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每个家长或孩子都只可以自己推动自己。一个人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所以,没有“教”,只有“学”。因此,“教”孩子不重要,使孩子“学”到才重要。要求别人放弃他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而去接受另外一套,这是很困难的事。孩子也有他自己的一套,家长明白孩子的一套,从他的角度去看问题,最有机会使他接受你的观点。好的动机只是让一个人去做某一件事的推动力,但是不能给他控制别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愿发生的权力。家长认为为孩子好便一定要他跟随家长的意愿去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三)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
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是重要的。老是强调自己说得怎样正确没有用,孩子收到的信息对他来说是什么意思才重要。话有很多种方法说出来,使听者完全领会讲者意图便是最好的方法。用孩子听得明白、能够接受的语言、语气、说话模式对他说话,会产生较好的效果。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信息有同样的反应。一个孩子对你说的话的反应,不代表另一个孩子也一定会有同样的反应。说话有没有效果由讲者控制,由听者决定。孩子的反应将表明你说的话有没有效果,而你可以通过改变说话的内容和方式去控制效果。改变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没有效果的说法,越说孩子越不会接受,效果越差。
(四)孩子的学习来自家长的行为和情绪,而不是家长的指令。
家长处理一件事的行为模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会跟着做。孩子看到家长面对一个情况时产生的情绪反应,便会认定那是正确的,并且在自己面对同样情况时会做出同样的情绪反应。语言或文字本身不能在孩子身体和脑子里产生具有学习效果的行为模式或情绪反应,所以教条式的训导效果不好。家长的指令,若用孩子不懂的语言模式发出,会使孩子难以跟随。不要只为自己想说什么而说,先想一想这样说孩子会不会不明白,修正了再开口。
(五)所有行为必有其正面动机
每一个人都为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些需求而做事。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有其意识不到的意义,也就是说是有意义的,但他不懂得也没有能力说出来,因为这些意义是深层的心理活动。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孩子的潜意识有很多程序,要确保在每一种情况下给他选择最多最好的做法,虽然潜意识有时会欠缺周详。
家长需要把孩子的行为与动机分开。我们可以不接受一个人的行为,但不能不接受其背后的动机,否则会使孩子跟家长对着干,让家长的引导变得无效。孩子行为的本质有错或者效果不好,我们应该加以否定,但孩子总是不断地企图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必须肯定他这样做的动机。接受一个人行事的动机,便能接受这个人,因而可以引导他改变行为。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加以肯定,再引导孩子去另找更有效的做法,这是最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径。情绪和动机都没有错,只是所选用的做法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情绪给孩子力量或方向,动机维持孩子想提升的心,帮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是家长的责任。
(六)有更好的方法,每个人定会追随。
每一个人都选择能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孩子也一样,只是他不知道怎么去解释。人拒绝改变是因为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必须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果的方法,他才会接受并因此改变。让一个人认识到另一个方法能使他得到更多,而付出的代价更少,这个人自然会采用那个方法。孩子同每一个人一样,不断地在这点上努力。更好的方法是提供帮助,即给对方更多的选择,指定必须用某个方法则是企图操纵对方。所有人都欢迎帮助,抗拒操纵。你的孩子欢迎你的帮助,但会抗拒你的操纵。
(七)凡事总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至今不成功,只是说至今用过的方法尚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对孩子必须坚持效果,而不是坚持方法。没有办法,只能说已知的办法行不通。每天都有新事物出现,对孩子的方法也可以不同。世界上尚有很多我们过去没有想过,或者尚未认识到的方法。教导孩子是数年以至数十年的事,这么长的时间里,总会有新的方法想出来,就怕你停步不肯去想。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会有机会找到它并使事情改变。相信没有办法对你没有好处,只会使你停留在无力无助的境况;相信有办法可以使事情有转变的可能,你才会愿意开始真的去想想。无论什么事情,我们总有至少三个选择的权利。只有一个或者两个选择的情况便会陷入困境;有第三个选择想出来,便会有第四个、第五个及更好的选择出现。
