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诱发”和“早期教育”

  《带孩子决胜后半场》

  “早期诱发”是一种家庭教育模式

  我是这样给“早期诱发”下定义的:

  对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年龄在9至15岁的少年儿童,智力发展在中等或者中等以上水平,可以有意识地诱发其产生超常少年所具备的各种个性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兴趣、注意力、信念、情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从而实现以非智力因素促进其智力的快速发展。

  所谓“早期”,是指人成长的早期,即定义中所说的9至15岁。为什么起于9岁?因为早期诱发模式是从少年大学生成长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少年班里有9岁开始自学中学课程的例子。还能否再早?无实例,不好回答。

  为什么止于15岁?因为超过15岁就进入青年期了,就不是“早期”了,就不是诱发的研究对象了(图1)。

  所谓“诱发”,是早期诱发模式的核心,是早期诱发模式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所采取的方法。它不是灌输,也不是命令,而是“诱”,通过诱导让教育对象自己产生“发”的效果。

  强调诱发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认识:少年大学生之所以比一般同年龄的孩子聪明一些,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系列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而这些个性心理品质,其他智力一般的孩子(以下简称常态儿童)也是具有的,只不过是一时隐蔽着,没有得到开发,没有发挥作用,因而智力发展一般化。如果我们想办法把这些隐蔽着的个性心理品质诱导出来,能让它发挥作用,那就能推动孩子快速发展。这是“诱发”的另一层含义。

  这是根据早期诱发对象的年龄特征提出来的方法。因为处在9至15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很强,逆反心理很大,靠灌输、命令等强制手段已经难以达到教育的效果。只有通过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其自己做出我们所需要的行为,达到教育的目的。

  所谓“有意识”,就是在适当的时机,按诱发者的意向进行主动的安排。早期诱发行为,不是自发的、盲目的、不控制的、放任自流的,而是家长自觉、主动安排的有意识行为。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孩子的兴趣、注意、信念、情绪和情感、意志等各种个性心理品质。这些因素是促进孩子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只不过需要家长把它诱发出来。就是说,早期诱发模式教育孩子,不是让孩子从无到有产生什么新的能力,而是诱发出孩子本来就有的。

  所谓“快速发展”,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孩子的过去有了比较大的、明显的进步。不能说只有考上重点大学、只有成为少年大学生才叫诱发成功。

  早期诱发的目的和内容,不只是向少儿灌输具体的知识,也不只是帮助他们记忆具体的知识,这些方面自然很重要,但是早期诱发更加强调进行兴趣、注意力、信念、情绪和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的训练和提高。可见,早期诱发是从人才必备的素质的整体上来进行的。

  “早期诱发”和“早期教育”有异有同。

  在教育对象方面,早期诱发的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早期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前期儿童。

  在教育内容方面,早期诱发是通过“诱”,使本来没有显露、没有产生作用的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显露出来,发挥作用。因此,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同时进行。早期教育比较多的是强调“三四岁识字,四五岁阅读”,比较注重知识的获取,虽然也强调进行一些心理素质的训练,但是由于孩子小,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训练的内容比较少。

  从工作进行的方式上说,早期诱发和早期教育都强调采用启发式、诱导式,调动孩子的内在因素。在早期教育中,如果孩子不接受教育,强制的方法往往也可以奏效;在早期诱发中则不同,诱发活动不见效果,不能采取强制方法,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采取强制方法,不仅肯定不会见效果,由于孩子的逆反心理,还会把问题搞得更坏,严重破坏亲子关系,使下一步的家庭教育更加困难。

  早期诱发,是少年班研究成果,也让我的孩子考上了少年班

  早期诱发可信吗?有些家长有疑问。我在这里说:“早期诱发,可信!”

  不是因为这个模式是我提出来的。我有以下四个理由:

  (1)早期诱发的事实依据: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研究的成果

  我在本书的“序”里曾经说过:在少年班研究中,我发现:有40%的少年学生出身工人、农民家庭,父母亲识字不多,甚至是文盲,因此这些学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可是,他们后来都考上了少年班。

  这其中的奥妙究竟在哪里?通过我对他们一个一个地进行深入的观察、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他们往往是在小学或初中时,遇到了一个好的班主任,或者遇到了一个好的物理老师、数学老师,或者有一个关心他的舅舅、姑姑或叔叔……这些人对他们进行引导,在非智力因素上刺激他们,激发他们的好胜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攀比意识,培养他们的自觉性,从而诱发出少年大学生具备的那些优秀心理素质,使他们获得快速发展,考进了少年班。

