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育儿遭遇“隔代亲”

  大家都知道“隔代亲”,尤其是当“老子辈儿”没有和“小子辈儿”朝夕生活在一起的时候,相逢必定是一场“亲不够、宠不完”的大戏。我作为这样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人”,深刻感受着重逢时隔代之间亲情浓浓,欢乐融融的祥和气氛,幸福感也油然而生,绵绵不断。

  但很快两代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育儿”问题就会出现,虽然说“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一句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却——解决问题过于死板生硬,难免会让老人伤心;解决问题过于马虎嘻哈,又会让聪明的孩子轻易学会钻空子。所以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中间人”来讲,也是需要方式方法、战术战略的,所以往往也会头痛不已。

  这里略说一二,与大家共享之。希望可以商讨出有更好的方法来面对。

  一、遭遇生活上的疼宠

  儿子吃饭本就属于细嚼慢咽型的,而一旦看电视,更是不能一心两用,往往就会忽略了吃饭。但是恰好在吃饭时间,姥爷又喜欢看一会儿电视新闻。问题就出来了。首先儿子会霸道的抢台,而姥爷也会宠溺的让他换卡通频道;其次儿子一旦看电视,吃饭更是慢,姥姥就会主动伸手去喂。

  而这个时候直接把电视关掉,姥爷会有些不开心;而直接拒绝姥姥喂饭,姥姥也会不以为然的继续进行。儿子则看我一眼偷着乐。这小子心里什么都清楚!

  我想了想,就先拿儿子喜欢的事情来游说儿子:“宝贝啊,你已经六岁了,要开始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了,而不能一直沉浸在童话世界出不来。想一想现在是中国的新年,那么国外会发生什么呢?国外过不过新年呢?还是圣诞节才是他们的新年呢?这些都可以在新闻里看一看。”

  儿子果然被我打动,主动交回了遥控器。虽然姥爷表示看什么都无所谓,但是儿子依旧坚定的回答看看新闻也好啊,了解了解世界大事!

  至于吃饭问题,他不看电视了,自然就能够专心的吃饭。我又请姥姥不要去喂儿子,而是和我一起看他吃饭的样子,聚精会神且细嚼慢咽,很是绅士呢!姥姥则心领神会,又表示不相信儿子能够这样,一定要好好的观察一下。于是,一场喂饭的风波也顺利解决了。

  刷碗的时候,我给姥姥解释说,不要再喂儿子饭,他已经这么大了,自己的事情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了。姥姥不以为然,说隔壁的谁谁谁,都要小学毕业了还正喂饭呢,也不见他怎么没有自理能力,再说了这都是小事儿,还怕冬天饭凉的快,吃了对身体不好。我被堵得一时无语,一会儿才轻轻说:“所有的大事儿都是小事儿来的,小事儿不介意,大事儿就做不好。喂饭没有错,只是我想宝仔能够有一个坚持下去的好习惯而已。”然后就不再讨论这件事情了。

  下午我和儿子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我笑着问他:“做少爷爽不爽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儿子一下子就明白了我说的什么了,他故作得意的点头:“爽极了!晚上继续做!”我继续做出皮笑肉不笑的“狰狞”模样:“少爷,要不要替您捏捏脚啊?”他继续点头:“来吧,就这只脚!”于是我抓起他的脚丫猛挠起来,在一阵嘻嘻哈哈中结束了我们的谈话。

  对于儿子我有信心,话说到这里就足够了。果然到了第二天,姥姥又要习惯性的喂饭,而儿子坚决拒绝了,自己端起小碗,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让姥姥也乐了。

  二、遭遇没有原则的爱

  今年的春节我们是在姥姥家过的。欢乐的日子总是飞快,眨眼间就过了正月初十。我们按计划是要去奶奶家过元宵节的。儿子很显然在姥姥家玩嗨了,压根儿不愿意走。并且明确表示,不要去奶奶家过元宵,就在姥姥家!而姥姥姥爷也有些不想让儿子走,就和我商量说,正好变天了,天气这么冷,要不就过了元宵节在回去吧!

  其实我非常理解姥姥姥爷的心情。我是独生子女,平时不在家,家里就他们两位老人。现在儿子回来一下子很热闹,当我们离开他们将会更加孤单。

  但是,奶奶爷爷不是也在盼望儿子过去看他们吗?何况这样的厚此薄彼,也会对儿子造成不好的影响。现在很多人都说以后闺女才是自己的,儿子都是别人的。这样的想法不就是从小一点一滴给影响出来的吗?

  于是我先是坚定的告诉儿子,你自己答应过奶奶要去看奶奶的,如果你不去,就是失信!我们不能做一个失信的人!儿子想想自己亲口答应奶奶的话,也就不再坚持了。

  我再给姥姥姥爷做工作,要是想宝仔,就随时到我们家里来。要是想我们回来,只要是周末或假日,我们就能随时回来。但是元宵节已经答应了奶奶那边,老人也一定在翘首企盼。虽然奶奶那边有几个孩子,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姥姥姥爷都是通情达理的人,否则也养不出我这样的好女儿不是?

  自恋一下下之余,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

  ……

  生活中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个人以为作为“中间人”,面对老人要多一份理解与包容。

  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前提是对子孙的疼爱,而更深处也许是因为随着年龄渐长后产生的孤单感,更是对自己子女爱的延续。所以面对隔代的时候,总是会多一些纵容在里面,甚至于也许自己孩子小的时候决不允许出现的错误到了孙子辈就是可以原谅的。

  这个时候虽然明明知道老人错了,但是如果疾言厉色的来解决问题,对于老人的心来讲将会是一种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也给孩子做了一个坏榜样。我们不能一边教育孩子要尊重老人,一边自己又对老人指手画脚,这样岂不是自相矛盾吗?想要孩子长大后孝顺,自己就要从现在开始孝顺!

  所以站在老人的立场上想一想,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包容他们才是我们为人子女做出的正确选择。

  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任出现的错误随风而去,沟通在这个时候尤为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会用“代沟”和“不理解”来诠释自己与父辈出现的不和谐关系。不妨静下心想一想,我们努力去沟通了吗?努力想要他们理解我们了吗?诚然,老人也有老人的骄傲,也有他们认定的生活方式以及心中的对与错。但是生活中的其他琐事这里不讨论,我想如果是关于孩子的成长问题、教育问题,只要我们的沟通方式正确,老人也会愿意听一听的。即便是老人不愿意或者不理解,最好的结果也是达成共识,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评判的标准只能有一个!

  现在很多的老人是愿意与时俱进的,而且现在很多“老子辈儿”在教育自己的“孙子辈儿”时,完全是有理有据,让孩子都信服,值得我们为人父母认真学习的。

  同时作为“中间人”,对孩子还要有随时的提醒,但绝不能是“唠叨的碎碎念”。

  孩子有着世界上最纯净的眼睛,他们看的懂是非,也完全明白对错。只是面对问题的时候,缺少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而已。所以很多时候,对于孩子一个坚定的提醒,他们就知道什么可以为之,什么不可以为。

  怕就怕家长自己不坚定,两个原则。一会儿对孩子严加控制,一会儿又放任自流。这样就不要怪孩子会出问题,因为先出现问题的是家长。回到最初的话题,我们要求孩子要讲孝道,自己却对老人爱理不理或顶撞几分;我们要求孩子遇到问题要冷静,自己却遇事儿大呼小叫……

  总之,育儿先育己,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努力先有这样的高度与广度。而现实中最为悲哀的是,往往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仅仅是为了给自己圆一个梦而已!文:沫沫的静好岁月  查看原文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隔代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