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育儿法养育的儿童更容易成功

  针对亲子联结的研究——旨在寻找早期亲子关系质量与孩子后来的行为之间的联系——是目前心理学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心理学家把参与研究的婴儿和儿童分为两组:亲密联结组和缺乏联结组。在对这两组儿童进行长时间的比较之后得出如下的研究结果。以下总结说明了研究结果中关于建立早期联结的重要性:

  亲密联结的孩子和同伴相处得更好

  研究人员对婴儿期联结的程度与学龄前期儿童和同伴之间的玩耍进行研究,分析两者的关系。他们发现,亲密联结的学龄前儿童能玩在一起,而和缺乏联结的孩子相处则不太融洽。研究人员发现,缺乏联结的孩子对社交活动缺少信心,在玩耍中较容易表现出攻击性。他们还发现,亲密联结的学龄前儿童更灵活,“招架得住”攻击性强的孩子。这项研究表明,因为亲密联结的小孩将婴儿期养成的敏感天性运用在和玩伴的关系中,所以他们和其他孩子相处得更好。

  亲密联结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更好的伴侣

  真爱的关系,在心理学术语中常被称为“心意相通”。一项研究表明,亲密联结的孩子长大后拥有高质量的伴侣关系,研究人员将此归因于亲密联结中产生的敏感和共鸣。明白另一半的感受并和其携手共度,敏感地倾听恋人的需求,激发伴侣表现出最好的一面,这些都是建立更为亲密的恋爱关系的要素。研究人员还发现,婴儿期缺乏亲密联结的成年人若与拥有亲密联结经历的成年人建立恋爱关系,就能够克服他不理想的经历所造成的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成年期爱的能力,是从主要看护人(通常是母亲)和宝宝之间稳定的情感纽带中产生的。许多研究表明,冷漠疏远的育儿方式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差。一项对100位成年女性的调查表明,缺乏亲密联结的女性难以从恋爱关系中获得愉悦。她们的离婚率要比亲密联结的女性高出一倍,而且更难以维持一段稳定的关系。亲密联结的女性有相互依赖的品质,她们知道如何同时依赖自己和他人。另一项针对154名平均年龄为19岁女性的调查表明,亲密联结的女性成年后更容易发展出良好的自尊心和人际信任,在亲密关系和人际交往中感觉自在,在恋爱关系中更是如此。

  亲密联结的孩子是适应性良好的学生

  研究表明,和父母联结紧密的儿童,通常和老师的关系也很好。这和亲密育儿法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明显的,孩子从家人那里获得了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或与其他任何重要的人的关系中。一项对408名主流大学大一新生的研究表明,和父母关系亲密的学生(如联结紧密的孩子)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最出色学生的父母对孩子投入最多,对孩子的要求也高,他们积极响应孩子的暗示和需求。

  亲密联结的孩子适应性更强

  研究表明,早期育儿和孩子渡过难关的能力之间有着奇妙的关联。具体来说,研究发现,即使成长环境十分艰难,只要有至少一个人在孩子的童年与他建立亲密关系并陪伴他的成长,孩子成年后的成功就有了核心保障。即使开头不甚理想,但如果儿童在婴儿期和至少一位看护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便更有可能获得成功。更容易从打击中恢复的孩子,是早期敏感育儿的成果,这样的孩子多数高度重视他们的父母。研究人员还发现,家庭中一位正面的男性形象的影响更有助于高危儿童的成功。研究人员认为,从打击中恢复的能力是亲密联结孩子的一种内在品质。心理学家也注意到在逆境中获得成功的孩子非常善于从周围环境中获取他们需要的资源。这些孩子尤其擅长和重要的人建立紧密联结,例如他们的老师。

  亲密联结的孩子举止更得体

  一项研究对400名幼儿园的5岁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在36年后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进行了回访。这项纵向研究的结果体现了被研究人群5岁时所接受的育儿方式和41岁时的社交能力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父母热情慈爱的孩子成人后更有可能拥有成功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缺乏联结的男性更有可能认为他们的母亲控制欲强。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程度似乎对男性的心理健康影响比女性要大。父母控制欲越强,儿子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就越差。在恐惧中成长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较为负面。这项研究还表明,成年女性更容易从早期童年阴影中恢复,只要她们在成年期重建了亲密关系,就能重塑心理健康。科研人员对于这种性别差异的解释是,成年女性倾向于选择提供稳定关系的伴侣,而成年男性(尤其是缺乏安全感的)通常选择伴侣的标准较为肤浅,例如依据长相。缺乏联结的婴儿进入童年期和青春期后,比较可能有反社会的行为,麻烦不断。亲密联结的孩子更尊重权威,对他人感受更敏感,不像缺乏联结的孩子那样意气用事。

  亲密联结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亲密的父母

  有多于18项的研究表明,父母在婴儿时期的亲密联结和他们与自己的孩子的亲密程度之间存在明确的关联。早期的亲密是最好的长期投资。一项对100位成年女性的研究表明,成长在最为亲密的家庭中的女性在社交场合中更自信,面对压力时比缺乏亲密联结的女性更坚强。她们更擅长与他人建立温情的情感纽带以及信任他人。她们相较缺乏亲密联结的人也更为独立和富有同情心,缺乏亲密联结的人则较为冷漠和孤僻。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早期的亲密模式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并不随时间流逝而有所改变(然而,研究人员也提到,早期亲密关系并不能确保孩子的心理健康)。

  亲密联结的孩子更有可能成长为亲密的成人

  最近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亲密的婴儿较容易成长为亲密的成人。然而研究人员也提醒我们,即使在婴儿期采用亲密育儿法,也不能确保孩子顺利成长。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在婴幼儿期建立亲密关系,使孩子有能力建立其他的亲密关系。然而是否将这种能力诉诸行动,是否能随之成长为亲密的成人,则受到成长每个阶段中建立的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实际上,亲密育儿法并非结束于婴儿期,而是以另外的形式贯穿每个阶段的亲子关系中。

  将亲密育儿法看作是保护孩子安然渡过难关的疫苗。亲密育儿能够帮助孩子成为更坚韧的人,能够从打击中迅速恢复,甚至变得更强大。就像其他疫苗一样,时常给亲密关系加把劲,让亲密关系更持久。

  总而言之,这些研究成果似乎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早期亲密关系是孩子未来关系的蓝图。尽管两者之间的联系不是完美的,但在成长中建立了亲密关系的孩子更容易保持这种亲密却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由北京阳光博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授权摘自《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