(八)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孩子所做的或遭遇的每一件事,都对他的将来有所影响。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做法,是想找出其中最好的一个。孩子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才能知道哪一个是最好的,并且有所突破。孩子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充满好奇,正是为了学习如何掌握更多、做得更好。孩子从发生的事情中学习,把焦点放在帮助他提升的东西上,他便懂得处理将来遇到的同样的事情;把焦点放在“失败”和被否定、责骂上,他以后便不愿意面对或尝试,因而就不能有效成长。
(九)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
代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便是企图替代孩子成长。任何替代孩子成长的企图,最终都会在孩子的身上产生负面效应。孩子学不到,会依赖和缺乏自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不到该学的东西,长大后要付出很大的痛苦代价。家长代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不会得到孩子的尊敬。爱依赖的孩子只会抱怨及挑剔父母。鼓励和引导孩子做照顾他自己的事,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有效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够成长为一个有能力和可以照顾自己的人。孩子的自发性,积极的态度,自律、自信和自尊,都与这点有关,因为这些都需要从“自己做自己的事”中培养出来。
(十)“爱”不可以作为筹码。
家长对孩子的爱超越一切事物,应该是孩子在世界上永不会失去的东西。因此,家长不应随便地用它作为要挟或交换的筹码。这份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信心及活力的源泉。因此,孩子必须对这份爱没有任何怀疑。这份爱若在家长的语言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会对亲子关系的崇高程度有所怀疑,因为这份爱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这份爱若因为孩子做的某些事而失去的话,孩子渐渐会变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因此,不要在事情的讨论中把它拿出来做条件。家长若对孩子开出条件,把这份爱作为筹码,孩子他日也会把对家长的爱作为筹码。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亲子关系完全破碎便是这个原因;更坏的是,这个模式会传给下一代。
我曾设计过一个“NLP卓越青少年”的活动课程,它是专门针对8岁到14岁孩子的,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信、社交与协作能力。有一次,在开始的仪式里,我们要求每个同学轮流出来说几句话,其实也就是站出来介绍下自己。其中,一个9岁的孩子到最后都不敢站出来。我在旁边看到他从仪式开始就表现得非常纠结,两个手的手指不停地动,所有同学都说完了,他还是没做好准备,不能主动去说。终于一个助教走到他旁边,用一只手按住他的后背,引导他一句一句说了出来。他说完那几句话后,我看到他整个后背都被汗湿透了。
后来我跟他谈才知道,他是在一个严厉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到大父母都是严厉的时间多,温柔的时间少。对他,父母经常用“你必须”“你应该”这样的语气说话,而且他们强烈要求孩子听话,不可以顶嘴。他也曾几次想说一些话,最后的结果,不是被父母批评否定,就是被骂了一顿。所以,从小他就学会了只是垂着头,听从父母的指令,什么话都不讲。他入学两年,他的班主任就对他的家长说,你的孩子有很严重的社交问题,不能跟其他同学相处在一起。这时,他妈妈就着急了,就把这个孩子送到这个班里来,希望有所改善。参加这个班的孩子,很多都有类似的情况。这些孩子在父母某一种亲子模式下生活了很多年,最后出现一些不够理想的情况,于是家长就把他们送来参加某个学习班,希望过上两天,孩子的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试问,用3000天造成的不良情况,却希望孩子在3天里消除,同时还要学到有效的方法,不仅让他有不同的表现,还要有良好的发展,这个要求是否太高了?
我设计的这个课程有这个可能,可是要具备一个必须的条件,就是家长要配合。假如家长不准备改变,孩子的问题会重复出现,以致成为他一生的问题。我也想起了这个班里的另外一个9岁的孩子,他上课的时候从不举手,游戏、比赛、抢答等他都不愿意举手。后来问他原因,他说:“从小到大,我说什么爸妈都否定我,他们都说我什么都做不好。”
亲子关系是每个人人生里第一份关系,它跟人生里所有的其他人际关系都不能同一而论。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父母将一张白纸般的完全空白的心理塑造成一种能力的过程,从而让孩子能够适应这个社会,同时获得成长。所以,在每个人出生后的几年里,他收到的信息,也就是他的心智、大脑会逐渐帮他塑造出这个世界是怎么一回事的最根本概念。在孩子身边的人里面,最为关键的就是父亲与母亲。在孩子的心灵里,父母是绝对爱自己、会保护自己的人;是可以绝对信任、绝对爱的人;也是完美的、不会错的人。因此,当孩子听到这两个绝对爱自己而且不会错的人说自己没用,说自己不好的时候,这些评价就好像烙印一样,在他的心灵里牢牢地印上,伴随他一生。在成长的路上,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烙印,妨碍了整个人生的发展。这些烙印当然是可以消除的,可是由于两条原因:其一是没有觉察;其二是带着对父母的爱而抗拒,使得消除烙印的工作往往变得非常不容易,变得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