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目标,不给任务,不评价

  《发现孩子的潜能》

  不干涉,不急于定性

  孩子在从事各种活动的时候,家长最好都以游戏的态度对待之,不要太当真,更不要给孩子布置必须完成的任务。因为什么事情只要一成为任务,听话的孩子不管喜欢不喜欢都会认真去做,不听话的孩子则会反抗,这两种情况下都无法检测出孩子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也就是说,只要孩子有“做给家长看”的意识,他的真实心理就看不清楚了,而我们想了解的恰恰是不掺假的信息。比如我让孩子弹钢琴,当然可以简单定点规矩,但是我不要求他何时必须弹到几级,让他尽量保持“纯天然”的状态,以便了解他的真实情况。我不要求他“努力”,因为我想知道他不努力能达到什么水平。如果孩子不怎么努力就弹得有模有样,或者很痴迷,不让他努力他也很投入,那说明他有可能是这方面的材料,音乐智能比较发达,我心里就有数了。学校之所以难以因材施教,教师之所以难以看清学生的智能类型,重要原因之一是“任务”在作怪,一有任务师生都无法放松,大家的眼睛都盯着“抓没抓着耗子”,至于谁是黑猫谁是白猫,反而不在意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孩子的一切活动都不规定任务,有些事(比如学校布置的事情,或者家中某些必须按时做到的事情)是要当任务来完成的。我说的是其他的事情,说的是不要把什么事都当成任务来完成、都设置指标,那就容易掩盖真相,无法辨才了。家长一定要注意,不可盲目把机关单位或公司的那一套指标管理搬到家庭教育中来要求孩子,那是很外行的做法。

  孩子活动的时候,家长的品头论足越少越好。“评价”即是导向,而引导太急,肯定不利于观察和分析。一般说来,家长肯定的事情,孩子就愿意重复去做,孩子年龄越小越是这样,于是给人的感觉,这可能就是孩子的“强项”,其实未必。比如一个孩子真正的强项是动手能力(身体活动智能),但他的母亲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于是竭力表扬孩子的静态行为,这个孩子听话,家长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培养出了一个“小大人”。等到青春期,孩子才发现自己是个喜欢摆弄东西的人,于是开始和母亲作对,拼命玩儿小孩玩具。母亲大为不满,认为孩子“越大越幼稚,活回去了”。其实这只是他的强项刚刚露头,可惜已经晚了一步。这位母亲如果执迷不悟,继续加以阻拦,那就是我常说的“和大自然作对”,可想而知,接下来就是一场家庭战争。对于评价,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用评价来指挥和干预,另一种是用评价来侦察(调查),后一种评价其实应该叫“评估”。这种评价,在我国,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极不发达,很多家长和教师几乎完全没有此种自觉性,因此形成了我们教育“没有调查,却垄断发言权”的局面。学校此种现象更加严重,在这方面,家长千万不可盲目跟着学校跑,否则根本谈不上因材施教。我绝不是说家长和教师不许管孩子,孩子当然是要管的,问题是管什么。在智力活动方面,家长千万不要管得太多,不要乱表扬,更不要批评和惩罚,你的基本任务是提供各种情境,让孩子去活动,你在那里静静地观察,脑子里不停地分析。孩子无论干什么事,都想让他立刻“出彩”,马上给家长挣来面子,否则就叱责孩子,这是虚荣的、目光短浅的、不懂教育的家长。不知有多少孩子毁在这种家长手里。有的家长可能会问,那什么时候该表扬和批评孩子呢?表扬和批评最好用在品德教育方面,而在孩子的爱好和智力活动方面,轻易不要表扬和批评,但是如果孩子做到了其他孩子做不到的事情,确有突出表现,也是可以表扬甚至奖励的,但不要多。

