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的能力

  《随心写出好文章》

  现在,家长们大都知道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对爱提问的孩子不像老一辈那么不耐烦了。但“爱问”就一定是思维发达的象征吗?

  有一段时间,朋友的女儿来我家待了几天,我发现她很爱提问。做作业几分钟就要问一次,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这道题是什么意思之类。她已经六年级,记得鲁鲁在四、五年级时就已经很少问这类问题,作业都是独立完成,我是很少进他房间的。

  我带她上街,她也很爱问,几乎不停地说话。但我发现,和她很难交谈下去。她问完问题,只要得到一个简单的答案,就马上跳到另一个问题。她问的问题也很简单,譬如“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者干脆就是她自己已经有了判断,需要得到一个确认而已,譬如:“这东西很好吃,是吧?”“这东西很好玩,是吧?”很奇怪,这种句型在鲁鲁那里几乎不会出现,同样的事物,鲁鲁可能会问:“这东西什么味道?”“这东西怎么玩?”

  她虽然在不停地问,但似乎对答案并不关心,往往我还没解释完,她又跳到另一件事上,这让我觉得很累、很空虚、很没有意义,因而变得烦躁起来。

  我感觉到,我和她之间好像有一道墙,我在墙这边,她在墙那边,我们之间对话就像隔墙喊话一样吃力。很多时候,她不是真的有什么问题需要我解答,她好像就是自问自答,我的回答根本是可有可无的。

  她似乎在不停地辨认,却没有思考;在不停地问,却根本没有听。这让我对“提问”这件事有了新的感悟。如果一个孩子的思维仅仅局限于知道这个事物的名称,而不去对它的样貌、本质做更多的观察、思考,并且因为轻易知道了答案,就急于转到下一个事物,这必然错失深入理解的机会。而且,提问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只有心灵开放的人,才能从问答中吸收到充足的营养。

  知道一个概念,只是进入大千世界中一个很小很小的房间。我不知道她的思维为什么是这样的,也许她与父母的交流就是这种模式,就只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

  我于是推测,孩子的精神基因,主要是通过与父母的交流获得的,从这个意义来说,家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与孩子交流,不仅是教他学习知识、学习为人,而且有更深一层的心智开发作用,包括智力的开发、思维模式的建立,这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很重要。

  提问这件事,确实不仅涉及智力,还和孩子的心理状况很有关。曾有一个朋友的小孩,我和他说话或者玩游戏时他很安静,但我一转身做其他事情,或者和别人说话暂时顾不上他,他便马上会发问,问的都是极浅的问题,似乎就是随口找一个问题来问,如果我仍然没有理他,他会很生气地大声打断我和别人的对话,非让我立即回答不可。我后来明白了,有些孩子问问题,不是他真有什么疑惑,而是要引起大人的关注,他只不过是借提问来和大人建立关系。这种情况下的提问,就不是一种真正的交流和探讨,而是对你的能量的吸附,这会让人非常累,时间长了就会有几近枯竭的感觉。

  孩子之所以不停地想吸引大人注意,是因为他内心没有安全感,他害怕没人理、害怕被抛弃。由此可见,获得充分尊重,与父母有着良好关系的孩子,他的注意力可以放心地从父母身上移开,去关心周围的大千世界,因而具有更强的探索和追问的能力。而他的独立,也让父母轻松。

  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父母也能从中获取营养。

  前段时间整理日记,正好看到2004年和鲁鲁的一篇对话《树一直在长》,可以看出鲁鲁的思维方式有明显的延展性,因而我们的对话能够深入下去,我们彼此都获益良多。当时鲁鲁8岁,上四年级。

  附:我与鲁鲁的对话

  树一直在长

  和鲁鲁议论古树,我说树每一年长大一点,越老的树越大。

  鲁鲁:“树每一年都在长?一直都在长吗?”

  我:“是,一年一个年轮,一圈一圈的。”

  鲁鲁:“树可以一直长,那人可不可以一直长呢?”

  我:“不可以,人长到一定时候就停止发育了,越老可能还越矮,最后就萎缩了。”

  鲁鲁:“为什么?”

  我:“我也不知道。科学上好像有一个解释,我看见过,但忘了。不仅人,猪、狗、猫之类都是这样。大概,假如一直长,食物也满足不了,空间也满足不了,这是上帝安排的吧。树不一样,树越长得高大越好,它本身就是资源,不会危害别的生物,所以就让它长。动物太大了对自身和别的生物都不利,如果一头吃草的动物长到楼那么高,一天就把一大片草吃光了,怎么行?而且它自身的骨骼也承受不了那么大的重量,海里的鲸鱼如果上了岸,骨头都会被自己的重量压断。所以就不让它长了。自然淘汰吧。”

  鲁鲁:“那树就不会被淘汰吗?树可以长到天那么高吗?”

  我:“不能。树也不能无限地长,长到太高太大,它脚下的土地也承载不了,能量也供应不上,自然就会枯萎;树的体积如果太大,风的阻力也大了,自然就会折断。所以,总是有限度的,总有一种机制在制约它。”

  世界要平衡发展,不可能让某一种或某一个东西过分强大,过分强大的东西,无论周围的环境还是它自身都不能支持,所以过于强大是要遭天谴的。这也是个真理吧。

  (2004年11月28日)

  其实,在儿子问我这个问题之前,我真没有仔细想过,我最初的回答其实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是儿子的追问使我的思路深入下去,想清楚了一系列的问题,也纠正了自己的偏差。所以,好的追问是对思想的启发,是一种滋养而不是攫取,因而不会让人厌烦、逃避。

  很多时候,我对儿子是抱有敬意的,觉得我不能轻易去塑造他,他本身的灵性就已经是无价之宝了,我所要做的,只不过是让他的天性更自由地吸收周遭的营养,同时将一些遮蔽天性、扭曲天性的东西去掉。

  记得某一天,大约是鲁鲁八岁半时,我做饭放弃了川味,按照北京口味炒了一个蒜薹肉丝,他吃得很香。我们于是有了一段对话。

  “妈妈,你说我为什么那么适应北方的生活呢?”鲁鲁问。

  “大概,因为你上辈子是北方人!按佛教的观点,人死后灵魂还在,还会投胎,进入下一轮的生命,成为一个新的人。但是上一世的印记多多少少还会保留一些。灵魂,你知道吗?”我做着轮回的手势,问他。

  “知道。”

  “哦,知道?”看着他平静的表情,我有点惊讶,“那你说说,什么是灵魂?”

  “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鲁鲁笑着说。

  “哦,和我一样,我也是知道,但说不清楚。没人说得清楚。”我也笑了。

  “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像西瓜瓤吃了,西瓜籽还在。”鲁鲁忽然补了一句。

  我不禁瞪大了眼睛,望着他,半天没有言语。这个西瓜瓤和西瓜籽的比喻,我越想越觉得深刻,生命和灵魂,不就是这样的吗?

  (2005年4月25日)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