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

  《儿童技能教养法》 收藏本文     

  许多孩子有时候会对其他孩子甚至自己的父母有暴力行为。无论是什么原因,只要一生气,他们的反应就是咬、打、踢,或者是推搡那些在他眼前的人。以儿童技能教养法的理论来看,孩子的这些攻击行为可以被看成是缺乏某种基本技能的表现,他们需要学习的技能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的,即如何在那些情形下不对其他孩子诉诸暴力。比如,一个孩子因为另外的那个孩子拒绝把玩具给他就抬手打人,你可以说,这个孩子缺乏某种孩子们都需要的技能,他不知道怎样用更具建设性的方法来处理这样的状况。那么他要学习的技能可能就是能接受他人说“不”的能力,或者是能说服其他孩子愿意给他玩具的能力。

  当孩子有攻击行为时,他们需要学习的技能并不总是那么显而易见的。有人也许会争辩说,所有带攻击性的孩子都是缺乏自我控制,或者是缺乏情绪控制的。在儿童技能教养法里,这样的技能都太大了,或者是太复杂了,在孩子开始学习技能之前,需要把它们再细分成更小的技能。

  马特、阿什利、海伦和尚恩都有同样的问题:他们对别人有攻击行为。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有着同样的问题,但仔细分析后发现,其实他们缺乏的技能并不一样。

  马特的攻击行为是发生在别的孩子离他太近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他感觉别人进入了他的领地时。所以,为了能够克服他的暴力行为,马特要学习的技能是,在跟其他孩子有肢体接触的时候感觉自在。

  阿什利的攻击行为出现在当他认为其他孩子嘲笑他或招惹他的时候。为了克服他的暴力行为,他需要学习的是用更好的方法来处理这种状况。比如,他也许需要学着去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是挥拳打人。

  海伦则是在别的孩子拒绝把她想要的东西给她的时候有暴力行为,这时候她会对那个不肯就范的小朋友又抓又踢。对于海伦来说,要想克服她的暴力行为,就要学习用更具建设性的方法来面对挫败,或者是那些不能如愿以偿的状况。

  尚恩的暴力是没有缘由的,纯粹就是坏脾气。无论什么原因,只要他发怒了,就很有可能去撕咬眼前的这个人。对尚恩来说,克服暴力行为的最好方法也许就是学着用相对好一些的行为来取代旧的坏习惯,比如可以让他咬一咬自己的衣服袖子而不是去咬人。

  按照这个逻辑,攻击行为的发生其实就是孩子缺乏处世的技巧或技能所致,只不过每个孩子所缺乏的技能到底是什么却是大不相同的。也许,可以通过逐一分析引发孩子攻击行为的具体情形来鉴别孩子所缺失的技能。一旦知道了有攻击行为的孩子所缺失的技能,就能很容易地帮助孩子克服他们的攻击行为了。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天生暴力的孩子,只有因为在某种情形下缺乏某种特殊技能,还没有学会用更具建设性的方法来应对这种状况的孩子。

  一位来自瑞典的学校辅导员维文卡·利耶劳斯曾经给我讲述了下面的这个故事:

  七岁的男孩,斯蒂芬,刚刚上学一年。每次下课他都会跟其他孩子打架,大家都很怕他。我收到校长的来信,邀请我到学校参加专门为解决斯蒂芬的问题召开的会议。

  “斯蒂芬会参加这个会吗?”我问校长。

  目前没计划邀请他,不过他的父母亲和老师,以及学校的护士都会参加。”校长回答说。

  基于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原则,我建议邀请斯蒂芬参加会议。校长接受了我的建议,第二天,我们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斯蒂芬的问题。

  会议伊始,校长先一一介绍了参加会议的每个人。斯蒂芬紧张地晃动着他的腿,一副情绪紧绷的样子。当他的老师准备开口谈论斯蒂芬的问题时,我要求先发言:“在开始谈论你的问题时,斯蒂芬,我想知道你擅长什么?有哪些事你做得特别好?”我问道。

  我发现,斯蒂芬很擅长数学。事实上,他的数学都是通过自己读书学到的,掌握的内容比他的同学提前好多页。并且,他也很有绘画的天赋。听说了这一点后,我就请他简单地画一幅画,斯蒂芬飞快地画了一幅有趣的画,然后传给房间里的每一位欣赏。

  “你喜欢跟你的朋友干什么呢?”我接着问他,他告诉他喜欢跟朋友踢足球,或者一起玩一些他喜欢的游戏。

  我用眼角的余光注意到,校长和老师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了,毕竟我们被召集到一起是要谈论斯蒂芬的问题,而不是他的爱好和特长。该说正事儿了。

  “我听说你跟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不总是特别愉快,是这样吗?”

