝宝“全托”似乎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此举却遭到了幼教专家的一致反对,他们希望家长尽量克服自己的困难,尽量挤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因为,这一阶段的亲子情感发展,非但是无可替代的,也是不可逆的。错过了,便无法补偿。据了解,上海目前提供全托服务的寄宿制幼儿园非常少,而在国外,幼儿园是根本没有寄宿制的。

  “3-6岁孩子是最需要父母的,因为他们需要心理安全感,需要亲子沟通,亲子依恋。而老师,是不可能取代父母的。全托的孩子,容易有‘被抛弃’感,不利于亲子关系。”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张明红认为,全托还会令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落差:“父母每周跟孩子见一次面,会出于补偿心理对孩子百依百顺,这会跟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形成强烈反差,更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市教委幼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幼华特别强调:“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如果全托,很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而情绪问题又会影响到他的健康,对他将来的人格发展带来不利因素。很多家长觉得全托的孩子自理能力强,其实,只要你方法得当,在家中照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而一些幼儿园园长也建议家长从儿童身心发展角度着想,能不全托就不全托,实在没时间带孩子,也要在送去全托前留出足够的过渡期,让孩子逐步学习独立生活、适应离开父母。孩子入全托后,家长也须与学校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可电话沟通,传传照片,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存在。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教育  策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