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该归哪个部门管?或许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教育部门。其实,幼儿园的主管单位并不仅限于教育部门,目前除了公办园,还有单位自办园、村办园等。但有一个现象引起记者的关注,即在占幼儿园相当比重的民办幼儿园中,有很多竟是由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公司开办的,这是为什么?
发现
一颗龋齿引出的质疑
今年3岁的菡菡正在通州某幼儿园就读,是一颗龋齿让菡菡的妈妈对幼儿园的资质产生了质疑。
“孩子的牙齿不太好,才3岁,一颗门牙就有龋齿了。”菡菡妈说,她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卫生部门将给在园儿童进行氟化泡沫治疗,防治龋齿。“当时听了好高兴!”于是连忙打电话问幼儿园,回答却是没接到通知说有谁会来园为孩子治疗。
这事儿不能耽误,一周之内菡菡妈打了40多个电话,问过十几个单位,但都说“不知道”。“新闻里明明说了的嘛!”直到找到牙防所,疑问才解开。
“牙防所说他们只给在教委注册的幼儿园的孩子做这种治疗。”这让菡菡妈有点儿蒙了,难道自己孩子所在的幼儿园没有在教委注册?
打电话问通州区教委,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说,菡菡所在的幼儿园的确没有在教委注册。事后据记者查询北京市教委网站公布的幼儿园名录后发现,岂止菡菡所在的幼儿园,在其周边的几个幼儿园也都没有经过正规注册。
“没注册咋就开园招生了,为啥没人管呢?”对菡菡妈的质疑,教委工作人员没作明确的回应。
咨询教委后的第二天,菡菡妈早早地来到幼儿园,当面询问园长。“园长倒是很实在,直接告诉我教委注册手续还没办下来。”这让菡菡妈明白过味儿来,怪不得之前拿到的孩子入园缴费的收据时,纳闷儿公章上的主办单位怎么是一家公司呢? 原来是这么回事!
至今菡菡妈的顾虑也没全消除: “不能在幼儿园里做氟化泡沫防龋齿没关系,我自己也能带孩子去做,但没在教委注册,万一出现其他问题,谁负责监管呢?”
揭秘
民办幼儿园多数是公司办
在通州区,像菡菡上的这种编外民办幼儿园,主要集中在城区南部新开发的社区。这种情况在其他区县存在吗?
在丰台区一新建小区附近,记者找到了一家幼儿园。这家幼儿园利用的是社区的底商,一处非独立的二层建筑用房。幼儿园的教室、厨房等主要功能区都集中在二层。负责人刘女士告诉记者,目前该园在园幼儿约有150名,处于满园状态。在园儿童从2岁半至5岁不等,分成几个大小不等的班级。
走上二层,记者发现,这所幼儿园的内部装饰很精细。地面铺设了防滑地胶,墙壁包着防潮墙衬,门把手都高于儿童的头部位置,桌角等带尖的部位都小心地用软质材料包好。走进一间教室,只见两名老师正带着小班的孩子一起做游戏,旁边还有一位保育员。
在中控室,刘女士指着几个硕大的电脑显示器告诉记者,从幼儿入园到下午放学,全程都有监控,家长可以随时调看, 确保放心。接着, 她拉开办公室里会计的抽屉,取出一个大档案袋,里面装满了家乐福、欧尚等商场超市开具的食品原料发票。另一个纸袋里装着厨师的健康证和体检证明。“我们这个幼儿园的管理、师资、伙食绝对是一流的。”刘女士很自信,说为了办幼儿园,已经投资上百万元了。
即使这样用心,刘女士还是不愿提及幼儿园是否“正规”这个话题。最终,她告诉记者,目前幼儿园持有的是工商部门核发的艺术培训公司的法人执照,在教委注册的事儿因为户外活动场地的问题搁浅了。就在距离这家幼儿园几百米远,一家原本以语言教育为主的培训机构,前不久也悄悄办起了“特色幼儿园班”。这个幼儿园的信息在市教委的网站上同样查不到。
天通苑是大型社区,据记者在当地调查,除几家大型幼儿园作为知名幼儿园的“连锁店”或分园存在外,很多小型幼儿园也没有在教委注册。经营幼儿园的高先生倒是挺坦白,他说曾咨询过教委,但因自己租的房子面积和户外场地都不符合要求,所以没法儿注册,但并没影响他这所仅能容纳几十人的幼儿园年年满员。
调查
办个幼儿园成本不低
毛先生一直想办一所能接纳180个孩子的幼儿园,但从教委咨询回来后有点儿垂头丧气。他告诉记者,尽管有各种办园的鼓励政策,但现在申办一个符合标准,能在教委注册的幼儿园,难度还是太大了。“如果一切都严格按规定办,就得投巨资。即使有钱,还有运行亏本儿的风险。”这段时间他在考虑,究竟是继续申办,还是索性退出呢?