  “是。”斯蒂芬回答。

  “课间发生的事是怎么回事?”我继续问道。

  “我跟人打架,因为我生气的时候,就会打人。”

  “要是这样的话,我想我能理解你。通常你动手打人的时候都是有一些让你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了,对吗?不过,告诉我,你要学习怎样做才能不再动手打人呢?”我问他。

  “我需要学着控制自己,把两只手交叉背在后背。”斯蒂芬解释道。

  我简直不能相信我的耳朵。他的回答就好像他已经学过了“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课程一样。“我猜,要是你生气了,还要控制自己把手交叉放在背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愿意让你的老师和朋友来帮助你记住这样做吗?”

  斯蒂芬点头同意。

  “那么,你希望他们怎么来帮你呢?”我问。

  斯蒂芬想了一会儿,没想出什么主意。

  “我有个建议给你,”我说,“你从明天起要开始练习自我控制,下课的时候把手交叉背在背后。每天放学的时候,跟老师做个简短的交谈,说一说这一天的表现。如果你做到了把手背在背后,就谈一谈你是怎么做到的。如果你没有做到,就谈一谈第二天要怎么做。你觉得怎么样?”我问斯蒂芬。

  斯蒂芬喜欢这个主意,老师也小心翼翼地点了点头。我还提议,如果斯蒂芬这一天每次课间都表现良好,老师不妨给他一些贴画什么的以示鼓励。

  “假定你能够连续三周每个课间都不打架,你想要什么奖励呢?”我问斯蒂芬。

  “复活节彩蛋!”斯蒂芬欢快地说。复活节彩蛋是一种用巧克力做成的蛋,只有复活节期间商店才有出售。

  “我觉得不错。”我说,“我过两周还可以来学校,到时候我再来和你碰面,让我们看看你做得怎么样。分手之前我们是不是可以握个手来达成这个约定?”

  斯蒂芬伸出手跟每一个人握了一遍,结束了谈话。会议结束后,我多待了一会儿跟老师聊了一聊。她说,她可以按照我们说的去做,但是怀疑这个计划是否能够奏效。我答应她第二天打电话到学校关注一下斯蒂芬的表现。

  隔天我打电话到学校的时候,老师接电话的声音里透着欣喜,她说,斯蒂芬表现得像个天使。老师在他的本子上盖上了两个奖励印章,班上的每个人也都很惊奇斯蒂芬行为举止方面的巨大变化。两周以后,当我再次来到学校,得知老师确实每天放学都跟斯蒂芬有一个简短的谈话,而且斯蒂芬95%的课间表现都得到了奖励印章。对于那些表现得不太好的课间,斯蒂芬跟老师的谈话不是关于做错了什么,而主要是关于下次怎么做才能回到正轨。老师还发现,有些课间的争斗并不是斯蒂芬引起的,而是有个别男孩子习惯性地有意招惹他所致。

  我刚巧在走廊遇到斯蒂芬,他的脸上透着开心,欢快地跑向我。

  “嗨,斯蒂芬,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你做得怎么样了。”我说。

  “我做得很好!”他骄傲地回答。

  “太棒了!”我说,“你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呀?能做得那么好。”

  “我一直控制着我自己,把手放在我的背后。”斯蒂芬解释道。他还给我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女孩有一次打了他的胳膊,他什么都没做,而是直接走开了。他还说,每天跟老师的交谈对他的帮助很大。我提议,可以给他颁发一个证书,表彰他学会了自我控制,他对这个主意没有多大兴趣。比起那个证书,他更想要复活节彩蛋。当然,他如愿以偿了。

  丽萨·伯恩南是都柏林一家儿童精神科门诊顾问。她讲述了下面的一个故事。

  六岁的马克跟他妈妈来到诊所。上小学四周以后,因为马克在家里和学校里屡次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老师介绍马克的妈妈带孩子来找我们。在这之前,马克已经在一位社工,一位儿童精神科医生,和一位儿童关怀工作者那里做过评估。他有过两年的一系列的治疗经历,包括行为矫治、亲情投入(parentinginput)、团体工作(groupwork)和校本治疗(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但收效甚微。按照儿童精神科医生的诊断,他的问题可以被称为“对抗性反抗综合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马克的家长和老师都认为他的三个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教室乱窜,别人讲话时大声插话,对其他孩子举止粗鲁,并有攻击行为。这些问题使得他很难在学校待下去,跟同学无法相处,给家里人也造成很大的困扰。马克的目标技能被归结为如下三个:

  * 在学校里学习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 学习听别人讲话;

