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由浅入深激发兴趣

  《带孩子决胜后半场》

  所谓“激发”兴趣,是指通过家庭教育工作,使孩子直接产生所需兴趣的过程。“早期诱发”模式中的激发兴趣,强调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激发的方向,一个是激发的方法。

  激发的方向应该是孩子的发展方向,就是我在“早期诱发模式的操作步骤”第三步中所说的“帮助孩子规划发展方向”。因为理科、工科、文科、艺术等各门学科的内容不同,在激发兴趣时涉及的具体方法就不一样,激发时,不同学科不能一概而论。一个很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你整天给他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并不合适。一个内向、没有乐感的孩子,你非要送他去学钢琴也不合适。

  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有:榜样诱导法、攀比诱导法、好奇诱导法和最佳心理状态诱导法。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榜样诱导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孩子树立一个可供他学习的榜样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方法。这个榜样常常是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或革命家,且特别强调这些“大家”对人类所作的伟大贡献,启发孩子向他们学习。

  少年大学生况阳心目中的偶像是陈景润,而陈景润是受中学时老师在数学课上讲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激励;女少年大学生陈若平、程新的心目中的偶像是居里夫人。这些儿童都把这些大科学家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奋斗的目标,从而对学习产生直接兴趣,加快了自己的发展。

  这里的关键并不在于这个目标是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钱学森、华罗庚这些大科学家中的哪一位,而在于家长在家里如何把这些“大家”的事迹引入孩子的视线之内。

  在引入之前,要做好铺垫工作。因为并不是家长拿上一本《居里夫人传》给女儿,女儿就一定会看的。你指令性地要求她看,她肯定不看;或者即使她看了,也心不在焉,没有任何触动,仍旧达不到效果。

  这里的铺垫工作,就是当你确定要向孩子推荐那位“大家”的时候,在推荐之前,在家庭的吃饭、闲聊、逛公园等日常生活中,只要孩子在场,家长就千方百计地引入有关这位“大家”的话题。但是,谈的时候要表现得很随意,故意做出不是说给孩子听的样子。这样做,孩子不会感觉到这是在专门教育他,就在无意中接受了关于这位“大家”的信息。当这种铺垫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会主动询问这个“大家”的情况,或者自己去寻找有关这个“大家”的信息,这个时候火候就可以了,家长不失时机地把这位“大家”的传记图书推荐给孩子。

  这里所说的“铺垫”工作,就是一种“诱发”方法。

  (2) 攀比诱导法

  为孩子寻找一个年龄和学历都相仿的优秀对象,让孩子与之攀比,既类比又对比,以激发学习兴趣。这是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来激发兴趣的方法。

  许多少年大学生都是通过自发同某一优秀人物进行自我攀比,或经家长的有意识的攀比诱导激发起学习激情并获得快速发展的。

  本书在第三章讲到家长自我提高“必须做到的三句话”时曾介绍过的少年大学生施展,1967年生,浙江镇海人。1978年,他11岁读小学五年级时,从报纸上看到关于少年大学生谢彦波的报道,就自我攀比起来。他想,谢彦波11岁,我也11岁;他小学五年级,我也小学五年级;他能上大学,我怎么就不能上大学呢?他通过自学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于是,他决定自学初中数学。结果,半年时间跃过初中,直接升入高中,被镇海一中高中部破格录取,两年后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17岁进入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读硕士,19岁赴法国留学,28岁成为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数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少年班里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家能办到的事,我为什么不行?”

  他们总是与他人攀比,在攀比中不断地追求新的高于自己现有水平的目标,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兴趣经久不衰。

  明确的目标会给人以持久的兴趣和动力。日本的理发冠军——中谷仁,在中学读书时就把成为日本头号理发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多少年来他手持理发剪刀,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一目标的追求,终于获得了全日本理发竞赛冠军。

  和榜样诱导法一样,这里的关键,并不在于攀比的对象是哪一位,而在于家长在家里如何把这位对象的事迹引入孩子的大脑之中,让孩子自我攀比。

  在引入之前,也要做好铺垫工作。如果说难,也就难在这一点上。

  现在许多家长也在用这种攀比法,但是不知道需要铺垫,或者不知道如何铺垫。他们动辄批评孩子:“你怎么那么没出息?人家小明和你同龄的,在一个班级,他每次考试都是100分,你怎么就只有60分?”

  这种攀比的危害很大:

  首先,它的效果对孩子不是激励,而是打击;家长的责备,使孩子感受到的是歧视,心理上受到一种侮辱,虽然这并不是家长的本意。

  其次,这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不是孩子自己自发提出来的,所以孩子不会接受,如此一来,非但攀比本身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会导致孩子全面逆反,家长的什么话也听不进去。

  这里的铺垫工作,比榜样诱导法要难得多,因为这里的攀比必须是孩子自己自发的攀比。所以,当家长有了可以攀比的对象时,不能直接要求孩子去攀比,而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培养孩子学习上的好胜心,只有孩子在学习上也有好胜心,学习攀比心理才可能发生;另一方面,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在不经意间说出攀比对象的某些信息,但是只限传播信息,不向孩子提出任何要求。

  这种铺垫工作做得好,孩子的攀比心理是会产生的。这个时候,孩子会自己进行攀比。这里所说的“铺垫”工作,也是一种“诱发”方法。

  (3) 好奇诱导法

  好奇心是大部分小孩子都具备的心理品质,而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孩子对好奇的对象产生兴趣。许多科学家都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好奇心。

  著名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在和中国科技大学校领导座谈少年班教育时说:我们一定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要敢于提问题。考试考得好,也只是在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总不能老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呀。为什么理论物理领域中作出贡献的大都是年轻人呢?就是他们敢于怀疑,敢问。所以,好奇心很重要,好奇才能敢问。

  著名物理学家任之恭教授说得更具体、更明白。他认为:最要紧的是有没有好奇心。遇到问题要能追问下去,敢想、敢说、敢问。这种精神比在数理化哪个方面得了好分数都更重要。我们的中小学生,还有大学生,都要有胆量去提一些问题,要敢于怀疑,敢于反抗别人教给你的东西,要好奇。那个树叶是怎么长出来的?耳朵为什么要长两个?吃的东西为什么会消化?电视机为什么可以收到节目?可能有的孩子认为,它本来就是那样,所以就是那样,不发生怀疑,这就不行。我比较注重于敢想、敢说、好奇、敢问,甚至于反抗。这样,这个孩子才可能有所长进。

  在实际生活中,好奇心的作用确实很大。许多少年大学生都是从好奇开始自己超常发展征程的。

  少年大学生王凯宁就有一种少见的好奇心。他在中学时就对一道道数学习题感到新鲜稀奇。这些习题,出题人是怎么拟出来的呢?为什么有的简单习题,改头换面就成了一道难题,而解题规律还是一样?这种好奇心促使他研究起来。进少年班不久他就写了篇论文:《命题的推广和命题间的联系》。

  少年大学生董瑞涛在小学时就对数学十分好奇。他问妈妈:“2这个数字真有趣,怎么2加2等于4,2乘2等于4,2的平方还是4呢?”小董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自学中学数学,并因此在初中一年级就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来成了著名数学家谷超豪教授的研究生。

上一页123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