办个幼儿园,成本不低。
毛先生递给记者一份打印的《北京市幼儿园、托儿所办园、所条件标准》,其中几个关键处还用红笔勾了出来,特别醒目。
“按教职工与在园幼儿的比例规定,招收180名儿童入园,至少得配30名工作人员,按社会平均工资计算,每月开支就超过15万元。”据毛先生计算,即使180名儿童全部缴费入园,每个月的保教费、伙食费收入不过22万元,除去工资,只有7万元“活钱”可供支配。
“再看看房屋面积要求,至少得900平方米,按现在每平方米租金一天2元计算,一个月又得花掉5万4千块。”这一来,“活钱”只剩下1.6万元了。而水电开支、日常运行经费、伙食成本等还没计算在内,如果加上这些,办个幼儿园在没有财政补贴的情况下,笃定是要赔本儿的。
对这份已经制定了十几年的《标准》,毛先生研究了许久。“不是标准太高,而是现在幼儿园的运行成本太高。”《标准》要求,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老师和1名保育员。这样的人员安排,在公办园可能没压力,但投资民办园心里就要盘算:3个人的工资、保险等加起来每月至少1.5万元。
《标准》对园舍建筑的要求更让毛先生头痛。每个班活动室兼卧室70平方米、厕所6平方米、盥洗室8平方米、衣帽教具储藏室9平方米、音体活动室70平方米、厨房80平方米、办公用房152平方米。6个班、180人的幼儿园,面积至少要在2000平方米以上。
“租金还好说,关键是地方难找。”毛先生曾动员各种关系,找到一些场地,但都不合适——小区配套幼儿园,开发商预留的户外活动面积小;写字楼房间不合适,须投巨资进行改造;社区底商没有操场。
支招
规范民办园其实也简单
编外民办幼儿园的出现,反映出社会的需求,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强引导,依法管理,甚至需要及时调整政策,争取将符合条件的幼儿园纳入到学前教育事业中来。
建议一
对工商登记的培训企业逐一核实
“认真监管是批准机关的职责。”从事法律服务工作20余年的律师吴树友认为,注册成商业性质的培训机构,却行幼儿园之实,工商部门有监管、制止的义务。
“达不到条件,教委不给批准注册,就改头换面到工商部门登记一家培训公司,再以这个公司的名义对外招生、办幼儿园,这已经不是钻空子,而是违法了。”
律师建议,工商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登记的企业,尤其是培训企业应逐一上门核实,发现违法超范围经营的应该责令改正。对发现经营需要前置行政许可、审批的,应当要求其获得相关资质后才准许恢复营业。
吴树友认为,工商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以公司名义登记的幼儿园,应摸清情况区别对待,根据房屋设施条件、招生情况、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等,可将幼儿园分为“取缔”和“经整改能基本达标”两类,对后者应督促其尽快办理相关许可并及时向教育部门通报情况。
建议二
适当降低幼儿园的申办门槛
在研究了本市出台的《北京市举办小规模幼儿园暂行规定》后,毕业于北大教育专业的博士李莹认为,适当降低幼儿园的申办门槛十分必要。她建议,应进一步理清申办幼儿园的准入障碍,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准入标准,对符合基本条件的予以注册发证,既有利于主管部门监管、指导和规范,也能解决入园难的问题。
目前,本市的编外幼儿园至少有上千所,这些幼儿园虽没拿到办学许可手续,但解决了一部分适龄儿童入园需求,部分缓解了入园难的矛盾。专家建议政府部门正视这些幼儿园所发挥的作用,对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应尽量纳入学前教育监管体系,降低编外园的办学隐患。
专家表示,对未办理登记的民办幼儿园,应进行认真筛查,给予指导、扶植,帮助其升级,达到国家标准后应准许其注册。只有在限定时间内达不到相应标准的,才强制关闭。
李莹说,对一些地产开发项目,政府应严格审查配建幼儿园的建设情况,防止开发商在幼儿园建设项目上搞“缩水”,遗留下隐患。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在人口密集的新城、新建小区等地,可适当放宽幼儿园建设标准,例如放宽生均建筑面积、户外操场面积等。
建议三
政府出资购买民办园学位
市政协委员朱敏在做客首都之窗时建议,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学位的方式缓解民办幼儿园收费贵的现状。同时,减免民办幼儿园的税收,并对水、电、气、暖费实行民用标准。
数据显示,1990年北京幼儿园有4793所,而到2008年,本市注册幼儿园仅1266所,在园人数27万余人。近几年,京籍和非京籍新生儿每年在18万左右。也就是说,注册幼儿园可提供的学位数仅有适龄儿童的一半。虽然本市计划在3年内投入15亿元建立118所公办幼儿园,5年内投入50亿元,在新建300所幼儿园的同时再扩建300所,但供需矛盾突出已是不争的事实。
朱敏表示,在物价高企,又没有政府财政补贴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只能靠高收费来解决经济困境。对于降低民办幼儿园收费的实现途径,她建议政府以奖励的方式购买服务,以降低民办幼儿园的成本。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购买学位。对民办园服务半径内上不起幼儿园的孩子实行公办园的收费标准,差额部分由政府补偿。”朱敏还认为,应用政府支付民办园教师工资的方法来降低师资负担。政府可向民办园派驻公办园教师,并要求民办幼儿园降低收费标准。
将民办幼儿园的水、电、气、暖收费按民用标准收取,适当减免税收,也将大大降低幼儿园的运营成本。据测算,本市城区民办幼儿园每个孩子每月的运营成本约为1500元。
此外,专家们还认为,应该使公办幼儿园的师资流动起来,建立优秀幼儿教师到其他较差公办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代课的机制,通过优秀幼教师资传帮带, 提高普通园的办学质量和幼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最大化。
入园提醒
择园三要素
一、年龄。孩子3岁再入园,3岁前尽量不要入园,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家庭教养。
二、就近。就近入园,可减轻家长的负担,也可免去许多路途的奔波和担忧。
三、适合。优先考虑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特色是否符合孩子和家长的需求,让孩子快乐轻松地享受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