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孩子选择早教班?

  很多朋友向我咨询如何选择早教班,说实话,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只有实地考察,自己权衡才可确定。同一个机构的早教班,不同的实体店可能会有差异,不同的老师去实施也会有差异,每个家长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与看法,孩子气质类型不同,适应及受益的程度也不同,因此,适合孩子的就是好的。

  关于选择早教班,我想跟大家分享以下几点,供参考:

  1. 理念要与家长吻合。

  否则,报名参加了,家长有诸多的疑惑与不满,就必然会流露出某些情绪。即便不流露出来,孩子也可以敏感地解读到,并受家长情绪的影响,感受到很多的压力,或者因无法本心流露,被家长和老师错误解读,与其真实需求相左。

  2. 孩子要感兴趣。

  若孩子不感兴趣,家长一厢情愿,就算逼着他去了,效果也不会好。当然,也有这种情况,即孩子一开始不感兴趣,去多了,变得感兴趣了。或者一开始感兴趣,去多了,不感兴趣了。无论是哪种情形,建议都要视孩子的情况来定。亲子班以调动孩子兴趣为重心,强求会带给孩子压力,效果也不好。因此,当孩子不愿意时,要慎重考虑,并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一贯的反应权衡,最终决定是否继续参与,延缓参与,或者干脆不参与。

  3. 老师懂孩子,充满爱心,很容易为孩子所接受。

  否则,课程再好,老师实施不好,或者老师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无法享受其中,那么,因为孩子具有直指人心的本能,他也会因感受到老师的敷衍或情绪而无法享受课程,效果也好不到哪儿去。考察老师的状态很重要。观察孩子对老师的反应,大致就可以判断这点。

  4. 授课的方式是否灵活,是否适合孩子。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授课,孩子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孩子反应热烈,表现得有兴趣。而对于那些谨慎型的孩子,他们的反应可能会比较暧昧,或参与度不高,此时需要观察孩子是否在关注课程。即便他参与度不高,但依然在以他的方式关注,那就说明他感兴趣。孩子是全然活在当下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们不会伪装自己,除非他一贯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进了早教班,观察孩子的反应,大致就能判断是否适合孩子。

  除了孩子的反应,如何授课也是需要认真观察的事情。早教班的课程内容如果重在灌输知识、教授方法,这样的课程就不适合孩子,对孩子益处不大。若以激发孩子潜能,或启发孩子智慧为重心,这便是值得去上的课程。当然,这里提到的潜能与智慧,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学习知识与技能。

  5. 参考其他家长的意见。

  但是参考其他家长意见时,一定要判定一下,对方的理念与期待是否与你自己的相近。

  当然,除参考上述几点之外,还要考虑孩子的一些阶段性的特点。比如,孩子可以一心多用,有时看似他没有参与,但实际上,周围环境的所有信息,他都在接受。因此,当孩子不抗拒时,也可能表明他实际上在关注。

  也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参与课程,与课程好坏或者孩子是否喜欢无关,而与他的情绪及状态有关。而他的情绪与状态,又与诸多因素相关,需要一一厘清,才好确定。孩子情绪的问题处理好了,状态变了,也许他就喜欢了。

  选定早教班之后,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期待。若过于功利地看待早教班,我们难免失望,就会引发很多负面的情绪,带来很多的问题。

  早教机构的好处在于他们有与家庭完全不同的环境,有家长难以实现,或者虽然可以实现,但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实施的课程。若老师以适合孩子的方式给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有益的。

  当然,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我们足够有心,在家庭这样的环境,一样可以实现。因此,早教班不存在必不必须上的问题,而是你愿不愿意上的问题。早教这件事,家庭永远是重心,早教班只是有益的补充。上不上,可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定。

  我的儿子琛琛小的时候,我没有给他报早教班,因为我舍不得那几个银子,当然,还因为我天性散漫,更喜欢随性地生活。不去早教班,我可以自由自在,按照我的喜好安排活动,享受跟他在一起的日子。为了让我们彼此都享受在一起的时间,我不得不变着花样跟他玩,而这,恰恰成了我实施早教最有效的方式。

  早教班不存在孩子多大适合去的问题。在父母尽责的前提下,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即便不去,父母有心的话,也是可以弥补不去的缺憾的。若父母不尽责,试图依赖早教班来弥补甚至替代父母的教育,那终究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无益。

  孩子上早教班之后,也许我们还会被另一个问题所困扰,即部分孩子参与度不高。这也是不需要担忧的事情。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不一样。有的孩子喜欢旁观,而不热衷于参与。旁观对这类孩子来说也是参与的一种方式。因此,只要孩子看起来还算享受,说明他对课程还是感兴趣的。即便他看似没关注课程,也不表明他真的没有关注。因为孩子有一心多用的本能,他可以同时接受环境中的诸多信息。这类孩子往往看似没关注,但是什么都没耽误学。   