  中国的家长和教师几乎都是干涉主义者,相信“严是爱,宽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这种想法当然有一定道理,问题在于,如果干涉和管教没有尊重作前提,没有智慧作支撑,就极容易变成独裁专制,于是家长和教师就很可能以爱和负责任作借口,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意志的工具。在智能方面,轻易地干涉,后果更坏。小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智能倾向,他们的活动,不过是率性而行,如果有相对宽松的环境,他的智能强项就会逐渐显现出来,一旦他自己发现了这一点,有了自觉性(自知之明),这往往会成为他的职业导向,成为他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家长常常很主观地进行干预,结果某种智能倾向可能在萌芽状态就被家长扼杀了,孩子没机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就不能自觉地发展它,他的这项潜能就可能被埋没,或者只在业余得到发展,这是很可惜的。比如一个孩子很喜欢把小伙伴叫到自己家里玩儿,而且在活动中分明是这些小伙伴的领导人物与核心,这个孩子就可能是人际交往智能比较发达。这种智能对于做官员,做经理,做销售人员或做教师,都是必备的。可是恰巧孩子的家长是不喜欢人际交往的人,认为这种事纯粹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弄不好还会早恋,于是出手干预,坚决制止。结果获得成功,家长自我感觉不错,可是孩子却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郁闷,这不但可能压抑他的潜能,而且可能造成心理问题或亲子关系紧张。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对这种事应该放任自流。有些孩子每天煲电话粥,呶呶终日,言不及义,确实是浪费生命,当然要适当加以限制。这里关键在于家长要有分析,搞清自己的孩子究竟在那里想什么、做什么,心中有数之后,再适当干预。很多家长只要看着孩子行为不顺眼就立即干涉,这就有可能把小孩子和脏水一起从洗澡盆泼出去,因噎废食了。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对于孩子的行为,要高瞻远瞩,算总账、看主流,不可只看一时一事,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比如聪明的孩子常常喜欢搞恶作剧,单看某些恶作剧本身,确实可气或可恨,但若发现其中有创造性的灵感火花,就不要批评过重,更不要轻易上纲上线,说孩子是道德品质问题,否则这种经常的道德高压会使孩子变得什么都不敢想不敢做了。这样,等他长大,坏事倒是不做了,创造性的好事也不敢做了,因为后者做不好也会受埋怨遭打击,于是我们就成功地培养出了一个谨小慎微的君子。道德“完善”了,智能却萎缩了。俗话说,“淘气的孩子是巧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完全不淘气的孩子,长大有创造性的,可能性不大。人的创造像一股泉水,找个缝隙就会冒出来,一个聪明人小时候难免要冒点“坏水”的。鉴于此,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就应该尽量宽容。宽容固然可能助长有些坏事,但另一面却也保护了人才。利弊相较,总的说来还是利大于弊,因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保护了一个人才,就是对国家的大贡献。保护人才很难,毁坏人才却是很容易的,多数校长教师和家长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未来出现大师的几率就会高很多。分析和评估孩子智能的时候,不要急于定性。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的智能是逐渐展开的,有时候我们可能只看见了冰山一角,未必是他的智能的主体,若过早作结论,强力加以引导,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比如前面说的孩子喜欢把小伙伴带回家,这是人际关系智能较强的信号,但是这个孩子可能后来忽然孤僻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有可能他前面热衷人际交往只是暂时的现象,实际上他长大之后人际关系智能并不算强,但也有可能后来的孤僻只是青春期的暂时现象,他的人际关系智能仍然是强项,只不过一时变成“潜流”了。遇到此类情况,不要急于作任何定论,宁可只作一些猜测,继续观察和研究。有些孩子很小就完整展现出某种智能(如音乐家莫扎特),终生不变,有些孩子的智能则是一角一角地露出来,“神龙见首不见尾”,家长和教师要慎重对待。我个人上初中的时候非常爱读世界名著,作文写得也还可以,于是我就自我诊断,觉得长大可能成为文学家,然后就朝这个方向努力。等我上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十分缺乏编故事的才能,于是放弃了做文学家的念头。我想我对自己的“复诊”可能是对的,我对自己的“因材施教”可能也是对的。由此可知,我们不但要慎重评估孩子的智能,而且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还可以鼓励他们经常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太重要了,如果一个孩子下定决心不埋没自己的才干,则外部力量是很难埋没他的,只要有点儿小缝,他的才能就会长出一个芽来。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