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及其对智力发展的作用

  《带孩子决胜后半场》

  (1) 你知道什么是兴趣吗?

  关于兴趣,现在有一些家长,包括一些中小学的教师,往往把兴趣理解为学习以外的活动,比如,画画、弹琴、武术等。这种认识是偏颇的。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总是和一定的情绪或情感联系着的。或者简略地说,兴趣就是人们对某种事物喜好的情绪。

  可见,关键在于是不是喜欢。孩子喜欢画画、弹琴、游泳、武术,我们就说,孩子对画画、弹琴、游泳、武术有兴趣;孩子喜欢学习、喜欢读课外书,就是对学习、对课外书有兴趣。

  兴趣又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事物本身并无兴趣,而是对于这一事物未来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例如:

  爷爷问小孙子:“你最喜欢干什么?”

  “我最喜欢看小人书。”

  “那么,今天是星期天,你怎么还在做作业、复习功课呢?”

  “不做作业,老师要批评;考不好,妈妈会不喜欢我的。”

  看来,看小人书是小孙子自己直接喜欢的事,而做作业、复习功课不是他直接喜欢的事,他喜欢的是做作业这件事的结果: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和父母的欢心。在这里,看小人书是他的直接兴趣,做作业、复习功课是他的间接兴趣。

  兴趣由人的需要而产生,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兴趣可以产生需要,强化需要。而强化了的需要又可以巩固兴趣、稳定兴趣。

  兴趣人人都有,不同的兴趣对人的成长影响不同,喜欢看书的兴趣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喜好抽烟赌博的兴趣会葬送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应当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稳定的兴趣,避免或消除多变的、暂时的、消极的兴趣,允许孩子保留一些无害兴趣,使兴趣对孩子的成长发生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一般儿童年龄小、阅历浅,他们不可能自动地对学习产生直接、稳定、积极的兴趣,他们并不懂得把目前的学习同将来个人成才、建设祖国联系起来,因而并不认为学习是他们生活中的第一需要,也就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相反,他们把主要的精力和智慧放在学习之外的事情上,诸如无休止的玩耍、看电视、毫无选择地看课外书等。因此,对一般儿童来说,首先必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

  (2) 兴趣对智力发展的作用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兴趣是最活跃的情绪因素,是带着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学习和智力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于这一点,少年大学生的家长们都深有体会。本书在第三章的亲子条件中阐述宽容和训斥的时候曾提到过少年大学生田晓菲的妈妈,当人们向她询问怎样把孩子培养得13岁就出版了两本诗集、14岁就考进了北京大学英语系时,她说:“在子女的智育教育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会毫不迟疑地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最重要,如果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把看书学习当成负担,那么你其他一切努力都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兴趣,对于中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有兴趣才能学得好

  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使他更加积极地从事学习活动,并推动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

  例如,少年大学生张宝国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农村孩子。他在中学时就很喜欢读书。可是,家在农村,经济又困难,很难买到一本书。于是兴趣促使他到处借书看,有时为了借到一本好书要跑好几十里路。

  再如,少年大学生任勇,是合肥一中的毕业生。他喜欢物理,一心想报考中国科技大学的物理系,凡是物理专业的书他都有很浓的兴趣,都喜欢看。结果,他不仅如愿以偿地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进大学后还在中美联合招收的赴美物理学研究生考试中获得了全国第一名。

  人们把兴趣称作“记忆的促进剂”、“情感的催化剂”。感兴趣的事,不论过了多久,事情多么复杂,都会记得很清楚,都会使人对兴趣的对象充满感情。

  少年时期的达尔文喜爱观察昆虫,一次他发现了两个甲虫,立即一手抓住了一个。这时又发现了第三个甲虫,就迫不及待地把一个甲虫放进嘴里,以便腾出手来去捉第三个。

  积极、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推动孩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尤其是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本身的兴趣,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活动中作用特别大。如果激发了他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就会使他想深入学习。这时他就会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就是“我要学”,而不是老师、父母“要我学”了,就会兴致勃勃、深入地掌握这些知识,学习的效果好,耗费的精力也少。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较大成就的人,在我们周围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大都是对其所从事的学科或所学习的课程有直接兴趣的人,这种兴趣甚至会发展到入迷的程度。

  其次,兴趣对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性态度具有促进作用

  所谓“创造性态度”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尽可能地寻找最完善、最满意的方式来进行。比如,许多优秀学生在做习题时,不是解出来就了事,而是寻找还有什么其他解法?哪种解法最好?还有的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题目是怎么拟出来的。这就是在做习题这个活动中所具有的“创造性态度”。

  很显然,创造性态度对孩子的学习是很有益处的。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在学习活动中能具有创造性态度,但是,创造性态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活动者的兴趣有很大关系。如果一个人的兴趣较广、知识面较宽,他就可以从多方面得到启发,提出新的活动方式,这就促进了创造性态度的发展。

  例如,有一个少年大学生在读初中时就对数理知识有很大兴趣。除了数理课本之外,他还喜欢看有关数理的科普书。初中毕业时他报考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少年班招生复试时共有5道试题,他用了20分钟就做完了4道题,可是第5题他从来没见过。这时,广泛的兴趣帮了他的忙。他突然想到他读过的一本数学科普书《抽屉原理》。他用这本书里讲的方法把这一道题做了出来。结果复试成绩居当年全国少年班考生的第二名。

  最后,兴趣对于学生的未来活动具有准备性作用

  儿童、少年时期的兴趣对他们长大之后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方面例子很多。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于家乡村前一块巨大的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后来走入地质学领域,创立了地质力学。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他少年时期,一次过端阳节时,他的几个好朋友在桥上看赛龙舟,由于桥坍塌而落水身亡,从此他立志造桥,对桥产生了浓厚兴趣,走到哪里就注意那里的桥,成了国内外著名的桥梁专家。

  在中国科技大学第三期少年班里,冯珑珑同学考上了天体物理硕士研究生,后来又考上了南京大学天文系陆琰教授的博士研究生,现在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早在初中的时候他就听过陆琰教授的天文学科普报告,从那以后他就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兴趣”会有这三大作用呢?

  因为兴趣和认识、情感、意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兴趣对于感知、意志具有指向性。就是说人的感觉、知觉具体朝向哪个方面,人要确立怎样的意志,往往要受到兴趣的支配。兴趣似乎可以使人“自动化”地、不知不觉地去观察、去学习、去工作。

  “兴趣”在人才成长中如此重要,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当然要抓住兴趣不放。其实,我国古代教育理论中早就强调“乐学”原则,主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国外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也都认为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和促进儿童发展的起点。如果抛弃这个起点,就会堵塞孩子发展的道路。

  “兴趣”确实是一个人成长道路的起点,而且是珍贵无比的起点。所以,本书把“激发兴趣”作为早期诱发的第一个方法。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