  也就是说,他们是通过诱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孩子智力因素的发展,最终考进少年班的。少年班大学生中这种实例比比皆是:

  鲁勇,现在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当年,他报考少年班时,曾两次名落孙山。他不是神童,并没有一考就中,是“毅力”帮助了他,他第三次才被录取。

  程新,一位女同学,进少年班时15岁。初中二年级那年,她第一次见到少年班招生数学考试卷,试着去做,结果只做对了一半题,并不是聪明无比。但是,她不服气,她不信女同学真的比男同学笨,是“志气”帮助她在高中一年级时考进了少年班。

  黄茂芳,原名叫黄茂财。父母都是文盲,从小就调皮捣蛋,在小伙伴中是有名的“三军司令”。后来父母给他改成女孩的名字“茂芳”,希望他性子会变得温和一些。可是他性格还是老样子,常被老师留下来写“检查”,是远近有名的“打架王”。从小学到中学,前面六位班主任都对他没有办法,到初二时遇到第七位班主任却很有方法,在这位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他初中毕业时就考进了少年班。

  施展,在他11岁上小学五年级时,参加中考。虽然镇海一中根据他数学考了100分破格录取了他,可是,物理只有5分,化学得了0分。可见,他也不是神童。但是,两年后,他13岁高中毕业时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28岁成了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数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铁军,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后,就职于美国Citadel Investment Group。可是,他当年进入高一后,各门功课成绩曾迅速下滑,有的只有六十几分。后来,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他迅速改变现状,才考进少年班的。

  杨丹洲,现在是美国亚立桑那大学药学院的教授。当年,由于随父母工作调动,辗转于哈尔滨、扬州、长沙等地,多次搬迁,多次转学,学习成绩不太好。三年级时,一次算术接力赛中,竟将“6×7”写成等于“48”,遭到班上同学的笑话。恰恰是这一刺激,激发了她的好胜心,她开始自学。后来考进少年班。

  曹辉宁,小时候不聪明,被爸爸妈妈称作“小笨蛋”,自认比哥哥笨。邻居也说他反应迟钝。可是,舅舅对他说:“哥哥每天晚上看书1个小时,你每天晚上看书3个小时,就算哥哥比你聪明1倍,你也可以超过他。”正是这笔似是而非的时间账,诱发了小辉宁的自信心,树立起超过哥哥的目标。结果,在舅舅的帮助下,13岁考进少年班,实现了超过哥哥的目标。

  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充分表明,这些本来成绩中等的孩子,之所以后来能超常发挥,进入少年班,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受过某种“刺激”,激发了他们的优秀心理品质,是以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获得发展。

  所以,他们的表现就是早期诱发模式赖以存在的事实依据。

  (2)早期诱发的理论依据: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客观规律

  我们从理论上来分析在少年班里观察到的现象。

  本书在“序”中就提到:在少年班里,60%左右的学生出身于中小学教师、医生等中小知识分子家庭,他们都具有良好的早期教育,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在早期得到比较好的训练,具备了一系列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广泛浓厚的兴趣品质、专一强烈的注意品质、高度的自觉性品质、随遇而安的情绪调控品质、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等。这是少年大学生成功的根本因素,是这些非智力因素促进了智力因素的快速发展,所以他们比同年龄的孩子要聪明一些(图2)。

  我们再看图2的下半部分。另外那40%的少年大学生,出身于工人、农民家庭,父母亲识字不多,文化程度低,甚至是文盲,因此他们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错过了早期教育的关键期。

  图2所显示的两种不同的发展途径,却得到了相同结果,其原因是他们获得了相同的、优秀的非智力因素,所以都获得快速发展。那60%的孩子,他们优秀的非智力因素是早期教育时期培养的;这40%的孩子,他们优秀的非智力因素来自早期诱发的结果。

  这引起我的思考:如果这个早期诱发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只要让其他孩子也能够具备少年大学生这些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那其他孩子也应该能够获得比较快的发展。我把这个设想叫作家庭教育的“早期诱发模式”。

  我综合了这两个方面的实践情况,提出家庭教育的“早期诱发”模式:对于错过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孩子,还有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那就是在9到15岁之间,通过早期诱发孩子的心理品质,让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作用,他们就可能相对于自己的过去更快速地发展。

