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终结爱暴力,治愈亲情伤

  《爱暴力》

  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爱,就如同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光和水一样,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因为光是好的,就把习惯生长在阴坡、溪谷地带的植物(如蕨类、藻类植物)移植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过不了几天,这些植物可能便会干枯而死;同样,因为水是好的,就把生长于沙漠中的沙棘移植到溪谷中去?时日不多,这些沙棘也会因根部腐烂而亡吧。道理很简单,光和水虽然是必须的,但一定要遵循植物本身的特性和需求,如若不然,不恰当的光照和水量反而会变成植物的灾难。

  一个人的成长远远要比植物生长复杂的多,那么作为父母,是否时时检视自己给予子女的爱,真的符合子女的需要吗?符合他们某个阶段的成长特性吗?如果并不是子女需要的或适合子女的,只是父母一厢情愿,这些爱会不会演变成一场“灾难”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往往“灾难”的级别还很高。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有机会接近到太多因无法承受父母不恰当的爱而失去幸福甚至要放弃生命的人,聆听了太多不能与外人说的因爱生恨的故事。或许正因为如此,最终促使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柏燕谊老师写出《爱暴力》一书。从书的名字就可以感受到柏老师对那些“错爱”的痛心疾首,以及要拯救那些在“错爱”中挣扎的孩子及父母们的迫切愿望。

  爱怎么就成为暴力了呢?这在常人眼里是不太容易理解的,甚至有人身在其中也毫无觉察。在《爱暴力》一书中,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呈现给读者的是那些“痴心”的父母怎样“独断专行”地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爱”子女,而那些子女又是怎样怀着“忍辱负重”的心态去承受这些“爱”。最终,压抑在子女心中的不满和愤怒,犹如被压住火山口的火山岩浆,喷涌而出,给亲情关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而压住火山口的正是来自父母的“爱”。

  李天一事件也印证了这个道理,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愿给孩子谋划未来,三岁学钢琴;五时学声乐;七岁学礼仪;要出席什么样的场合、参加什么样的演出……孩子如同一块“橡皮泥”,一出生就有一个设计好了的“模具”在等着他,他只能按照模具生长。可人不是一块橡皮泥,他有血有肉、有需求、有情感,这样的幼年、童年时光,这样的生活安排,绝不是一个孩子所需要的。在这样的“捆绑”、“束缚”中长大,像久困蚕壳里的蚕蛹,他会时时刻刻感受到窒息,像被牵着线的木偶,经常体验不到自己的存在。一旦他成长到感觉自己有力量的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绝不是享受和珍惜现在的“荣誉和光环”,更非感谢父母,因为这些“荣誉和光环”只属于父母,他要向父母、向全世界怒吼、同时也提醒自己,我还“活着”!所以,伤人、强奸是有这样经历的人完成自我挣脱、自我救赎的最初级、最低劣、或许也是最无奈的选择。虽然他的行为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但这伤害是在父母抚育孩子之初就已经埋下了。这就是爱暴力最典型的例子。

  其实,爱本身并没有错,更跟暴力不沾边,父母的爱心也是值得赞赏的。但爱的品质、爱的方式方法却非常重要。比如提高爱的品质,针对子女不同发展阶段,给与相应的关注和引导,针对子女不同的气质提供相匹配的成长环境;比如爱的方式,要不带诱惑的给予,不带敌意的拒绝,尽量不要掺杂父母的愿望和情绪。这些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可能有点难,需要父母们至少注意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第一、爱的前提是尊重。如同《爱暴力》中所言“爱,要尊重对方独立的人格”。没有尊重这个基础,爱的目的就有可能变成利用、控制或束缚。

  第二、爱一定要以接受爱的一方意愿为主要出发点。很多父母会完全以自己的喜好为目标,并以爱的名义“绑架”子女,这往往是悲剧的开始。《爱暴力》中云博的父亲,把自己的音乐梦想强加到子女身上,结果逼死了女儿,儿子也成了萎靡不振的弹钢琴“机器”。

  第三、要给接受爱的一方留下选择空间和权利。举个例子来解释下“爱暴力”。比如父母做了一桌饭菜摆在那里,子女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意挑选,这样的爱接受起来自然、舒适;而如果父母总是把菜夹到子女碗里,这样的爱承受起来就有负担了;不但夹菜到碗里,还要强制子女吃掉,这样的爱就有了暴力的味道。

  第四、对于施爱者——父母,如何不成为“施暴者”?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为了爱子女而过度忽视自己的生活,比如有些父母经常会对子女说“只要你将来有出息,我们怎么过都行”,其实这话有一点儿赌博的味道,似乎父母把将来的幸福全部押在了子女身上,这样的爱未免太沉重。如果深入分析,还会发现这种父母往往缺乏自我价值感,缺乏自我价值感的父母,怎么可能培养出有自我价值感的子女呢?

  爱实在是太大太复杂的话题,几乎没人能给它下出准确、完整的定义,也没有哪本书能教会我们正确去爱的全部方法。但至少,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犯的错误却完全可以总结出来,而且你会发现,很多错误其实都惊人的相似,《爱暴力》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错爱”的各种症结和专业的解决方案,让为人父母者可以自我校正,也让为人子女者可以积极应对,共同终结爱暴力,治愈亲情伤。文:魏红(心理咨询师)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