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根筋”成为学习深化的动因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利用孩子思维外化的特点,我们可以准确地捕捉到他的喜好,顺势而为,为他提供更好更适合他的学习环境。不过,也有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表现得很执拗,让我们彻底失算。当孩子表现得很执拗时,要接受这个现实,还真是很考验我们的事情。

  记得琛琛小时候,曾有一次把我彻底搞蒙了。那天,我给了他一个空瓶子,把瓶盖拧开,拧上,再拧开,让他看到了整个过程,随后将瓶子给了他。他很兴奋,立刻将小瓶接过去,尝试将拧开的瓶盖盖上,却怎么也对不上。努力很多次之后,小家伙被挫败感控制,终于爆发。只见他拿起小瓶在桌面上使劲敲打着,发起了脾气。我走过去,试图帮他,结果引发了他更猛烈的情绪。看到他如此激动,我一时不知所措,愣在那里。发过脾气之后,小家伙归于平静,继续尝试盖瓶盖,直到他终于成功地将瓶盖盖上。

  我相信,许多家长都有过或者将会有类似的经历。在探索外部环境时,孩子这种“一根筋”的表现有时候真的让我们大伤脑筋。当看到他的行为注定失败,尤其可能带来我们不愿意接受的后果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指导甚至干涉孩子。而孩子,通常都不会乖乖“就范”。不过,幸运的是,孩子的这种执拗虽然让我们深感头疼,却也有其积极意义。唯其如此,孩子才不会轻易服输,不会轻易改换方向,他才能在一个游戏、一项活动或者某项任务中坚守住,往更深层次探索。而这,正是孩子自主学习力获得发展的基础,是学习得以深化的动因。我们引导的方式不同,就必然将孩子带向不同的方向。

  如果当年我能更懂孩子,我会换一种方式去应对。我可能会视情况一边耐心地等待,一边观察他的反应,在时机成熟时再介入他的游戏,或者干脆不介入,只在他挫败感严重时,平静地给予他安抚。介入时,我也不会那么直接,而是会换以孩子更能接受的方式,以平等的游戏者的角色参与进去。比如,我可能也会玩这个盖瓶盖的游戏,假装我盖不上,显得烦躁,甚至假装发脾气,然后“冷静”下来,去尝试不同的方式,以我的实际行动去感染他,给他安抚与支持,不着痕迹地向他示范如何尝试变换方式去达到目的。

  如果不懂如何应对,给孩子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应该是比较保险的一种方式。

 

    本文由中信出版社授权摘自 《让孩子天赋自由》一书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关键词: 早期教育 天赋培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