  * 学习跟小朋友友善地一起玩。

  马克决定从学习友善地跟小朋友玩耍开始。对马克而言,这件事显得非常急迫,因为学校已经提出,唯有他父母亲在场监护的情形下,马克才能被允许到操场上去玩。因为时常在放学后被老师叫去谈话,马克的父母谈到自己的心理负担:家长们都在外面等着接孩子的时候,唯独自己被老师叫去谈话,她说那种感觉真的是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马克看到了学习这个技能的两个好处:他可以不用家长监督就到操场上玩耍;如果那些小朋友的家长不再觉得他粗鲁了,就有可能得到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参加他们的派对。这个信息对马克的父母很重要,因为他们一直没有体会到马克被其他孩子排除在外的感受。

  马克很容易就给技能找到了名字。他把这个技能叫作“轻松玩”——这是当地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表达,是指小朋友们在一起没有争执地安静的玩法。当谈到魔法宝贝的时候,马克选择了蝙蝠侠。他把蝙蝠侠的图片放到自己的书包里和儿童技能教养法的练习册里,另外,他还在口袋里带了一个蝙蝠侠的小照片,上学的时候带在身上。由于马克的主要问题是表现在整个校区内,所以对他来说不仅在教室,甚至在操场上也能随身携带着他的魔法宝贝是非常重要的。

  马克和他的父母非常享受这一切。马克说,能够告诉他的家人和朋友一些关于自己的好消息而不是他捅娄子的消息让他感觉很好。技能学习成为马克骄傲的源泉。

  为了帮助马克树立信心,他的父母会跟马克历数那些他已经掌握了的技能,并且替他记录着在过去的日子里他有多少次做到了“轻松玩”。马克自己评价说:“学会做一件事很容易,但是把它做好却非常难。”

  当问到学会了这个技能要怎么庆祝时,马克说,他想去参观蜡像馆,因为那里有一个很大的蝙蝠侠蜡像。他跟爸爸妈妈一起筹划着这次旅行,希望能跟他的两个表哥和另外的三个同学一起去。这样一类的旅行从前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人知道马克在这种情形下会有什么样的举动。不过,大家还是达成共识:如果马克能够连续四周充分展现他跟小朋友“轻松玩”的能力,在家里和学校里大多数的情况下都表现良好,这个庆祝就可以进行。

  对于马克和他的家人来说,“儿童技能教养法”最有趣的一步就是马克展示自己能力的时候。马克和他的爸爸一起玩角色扮演,让他有机会展示他的技能。这样做不仅对马克很重要,对马克的爸爸也很重要,因为这让他感觉自己对儿子很有用,能够用有效的方式帮助自己的儿子。这样的互动让马克的爸爸感觉到更有能力和信心做一个好爸爸,这是一个多么棒的边际效应啊。

  对于马克和他的家人来说,把马克的技能学习一事“广而告之”一点儿也不费力,本来马克的问题就已经人尽皆知了嘛。马克的父母认为,“广而告之”就是向家人和朋友表明,他们正在尽力帮助他们的儿子克服他的困扰。

  丽萨还跟马克的父母探讨了有关学习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退步问题,对他们解释说,这样的现象有时候会发生,也是可以接受的。马克和他的父母听到这样一个说法:支持孩子们学习技能的魔法宝贝太忙了,有时候会暂时离开他们正在帮助的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勇敢面对,即使那时候孩子们可能还没完全掌握他们正在学习的技能。马克很喜欢这个说法,他说:“所以,即便我犯了一点儿错,你们还是不会放弃我。”

  为了学会“轻松玩”这个技能,马克和爸爸同意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训练技能。马克的表兄也帮助一起训练。马克觉得用角色扮演来训练技能非常好玩。

  我曾经苦思冥想,想找一些点子,使得马克能够把这个“轻松玩”的技能传授给其他的孩子,但都没有想出什么好主意。没想到在后来回顾这个案例的时候,马克的父母很骄傲地告诉我,他们无意间曾偷听到马克有一次居然在教他三岁的小表弟如何“轻松玩”。马克在没有人建议或鼓励的情形下,按照自己的步调,主动把他的新技能传授给了另外的孩子。

  在初次介绍儿童技能教养法的五周以后,为马克召开了一个庆祝会。学校对马克的评价良好。邻近的妈妈们说,马克在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时进步很大。周围的小朋友也会叫上他一起出去玩耍。马克在他的庆祝会上,感谢了他的支持者。当问及下一个要学的技能时,马克说他决定要学习好好地坐在椅子上。

  马克和他的家长觉得儿童技能教养法的整个学习过程非常积极正向,而从前的那些治疗让他们感觉压抑和无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