  因此,给孩子报早教班之后,不要过于看重结果。如果过于看重上课的效果,就会带给孩子压力,也逼迫老师变得更为功利,演变成灌输,就会适得其反。既然报了早教班,就抱着孩子多了一个玩耍的场所的态度对待好了。家长越放松,孩子越放松,他的状态越好,才会获益越多。如果为了看到效果逼迫他,他就会对抗,只会适得其反。

  文摘2:“破坏”,滋养自主学习力的沃土

  正因为孩子们的认知模式与成人不同,搞“破坏”也成了孩子们热衷的活动之一。从推倒我们搭好的积木,到将玩具或者其他物品大卸八块,不同的阶段,孩子有不同的“破坏”行为。当我们为孩子这些“破坏”行为头痛时,我们是否想过,“破坏”的背后,滋养的恰恰是孩子的自主学习力呢?

  以下情景,绝大多数家长都可能碰到过:

  两岁左右的孩子跟妈妈一起搭积木。妈妈刚搭好几块,小家伙伸手一推,积木倒了。随即,小家伙哈哈大笑,仿佛成就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看到一地零散的积木,他坚持要妈妈再搭个大高楼。妈妈刚搭好,一只小手伸过来,哗啦一声,大厦已倾。一而再,再而三,小家伙乐此不疲。

  妈妈耐着性子玩了几次,终于受不了了:“你再推倒,妈妈就不搭了。”

  当然,小家伙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妈妈刚搭好,他又……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会被孩子的这个行为所困扰。究竟该如何应对呢?遏制他的行为?要挟他“再这样,不给你搭了”?给他讲一通大道理,告诉他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

  如果我们了解,孩子这个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就不会如此纠结了。相反,我们还会用心琢磨如何去应对与转化,让这种动力变得更强劲。

  孩子推倒积木,要求妈妈重新搭建,再推倒,这个·­来覆去的行为究竟带给了他什么,以致让他如此迷恋呢?若孩子一边推,一边自言自语,也许就会有以下描述:

  看,我手一推,积木就倒了!我可以控制积木!

  我使劲推一下看看!哈,积木比刚才飞得远多了。

  我再试试。果然,我推的力气越大、速度越快,积木倒得越快、飞得越远!

  这是真的吗?我需要再验证一下。

  哈,是真的。我可以控制这些积木。我真的可以控制这些积木!看看,我很了不起吧!

  好吧,再试试从这个角度推,从那个角度推,从下方推,从上方推,用左手,用右手,双手一起推,用脚踢,用肩膀扛……

  于是,观察、判断、推理、假设、总结归纳、拓展思维……孩子自主学习力发展的诸多要素全都涵盖在这个令我们困扰的行为之中。我们可以试着换种方式做出响应:

  换不同类型的积木,如拼插的、堆垒的、带磁性的……搭建高楼大厦,跟孩子玩推倒的游戏,比较它们带来的不同效果;

  以不同的方式搭建高楼大厦,高的、矮的、底座结实的、底座单薄的,推倒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呢?

  换积木以外的材料,如被子、枕头、靠垫、书本、塑料碗盘,或者其他可行的材料试试,有什么不一样吗?

  同样的方式推不同类型、不同材质搭建的积木高楼,它们倒塌的方式,倒塌时·­飞的速度、高度、距离,倒塌时发出的声响,积木飞出去之后翻滚的方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

  当然,还可以有很多的拓展内容与形式。若我们如此应对,我们带给孩子的便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记得琛琛小时候,我们给他买的玩具不算多,每买回一个玩具,要不了多久,玩具箱中的这个新成员便被他折腾得面目全非。而同龄的其他孩子则截然不同。当年,我也困惑过,小家伙如此不懂得珍惜,是不是算个问题呢?虽然我内心困惑,好在没有给他施加压力,也没有因此纠结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我对育儿知识的把握,我的困惑消除了。

  3岁一过,琛琛便自己设计制作了第一辆纸质立体“桑塔纳”,虽然剪贴得不是很伏贴,但是“桑塔纳”的雏形已¾­具备。小学阶段,他热衷于了解各国新式兵器,在网上搜罗了大量兵器图片,分析它们的性能、结构、优劣势、威力,并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大量纸质的立体兵器。因为是用普通的复印纸制作,这些兵器刚性不够,但各部件俱备,外形酷似,令我惊叹。而这一切,便得益于他小时候的“破坏”行为。通过“破坏”,他对玩具的空间结构、比例、形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甚至,这对他绘»­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当然,谈到“破坏”的益处,并不等于我们要刻意鼓励孩子去“破坏”。懂得珍惜,也是一个很好的特质。我想说的是,当孩子阶段性地出现一些行为时,如果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其积极意义,而不是它不好的地方,我相信,我们与孩子的互动会更富有建设性,对孩子自主学习力的养成会更有帮助。

 

    本文由中信出版社授权摘自 《让孩子天赋自由》一书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早期教育 天赋培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