  其实,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教育实践中,就智力抓智力,智力往往上不去。当注意到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时,让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智力会得到很快的发展。这已经是心理学界、教育界的共识了。

  因此,早期诱发把诱发的内容,直截了当地指向非智力因素,并且坚信只要能把这些非智力因素按照需要诱发出来,就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著名学者于光远同志早在1978年少年班刚刚创办时就指出:“不要看不起小孩子,我认为人的智力发展所能达到的可能性,远比已经达到的要高得多。”他说,如果“在生理上保养得好,在心理上又教育得法”,许多小孩都有可能达到少年大学生那样的智力水平。

  可见,每个孩子都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而要变这种“可能”为现实,关键就是“生理上保养得好,心理上教育得法”。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查子秀同志曾撰文指出:“超常儿童不是天生的。虽然这些儿童自然素质比较优异,但优异的自然素质只提供发展为超常儿童的可能性,只有在适当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下,这种可能性才会转化为现实。”因此,超常儿童是可以有意识培养的。

  可见,“早期诱发”的本质,就是回答“心理上怎样教育得法”的问题。

  (3)早期诱发的提出者是少年班创建时的直接参与者

  (4)早期诱发的提出者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验证了早期诱发

  当我总结出这一模式之后,我进一步问自己:如果我这个早期诱发的结论是正确的,我只要让其他孩子也能够具备这些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那其他孩子也应该能够获得比较快的发展。

  从逻辑推理的角度看,一般的孩子也应该具有这些心理素质,只不过一时还隐蔽着,没有起作用,因而智力发展中等。如果我们设法将这些隐蔽着的良好心理品质诱发出来,让它们发挥作用,那么一般的孩子就应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呢?能够复制吗?是可操作的吗?

  就在我思考这个结论正确与否的时候,我突然眼前一亮,我的两个孩子正好进入少年大学生快速成长的年龄段:老大是儿子,叫司卫东,1970年10月出生,当时11岁,在初中一年级;老二是女儿,叫司晓春,1973年12月生,当时8岁,在小学四年级。何不在他们身上试一试我的这个设想呢?

  我的儿子司卫东在童稚时期,并没有显得特别聪颖,直到两岁多才开始说话,一家人曾经担心他是个哑巴。即使后来学会了讲话,讲得也并不流利,有些词还常常说颠倒了。比如,“吃饭”,他总是讲“饭吃”;“开门”,他总要说“门开”。思考问题反应也比较慢。有一次,外婆来了,他急急忙忙跑去喊妈妈,跑了一段路,见到妈妈,还想不起怎样称呼外婆,只好说:“妈妈,妈妈的妈妈来了,妈妈的妈妈叫我来喊你。”

  由于当时成天搞政治运动,加上他妹妹也出生了,所以我只好把他送到乡下他爷爷奶奶那里去。爷爷奶奶视他如宝贝,宠得不得了,爸爸妈妈又不在身边,更是无法对他进行早期教育了。后来,他从乡下转学到中国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读书,在乡下已是小学四年级,在中国科技大学附小插班三年级。结果,学期结束时,只得了个第24名。虽然他很努力,成绩也有所上升,但直到初一,还一直在班上十几名徘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他也没有什么奢望,只盼他能考上某个大学或大专,将来有个糊口的职业也就算尽了为父之责了。

  既然要验证早期诱发模式的正确性,我就把在少年班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方法用到儿子的教育上吧。

  让我非常高兴的是,我的实验在儿子身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上学期,儿子的成绩排名从数年徘徊不前的状态,一跃成为全班第三名。此后,从初二到高二,一直保持在班级中的前五名。在他中学的最后一学期,即高二下学期,既要准备高考报考少年班,又要准备高二期末考试的情况下,仍夺得了全班第一名。进少年班后,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他的成绩稳步上升,六个学期有五个学期获得二等或三等人民奖学金,最后一个学期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张宗植奖学金”,以第一名的成绩在材料物理专业毕业,保送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读硕博连读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现在是美国布鲁海汶国家实验室物理系的研究员。

  女儿司晓春于1991年也考进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后在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获计算机硕士学位,现在是美国某企业的高级程序员。

  可见,早期诱发模式在我的家庭教育实践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这一成果以一个真实的家庭教育案例,证明少年班研究的结论是正确的、是可操作的。它充分说明,错过早期教育时机的孩子,还有一次快速发展的机会,那就是在12岁前后,通过实施早期诱发的方法,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可以实现孩子的快速发展。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